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分署攜手企業導入「職場合理調整」 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平權
為落實身心障礙者就業平權,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於114年7月1日正式上路。該指導經民間團體、學者專家及行政機關多次討論制定,旨在協助雇主與身心障礙者雙方正確認識「合理調整」的定義與流程,並善用政府資源,排除工作障礙,促進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勞動市場。北分署積極配合政策推動,透過宣導說明、專業諮詢及企業輔導等多元措施,協助轄區內雇主落實合理調整,打造更友善共融的職場環境。
所謂「合理調整」,是指雇主在不對企業造成過度負擔的前提下,針對身心障礙者在工作場所面臨的障礙,提供必要且適當的調整或協助措施。調整內容可依個別障礙特性與職務需求彈性規劃,涵蓋硬體設施、工作時間、職務內容、考核制度等多個面向,並須尊重當事人意願,以實現實質平等。北分署強調,合理調整適用於應徵、錄取、在職、升遷、離職等就業各階段;身心障礙者本人、其代理人,或用人單位皆可提出合理調整申請,由雙方協商後共同訂定適當措施。
為落實行政指導精神,北分署轄區各就業中心,積極協助企業將「合理調整」融入職場,促進身心障礙者穩定就業,營造共融友善的職場環境。以基隆就業中心的服務個案--19歲的小艾(化名)為例,她因學習與溝通障礙,持有身心障礙證明,高中畢業後面臨接軌職場的困難。經校內師長轉介至基隆就業中心後,就業服務員立即展開深度諮詢,協助小艾釐清職涯方向,並運用「職場學習再適應計畫」,推介她到全家便利商店擔任門市人員。
初入職場時,小艾因擔心咬字不清、與顧客溝通困難,對站上收銀櫃台感到焦慮與退卻。細心的店長察覺後,主動與小艾溝通,並在基隆就業中心提供的「合理調整」建議下,雙方共同訂定三項調整策略:一是調整工作內容,初期以補貨與清潔等單獨作業為主,待表現穩定後,再逐步加入收銀工作;二是進行一對一職能演練,安排模擬客戶應對情境,循序漸進提升她的服務能力;三是彈性安排工時,考量其體力負擔,將原本的三班制調整為固定日班,以降低工作壓力。
此外,在小艾初期嘗試收銀工作時,店長親自陪同指導,並在尊重她個人意願下,適時向顧客簡要說明其狀況,營造理解與支持的職場氛圍。透過這些貼心調整與持續鼓勵,小艾逐步建立自信,不僅能獨立完成各項工作,也能自在面對顧客,順利融入職場。
北分署表示,協助企業導入「合理調整」,讓身心障礙者安心就業,不僅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重要行動,更是北分署長期推動的目標。未來,北分署將持續透過多元服務,協助雇主了解並善用政府資源落實合理調整措施。為強化在地服務量能,勞動部已於各地方政府設立「職場合理調整諮詢輔導窗口」受理諮詢輔導,以及連結所需勞政資源,歡迎民眾、企業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