與生態、在地文化結合的一杯咖啡 臺北大屯火山咖啡
▲侯奕瑋秉持著作物應該要與周邊生態共存共榮,堅持不使用農藥與除草劑
一杯咖啡,不僅是一杯飲品,同時可以承載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條件,甚至能串聯起在地的人物、特色。對臺北市唯一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咖啡莊園農民侯奕瑋來說,咖啡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存在。
多數人對北投的印象還停留在溫泉觀光,但小在北投長大的侯奕瑋深刻感受到,北投不只有這樣。北投有豐富的農業歷史,區內還因為有臺北藝術大學而藝術人才輩出。如今,更因有北投音樂人陳明章大力推廣月琴民謠,使得當地藝文氛圍深厚且發展蓬勃。
早在清朝時期,北投一帶就有茶樹、鳳梨等種植紀錄,一直到近代慢慢出現相思樹、桶柑、綠竹筍等。20多年前,隨著臺灣咖啡文化漸漸興起,侯奕瑋的二舅開始在北投大屯火山一代種植咖啡樹。
當時,舅舅的咖啡樹旁有竹林,山上的坡度傾斜將近45度,因為地勢陡峭所以耕種非常耗體力。但在他用心的照顧下,咖啡樹不但結實累累而且越長越茂盛,這也讓他更有信心相信,北投這一帶的土質、氣候環境很適合咖啡樹生長。
侯奕瑋從舅舅手中接下咖啡園後,秉持著作物應該要與周邊生態共存共榮,和蟲鳥萬物互利共生的理念,堅持不使用農藥與除草劑。畢竟他投入務農的初衷,就是希望帶給客人一杯和自然環境、生態共生的好咖啡。
起初,從零開始學種咖啡時,侯奕瑋也遇到許多困難。因早期沒有咖啡去皮、去殼機器,咖啡果實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後製處理。另外為了追求與自然共生的耕作方式,不但常常得人工除草,還需花更多時間觀察咖啡樹出現病蟲害的原因,找出天敵防治等方法,藉此找到既能維持生態平衡又能讓果實有適當收成的方式。
對侯奕瑋來說,人類不該為了追求產量而壓榨土地,反倒應該更認真地認識這塊土地,找到屬於地方的農作物特色。
目前,侯奕瑋在北投種的咖啡是全臺唯一的火山咖啡。大屯火山群是臺灣北部的活火山,地質構造以安山岩為主,這裡的土壤本身條件就含有鎂、鐵等微量元素。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下,大屯火山咖啡喝起來入口微苦、入喉後會回甘帶甜。即使每年農作物會因氣候狀況不同使風味有些微變化,但堅果味、巧克力味是大屯火山咖啡最具代表性的風味呈現。
為了推廣北投在地特色農產品,侯奕瑋在2017年時建立了自有品牌「Volcano29大屯火山咖啡,」並在2019年以蜜處理、中烘焙的大屯火山咖啡獲得平均分80分以上的杯測成績,達精品咖啡的水準。近年來,他更致力將世界著名火山產區的咖啡——坦尚尼亞的吉力馬札羅山與臺灣的火山咖啡做特色結合,製成特調。如此一來,不但能讓更多人喝到臺灣大屯火山咖啡,同時也讓大家認識到國外火山地區咖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