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工地到程式碼 南分署「產業新尖兵」助青年跨域轉職圓夢

2025-09-08

隔行如隔山,跨領域轉職向來充滿挑戰,台南85年次的陳軒立,原任營造業主任工程師,為實現投身軟體開發的職涯目標,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辦理的「產業新尖兵計畫」,在專業課程及訓練費用補助、學習獎勵金等資源挹注下,減輕他待業期間的經濟負擔,能專注完成培訓並順利轉職,現於科技公司擔任軟體技術顧問,實現多年來的資訊夢。

現年29歲的陳軒立,成大土木系碩士畢業後,隨即投入營造業擔任主任工程師。這份工作雖然穩定且薪資優渥,但長期與工地、圖紙為伍,並非他真正嚮往的人生。自幼對程式設計懷抱熱誠的他,在日復一日繁瑣且制式的工程管理生活中,愈發渴望投身結合邏輯與創意的程式開發領域,實現心中多年未曾放下的夢想。

陳軒立回憶,決定轉職後,一度陷入迷惘,想學習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在朋友推薦下,得知「產業新尖兵計畫」能提供完整的跨域學習資源與就業媒合,便毅然報名參加「跨域Java軟體工程師就業養成班」。課程內容多元,由專業講師提供576小時的紮實訓練,讓他從程式語法基礎、資料庫設計到前後端整合全方位學習,強化邏輯思維與團隊協作能力。

結訓前舉辦的成果發表會,更邀請企業現場觀摩與招募,學員有機會直接與業界接觸並獲得面試機會,無縫接軌職場。陳軒立說:「轉職路雖艱辛,也曾想放棄,但有課程與新尖兵計畫支持,讓我有力量堅持到最後!」,他結訓即就業,目前已穩定工作近半年,陳軒立很開心能從事夢想的行業,身心靈都獲得了滿足,他也推薦有相同需求的朋友,把握資源勇敢嘗試,為自己開啟全新的職涯篇章。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隨著數位科技發展,軟體工程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勞動部「產業新尖兵計畫」專為15至29歲待業青年設計,課程涵蓋電子電機、工業機械、綠能科技、國際行銷及數位資訊等領域,最高補助10萬元訓練費用,並提供每月8,000元學習獎勵金,最長12個月,共計9.6萬元,減輕學習負擔。即使非相關科系,也能透過系統化培訓累積技能並提升競爭力,另安排履歷撰寫、面試技巧與企業進班招募,促進即時媒合,鼓勵青年善用政府資源,勇敢追求理想職涯。

劉邦棟補充,產業新尖兵計畫自109年開辦以來,南分署已培訓197班、4,067人,協助許多非本科系青年成功轉職,114年下半年將再開17班、培訓520人,課程包含「AI攻略與數位行銷實戰班」、「智慧農業無人機AI巡檢與物聯網數據分析養成班」、「數位行銷科技人才培訓班」、「智慧製造實務技能培訓班」及「AI數據應用與智能程式開發實戰班」等。詳情可上「台灣就業通/產業新尖兵計畫」網站(https://elite.taiwanjobs.gov.tw/)查詢,亦可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777-888或撥06-6985945分機1523、1525洽詢。 

  • 延伸閱讀
2025Q2線上就博會求才廠商招募(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支援青年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