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關鍵時刻幫忙臨時看顧家人 多元陪伴照顧服務串起支持網絡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溫暖守護家庭應對臨時、短期及急性後期照顧需求,織出貼心支持網絡。臺中的美麗姐(化名)為照顧雙親而辭去工作。在處理完父親後事不久,母親又在浴室跌倒住院。母親出院前,她得知此計畫後,立即聯繫臺中試辦單位申請4小時陪伴服務,讓她能在關鍵時刻有人細心照顧母親,安心辦理出院手續。
「偶然看見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的網路新聞,在那一刻,真覺得好像是天使降臨,彷彿老天爺知道我的需要」,住在臺中的美麗姐(化名)談起母親出院時的情景,神情仍略顯激動也紅了眼眶。多元陪伴服務在關鍵時刻協助美麗姐陪伴看顧母親,讓她可以安心辦理出院手續。
多年前,因為高齡雙親相繼衰弱及心智退化,美麗姐不得不辭去工作,成為全職家庭照顧者。雖然透過長照2.0居家服務與喘息服務的申請,也安排父親接受住宿型機構照護,再加上偶爾配搭使用自費照顧資源,都幫助她在沉重的照顧負擔之下,也能有停歇休息的時候。但現實中,這些服務仍有侷限─有時假日與夜間無法支援、有時人力無法即時安排等,每當遇上突發緊急狀況時,仍讓她倍感孤立無援。
不久前美麗姐的父親過世,在她忙碌處理完父親的後事不久,母親卻在家中浴室不慎跌倒而緊急住院,接連而來的狀況,已讓美麗姐身心俱疲。而在母親逐漸康復、即將出院前,她一想起出院當天需辦理的繁瑣事務、母親的安撫照顧,以及舊公寓住家那長陡的五層樓梯,樁樁件件都是壓力的積累,讓她非常焦急不安,不知出院當天該如何安排。
就在她徬徨無助之際,當得知「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的訊息,於是立刻聯繫臺中的試辦單位了解後,就先自費申請了單次4小時服務,協助美麗姐陪伴看顧母親。事後美麗姐也略帶感慨地說「如果父親還在時也能有這項服務就好了!」她表示,之後如果有急需,她仍會再自費使用多元陪伴服務來協助,因為這項服務在艱難時刻能讓她有更多彈性的選擇及資源運用。
提供美麗姐服務的試辦單位為成立逾十年的在地非營利機構,經勞動部評選核定的多元照顧服務試辦單位之一,長年以社區為本、照顧弱勢與獨居長輩,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提供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及社區關懷據點等專業服務。到美麗姐家中服務的是來臺已超過五年的外籍多元陪伴工作者,除具有長者照顧經驗之外,提供服務前並再接受20小時職前訓練,內容包含溝通技巧、急救訓練、溝通能力等。這家試辦單位督導員事前進行個案評估、安排多元陪伴工作者服務項目,也在服務當日到美麗姐家中關懷,讓美麗姐倍感安心。
勞動部表示,推動「多元陪伴照顧服務」,是希望能協助有需要的家庭串起周全的照顧服務網絡,編織出更具彈性、即時性的照顧支持線,給民眾帶來一份安心與慰藉。隨著逐漸增加的申請者及案例分享顯示,這樣的服務確實為許多照顧家庭緩解燃眉之急,「多元陪伴照顧服務」不僅是一項政策措施,更是一份用之於社會的承諾,讓更多家庭都能感受到這份溫暖的力量。目前全國北、中、南、東共有6家公益團體提供服務,並開放官網線上預約服務,如需申請服務,或欲了解相關資訊,請至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官網(https://mcs.wda.gov.tw)查詢,或洽1955免付費專線,由專人提供服務說明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