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不僅是一杯飲品,同時可以承載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條件,甚至能串聯起在地的人物、特色。對臺北市唯一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咖啡莊園農民北投侯奕瑋來說,咖啡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存在。多數人對北投的印象還停留在溫泉觀光,但小在北投長大的侯奕瑋...
112/05/22
桃園綠合農場主人邱照明、吳昭燕夫妻,5年前放下房仲和設計工作,投入青農行列。自稱沒土地、沒技術、沒資源「三無」的邱照明說,光是為了找農地就繞了大半個臺灣;踏入有機農業後,又面臨收成幾乎被蟲吃掉的窘境。後來轉個彎,結合在地社區營造,舉辦親子農...
112/04/13
青農梁勝智的農場成立於2016年,也就是梅姬風災重傷農業的那年。回想起來這些從農的日子,就好比創業般刺激,從無到有地耕耘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雖然辛苦卻也備感踏實。梁勝智家裡原本並不是從事農業,但因為離家久了,在外地求學工作晃眼12年過去,...
112/03/28
每年三月到九月是臺灣鳳梨的盛產季節,在炎熱季節裡,來一盤冰涼的鳳梨切盤或是鳳梨冰茶,頓時熱意全消。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第三屆百大青年農民李建志,承接家中務農事業,在臺南市東山區經營「東宅農場」品牌,主力投入於鳳梨栽培生產,以供應消費者安全高品質...
112/02/24
佳冬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8班突破傳統經營模式,成立「樂漁8」品牌近5年來,不僅橫掃國內農漁業各大獎、成為今年全國農業十大績優產銷班中唯一的漁業類,還靠新穎銷售手法在內銷闖出一片天,近期與科技業合作研發的原味昇華石斑魚片,將成市場新亮點。產銷班...
112/01/18
一般大眾對於農業工作的想像,腦海中浮現的應該是幾位老農夫在田裡耕作的畫面,是個勞力密集且陽剛味十足的產業,而近年透過行政院農委會「百大青農輔導計畫」,加入了許多青農生力軍,其中不乏七年級生的年輕女性,萬綠叢中幾點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專案輔導...
111/12/22
許多台灣人有喝國產鮮羊奶的習慣。根據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統計,2016年180ml瓶裝總銷量約5621萬瓶。羊奶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營養價值不亞於牛奶。《本草綱目》記載「羊奶甘溫無毒,療虛勞、易精氣」。但很多人不喝羊奶...
111/11/24
一杯咖啡,不僅是一杯飲品,同時可以承載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條件,甚至能串聯起在地的人物、特色。對臺北市唯一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咖啡莊園農民北投侯奕瑋來說,咖啡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存在。多數人對北投的印象還停留在溫泉觀光,但小在北投長大的侯奕瑋...
111/10/25
程育鈞祖上三代都是養蜂人家,他曾短暫從是兩年通訊科技業,隨著父母年紀大了,他看到國人養生意識抬頭,認為養蜂應該是有前景的工作,於是回家接手「晴盛養蜂場」,至今過了十六個年頭。程育鈞的父親和祖父所生產的蜂蜜是走批發,全部交由大盤收購,價格隨人...
111/09/27
張傑雄從航空服務管理系畢業後在非營利組織服務,多年前意外收到1批玉米、向日葵種子,未料因而觸動返鄉務農的念頭。看到家鄉附近的農地一直在賣、「種」房子,猛然發現家裡附近的農地一直在消失,不禁想到那天自己的父母做不動了,家裡的地會變成怎樣呢?如...
111/08/23
家鄉在嘉義縣布袋鎮的溫偉毅先生,電工科系畢業後即離鄉前往都市工作,30出頭時的他已從事過許多行業,曾擔任水泥工、搬運工及會場布置,但偉毅決定返鄉從農,年輕不怕苦的他,肯拼肯學種植苦瓜,栽培技術已相當成熟,也擔任產銷班班長的職務,為了一家溫飽...
111/07/26
臺南白河素以關子嶺溫泉、水火同源等景點聞名,更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蓮鄉,每年夏季來白河賞蓮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白河也是臺南重要的農業產區,不僅有前面提到蓮花所衍生的蓮藕、蓮子,還有竹筍、洋香瓜、柳橙等農產品。近年,青年農民在文心蘭與紅龍果的投...
111/07/05
許多人都因為動畫「海底總動員」中的角色「尼莫」愛上了小丑魚,彰化縣青農薛雍霖在福興鄉家鄉打造「一條龍」式的小丑魚繁養殖場,主打外銷訂單,賣出MIT的療癒幸福!32歲的薛雍霖在鹿港高中念水產養殖科,念出對於水產養殖的興趣,考入澎湖科大繼續鑽研...
111/05/26
就讀設計系畢業的張智勝先生出身於花農世家,畢業後想起年邁父親辛苦創立的家業與其獨門技術無人繼承,在幾經思考後,決定返鄉承接家業,讓父親能享受退休的優閒生活。為讓農場主力花卉保持優良品質,張智勝細心處理各項環節,除採用鋼骨結構打造大型溫室,也...
111/04/22
林埏增是宜蘭羅東「伊丼-日式丼飯」餐廳老闆,家中則栽種三星上將梨的「阿宗果園」,從農業斜槓餐飲,林埏增將自己從農的經驗轉變為餐廳內有機、優質的食材來源,還進一步協助銷售,笑稱自家丼飯店是「推廣農產品的直銷站」。年輕時曾在廣告公司待過,考量家...
111/03/30
107年度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計畫輔導青農林泳浤在農業上努力發展,成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青農典範。創立產業 帶動部落林泳浤為卓溪鄉南安部落的布農族青年,原在臺南空軍第四十三連隊服役,並擔任發動機的輔導長,軍職時間約有22年,到退伍那年他39歲,...
111/02/23
「青農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不足」,金山汪汪地瓜園老闆賴家華直言,他所指的資源涵蓋人才、機具、土地等。以自己的例子,他建議有心從農的人,找出自己的優勢,把優勢放大、缺點極小化,千萬不要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進。取得農地對身為農二代的賴家華來說,...
111/01/18
賴恒裕從屏科大社工系畢業後,曾從事自殺防治及中輟生追蹤輔導員的工作,後來因為覺得台灣的農業環境對於農人很不友善,種菜的卻買不起蔬菜,他深感沒有道理,於是社工魂在腦際逐漸浮現,覺得不公平的事情就想要改變。然而,本身所學與農業毫不相關,且家裡也...
110/12/22
位於太麻里金崙林道口,往金崙溫泉方向直行,可以看見位於賓茂村青農高世忠所經營的特色小店-峰忠傳奇,排灣族語Patagilj為「起源」之意。身為峰忠傳奇的執行長,同時也是金峰鄉雜糧產銷班第四班班長,他身負活絡部落農產業重任。高世忠人生經歷十分...
110/11/18
七年級生的林口養豬青農李當期,接下父親經營30載的養豬事業後,將黑毛豬當自己家小孩悉心照顧,養出婆婆媽媽瘋狂搶購的優質黑毛豬,他為了顛覆過去養豬場給人髒亂及惡臭的印象,更格外注重環保及衛生,每月光污水處理設施電費就耗費8萬元,立志當個「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