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設計系畢業的張智勝先生出身於花農世家,畢業後想起年邁父親辛苦創立的家業與其獨門技術無人繼承,在幾經思考後,決定返鄉承接家業,讓父親能享受退休的優閒生活。為讓農場主力花卉保持優良品質,張智勝細心處理各項環節,除採用鋼骨結構打造大型溫室,也...
111/04/22
林埏增是宜蘭羅東「伊丼-日式丼飯」餐廳老闆,家中則栽種三星上將梨的「阿宗果園」,從農業斜槓餐飲,林埏增將自己從農的經驗轉變為餐廳內有機、優質的食材來源,還進一步協助銷售,笑稱自家丼飯店是「推廣農產品的直銷站」。年輕時曾在廣告公司待過,考量家...
111/03/30
107年度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計畫輔導青農林泳浤在農業上努力發展,成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青農典範。創立產業 帶動部落林泳浤為卓溪鄉南安部落的布農族青年,原在臺南空軍第四十三連隊服役,並擔任發動機的輔導長,軍職時間約有22年,到退伍那年他39歲,...
111/02/23
「青農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不足」,金山汪汪地瓜園老闆賴家華直言,他所指的資源涵蓋人才、機具、土地等。以自己的例子,他建議有心從農的人,找出自己的優勢,把優勢放大、缺點極小化,千萬不要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進。取得農地對身為農二代的賴家華來說,...
111/01/18
賴恒裕從屏科大社工系畢業後,曾從事自殺防治及中輟生追蹤輔導員的工作,後來因為覺得台灣的農業環境對於農人很不友善,種菜的卻買不起蔬菜,他深感沒有道理,於是社工魂在腦際逐漸浮現,覺得不公平的事情就想要改變。然而,本身所學與農業毫不相關,且家裡也...
110/12/22
位於太麻里金崙林道口,往金崙溫泉方向直行,可以看見位於賓茂村青農高世忠所經營的特色小店-峰忠傳奇,排灣族語Patagilj為「起源」之意。身為峰忠傳奇的執行長,同時也是金峰鄉雜糧產銷班第四班班長,他身負活絡部落農產業重任。高世忠人生經歷十分...
110/11/18
七年級生的林口養豬青農李當期,接下父親經營30載的養豬事業後,將黑毛豬當自己家小孩悉心照顧,養出婆婆媽媽瘋狂搶購的優質黑毛豬,他為了顛覆過去養豬場給人髒亂及惡臭的印象,更格外注重環保及衛生,每月光污水處理設施電費就耗費8萬元,立志當個「小清...
外地工作惦記家中茶園和茶廠 成為返鄉動機第一屆百大青農茆嘉朋從小時候就開始跟著父親幫忙家裡的農事,茆家在杉林溪茶區歷代傳承製茶技術,茆嘉朋的家裡茶園工作到爸爸已是在臺傳承第三代。從小耳濡目染,兒時放學後經常隨著父親到茶園工作,埋下對茶熱愛的...
周杰倫的稻香歌曲中寫道:「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高德繽從小家中就是從事水稻生產,原本於電子業穩定上班,但因父親年事已高,決定返鄉接手,由商轉農,就這樣慢慢走進了稻香的世界~子承父業、放棄...
在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村,有一群活躍於糯米橋休閒農業區的年輕人,來自不同背景與產業,但目標一致,要讓糯米橋再現昔日風華。以黃國峰為首的這群青農進行的策略是組織戰,摒棄單打獨鬥的舊思維,以青農團體為中心,各個產業相互支援,協力打造休閒農業區新標竿...
好雞出好蛋,養雞之前先種菜!台灣甜心有機雞蛋的生產規範參考歐盟標準,土雞從孵化到生育期都不能以人工添加物、無施藥飼育,那麼農場的雞吃甚麼呢?土雞飼料包含玉米、黃豆、蔬菜等,但都必須是可溯源的「有機」食材,農場主人紫珊一邊笑著說著農場的雞隻吃...
在一般人眼中,愛玉就是平價甜品,卻很少人知道,全世界只有台灣有愛玉!經營平價茶飲逾20年的戴泳明,全臺加盟店最多曾達150家,但他也觀察到市場的飽和度,因此10年前,他就積極求新求變,想尋找更具特色的原物料。現在他不但以野生愛玉做出健康天然...
遊歷四大洲耗時11年,從遺傳育種為九孔找出路來自宜蘭壯圍九孔養殖的二代青農謝政佐,以新品種文心鮑榮獲2020年農業奧斯卡最高榮譽十大神農獎。回憶起2000年九孔疫病大爆發,產業急速衰退,在當時還是學生的謝政佐心中,埋下一顆想為九孔產業找出路...
透過國際間的比賽可以增加杭菊在世界的的能見度,2019年法國AVPA花草茶組所頒發的兩張英文證書皆有打上Chrysanthemum Flower White/Yellow Tongluo Township, Miaoli Taiwan的字樣...
鄭金崑先生自小與蜜蜂為伍,對蜜蜂習性相當熟悉,配合時令發展「多元化、高價值之蜂產品」,並培育蜜種與漿種蜂王,依生產期輪用不同蜂種增加產量,成為養蜂界達人。擁有豐富養蜂經驗的他,也不吝惜指導後進,配合臺中市政府「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擔任...
鍾建為從小在桃園市新屋區協助家中農務,也培養出他對農業的興趣。為了增加自身農業專業的知識,高中就讀桃園農工,專科和大學則就讀嘉義(農專)大學農業經營相關科系。民國92年大學畢業後真正開始專心投入農業,由於北部地區氣候因素,可種植的菇種類也不...
屬於七年級中段班的許玉鈴,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有近十年紮實的務農經驗。家裡原本從事營造業,但在許玉鈴國中二年級那年,因為家裡事業經營出了問題,欠下了一筆債務。而她的父母本是玉井的農家子弟,所以當時選擇了返鄉務農。許玉鈴是個孝順的女孩,從小就會...
用愛與青春 跌跌撞撞築夢高平高平番茄觀光農場,是一對夫妻為愛築夢的成果,66年次的徐怡君,21歲婚後便與丈夫一腳踏入農業,靠著借來的創業基金,用彼此的青春一路摸索著番茄與草苺的歷程,歷經病害之苦、天災摧折、市場起落與人潮淡出,如今終於讓番茄...
來自彰化縣埔心鄉的胡志豪青農,曾經從事水果批發工作,退伍後因不捨年邁的父母仍在果園辛勞,便回家接棒葡萄園的經營管理,有了父母親的栽培經驗傳承及自身農業科系背景,再加上試驗改良單位的輔導,他引入創新栽培模式佐以科學化數據管理,通過產銷履歷驗證...
胡進成在民國99年之前,一直都是擔任農企公司管理部主管,負責人力資源的業務日子過得如魚得水。後來看到公司的農場連年虧損,他以經濟成本來評量,公司在購買農業資材時數量大,照理應比農民購買的價錢便宜,怎麼可能還會虧損。他覺得問題很有挑戰性,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