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好山好水 阿菊果園多元種植與手作南瓜糕體驗
▲偕清標採取多元作物種植
天氣晴朗時,站在宜蘭縣南澳鄉可遠眺太平洋,一望無際,周邊又有群山圍繞,展望好、空氣佳,真的是非常宜人的生活之地。阿菊果園偕清標看著自家農場,面帶笑容地說:「這裡的環境真的很好,雖然土地多半為國有地或原住民保留地,但也因為這樣,才讓南澳保留了很好的生態與美景。」
迎面朝向太平洋的阿菊果園,冬季有東北季風的吹拂,灌溉水來自北溪與南溪,涓涓潺潺、清淨而澄澈。偕清標自小即在南澳鄉長大,於大城市工作後,還是選擇回到這面山靠海的農村裡務農,可以擁有更多自由,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接手果園後的耕作轉型 勤奮學習
偕清標從長輩手中接下果園後,看著身邊採用慣行農法種植的親戚、前輩,有些因為噴灑農藥而罹患癌症,使他對既有做法開始感到疑惑。他心想,既然決定要務農,就要再更多了解農業的專業知識。
為此,他不辭路途遙遠,常常環半個臺灣,前赴中興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學系蔡東纂教授所開辦的課程學習。晨起,搭上兩點多的火車到臺中,八點多抵達上課地方學習後,中午再啟程回南澳。
如此長途的跋涉,雖歷經身體的疲勞,但也讓他建立起友善耕作、健康無毒的農耕知識。在減藥、更改肥料搭配有機肥的作法下,他對家人交出了亮眼的產量和品質,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時還證明了自己一年節省下多少農藥費用。
手作南瓜糕產地體驗 多元作物種植
與長輩間的農作衝突開始慢慢降低後,他開始進一步思考、開創的更多可能。位於沖積平原上的阿菊果園,土質屬於砂質土壤,質地疏鬆、排水性佳,舉凡黃瓜、南瓜、絲瓜、西瓜等葫蘆科都相當適合種植。
因應消費市場需求,偕清標搭起網室種植玉女番茄、玉米、茭白筍以及西瓜。每年11 月開始農忙種下小番茄後,南澳的氣候條件可以讓番茄分批採收到隔年4、5月,恰好可以和臺灣中南部的小番茄產期錯開。
準備迎接夏季時,阿菊果園裡還種有西瓜、南瓜等瓜果。吹海風的瓜是特別地甜美,自家南瓜還可以結合母親的傳統手藝,帶來到果園的客人手作新鮮南瓜糕、體驗採摘番茄。
偕清標笑說,待在南澳的好處很多,農夫是最有本錢斜槓的。每年冬天,他會到海邊抓野生的鰻魚苗,清明前後也可以抓到日本禿頭鯊的幼苗,這些,都是自己喜歡又能開心賺的年終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