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eMaaS科技優化用車體驗 USPACE建構智慧出行生態系


USPACE_悠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及營運長 王佑哲

「我們從一格停車位出發!」成立於2016年的悠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SPACE)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結合物聯網(IoT)與軟體平台研發,從私人車位共享平台起家,逐步發展出涵蓋停車、租賃、充電、洗車、保險、月租與接送等多元業務,並成功拓展日本市場,逐步實現全球停車場智慧與高效化轉型藍圖。

一條龍式全方位出行移動服務 會員數突破百萬

USPACE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王佑哲表示,USPACE於2016年在台灣成立,擁有物聯網硬體開發與軟體平台研發技術,從私人車位共享平台起家,結合IoT(物聯網)智慧地鎖,至今台日已合作近2,000座場域,提供近9萬格智慧化車位管理,擁有超過140萬實名會員,成為亞洲最大智慧停車管理平台。

在電動車成為未來趨勢的此刻,USPACE也順勢投入電動車租賃(UDRIVE)與充電站建設(Ucharging),致力打造從「找車位、開電車、即時充電」到「車險維護與洗車清潔」一條龍式的出行生態圈。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2024年USPACE成功併購日本知名車位共享平台Nokisaki,更擴大布局至東南亞市場。USPACE不僅是停車科技公司,更是結合AI、IoT、大數據與綠色能源的交通科技集團,運用科技優化人們的用車體驗,促進綠色生活型態。

團隊像球隊 每個角色都是致勝關鍵

隨著各事業體快速成長,目前USPACE團隊約有140人並持續擴編,分為工務、客服、營運、業務、技術、產品及行銷等部門。王佑哲表示,USPACE是一個從「用車痛點」出發的公司,每個職務都與用戶真實需求緊密相關。以技術部門為例,USPACE積極導入AI輔助,團隊內部所有PM與工程師都被要求熟練使用AI進行輔助開發、系統監控與功能優化,對於熱愛程式編碼,具備AI應用興趣的技術人才來說,這是一個能快速累積實戰經驗的舞台。

客服中心則是2025年團隊擴編的重點之一。由於七個子品牌的業務橫跨停車、充電、接送與租賃,對客服人員的專業度要求相對提升,除了細心與耐心外,更需要快速學習產品邏輯、理解跨平台服務整合方式,才能提供即時、精準的協助。除此之外,中南部業務拓展亦是公司當前策略重點,積極尋找熟悉當地市場的業務與營運人才,一起深入地方、拓展點位與品牌影響力。

王佑哲說明,USPACE是節奏極快的公司,也是喜歡主動思考、行動敏捷的企業。公司採取開放式的合作模式,在高階職務面試過程中,公司會提供一系列實際經營中面臨的問題,觀察求職者提出的解法是否貼近USPACE的方向與邏輯,而非單純以經歷與履歷打分數。這樣的人才進來後往往能更快融入,也更有主動性,能夠有效制訂策略、拆解問題,帶動公司成長。

至於初階與中階職位, USPACE看重執行力,期望人才能夠精準完成流程、持續優化細節,並且勇於主動跨部門協作,解決問題。「我認為,公司像球隊,每個人都要盯球、補位,球來就打,不要只固守自己那個位置。」王佑哲希望在USPACE,所有夥伴都能快速應對市場節奏,願意跳出職務框架,有熱情、不限縮自我的人才,公司都願意提供更好的獎勵措施。

盤點優勢 展現難以取代獨特價值,招募熱情主動的實戰型人

王佑哲建議,有志加入智慧車行產業的求職者,公司最在意的往往不是你考了幾張證照,或在履歷上羅列哪些漂亮的學經歷。「真正重要的是,求職者是否真正瞭解公司在做什麼?為社會創造什麼價值?有哪些產品?試圖解決哪些問題?」同時,每位求職者都應主動「推銷自己的價值」,盤點自我的技能、各項優勢,並且能為公司帶來什麼貢獻?展現亮點,就會有助於增加錄取機率。

由於智慧車行產業橫跨的業務與平台眾多,不少職務都是跨領域型態,比較適合願意嘗試其他挑戰的工作者,也因此更期待能夠「站在球隊立場去思考自己怎麼補位」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會建議對智慧出行產業感興趣的求職者,最好有用車經驗才能比較好瞭解整段出行過程中的痛點,例如找不到停車位、停車繳費麻煩、洗車不方便、電動車租借困難等。唯有自己經歷過,才能以切身經驗去思考更好的服務內容與流程優化,並提出關鍵且精準的改進建議。

他也強調,「如果你是一個會主動觀察問題、喜歡拆解流程、樂於在挑戰中尋找解法的人,這裡將是很大的舞台,歡迎加入,一起為智慧出行產業寫下新篇章」!



文/USPACE_悠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及營運長 王佑哲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

  • 延伸閱讀
勞工就業通計畫(另開視窗)
2025Q2-BANNER-活動開跑(另開視窗)
支援青年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智穎智能(Moldintel)獲選為第七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公司組優勝,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年輕的團隊卻有厚實底蘊,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料庫,加上AI學習力,打造塑膠製造業的雲端射出成型領域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更跨足海外拓展市場。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臺灣多數塑膠射出業者是中小企業,過去機台入廠,靠老師傅以經驗調校機器,有時間與材料耗損的風險,隨著老師傅逐漸退休,造成產業人才缺口擴大,該公司的解決方案,讓塑膠製造業也能智慧化,加速數位轉型。智穎智能專注發展智能化雲端射出成型解決方案,如同「虛擬老師傅」,改善工廠人才斷層問題,並協助製造經驗系統化,有效減少試模成本、穩定量產產能及提升良率,節省工廠機器上線到量產的時間成本達六到八成。資料來源:臺灣經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