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葉德偉
一次性包裝雖為物流與消費便利性帶來助力,卻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小的負擔,尤其在網購盛行的台灣,包裝廢棄物的問題將會日益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PackAge+於2019年創立,推出可重複使用至少50次的循環包裝,並建構自有回收系統,減少一次性包裝帶來的浪費。透過這樣的創新模式,讓消費者在購物時多了一個對環境友善的選擇,共同打造台灣永續購物的生態圈,實現綠色循環的社會價值。
ESG浪潮來襲 營運逐年成長
配客嘉創辦人暨執行長葉德偉表示,創業初衷來自對環境的關注。2019年時台灣一年產生高達8,000萬件一次性包裝,碳排放量達11.3萬噸,相當於需要1,729座大安森林公園才能淨化完畢。而如今電商市場更為蓬勃,每年所產生的包裝耗材突破2億件。
為了能夠解決如此龐大的廢棄量,配客嘉以可重複使用包裝結合自建回收系統,提供消費者綠色運送新選擇。目前已有超過200家商業合作夥伴,其中更包括全家、屈臣氏等,亦於全台設立約5,000個回收點,並透過整合行銷、供應鏈管理與數據分析服務,以提供完整的循環物流解決方案。
葉德偉觀察,投入市場以來公司營運逐年穩健成長,受惠於ESG意識抬頭,企業紛紛加入減碳行動,循環包裝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科技業最具導入潛力,許多廠區運送改採用循環箱,減碳且降低成本。而隨著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提升,循環經濟不僅更符合國際趨勢,也在成本效益上展現優勢,讓市場前景持續看好。
創業家精神 為產業注入動能
配客嘉從5位創業成員起步,發展至今團隊已20多人。公司規模雖屬新創型態,卻涵蓋業務開發、產品設計、軟體工程、公關行銷、營運管理等多元部門。各部門間協力合作,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
其中,品牌行銷部門負責對外傳遞企業理念與媒體公關策略,推廣循環包裝的永續價值;產品部門則深入研究優化循環包裝的材質與結構設計,提升耐用度與使用效率。軟體部門製作條碼追蹤、資料整合與平台系統開發,協助實現循環物流的數據化與智慧管理。業務團隊身兼開拓與溝通角色,積極了解潛在客戶的實際需求,從成本控管、品牌形象升級到供應鏈管理優化等切入點,提出具體合作方案。
葉德偉希望團隊成員都能具備高度的客戶敏銳度與市場洞察力,無論是面對大型企業客戶或是一般消費者,皆需展現出良好的互動能力與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以因應環境與產業快速變動。他也鼓勵有志投入永續產業的夥伴,要具備對ESG議題的熱忱、對環境友善行動的認同,以及不斷自我精進的企圖心與成長動能。
作為新創社會企業,每位成員的熱情是驅動整個公司前進的引擎,各職務對應的專業背景也有所不同。以產品結構設計師為例,需要擁有工業設計等相關背景,才能設計出兼顧實用性與循環性的包材。若有永續管理師證照、熟悉碳排管理等,在產業更具競爭力。曾在數位平台、共享經濟或外送平台等具備雙邊市場運營經驗的夥伴也加分,將更能協助B2B與B2C端之間建立更有效的鏈結與整合。
整體而言,配客嘉特別重視成員是否擁有「創業家精神」,是否能從企業主的視角出發,思考公司整體發展策略,這種精神也成為人才招募面試中觀察的重要指標之一。
多工學習 培養創新跨域實力
「在新創公司,每位成員都是關鍵決策者!」葉德偉指出,相較於傳統企業講求分工明確,新創環境則需要每位成員擁有彈性與跨領域能力,並勇於承擔挑戰與責任。若說傳統企業強調某項技能的精進,新創則更著重技能的多元發展。雖然相對變動速度快、挑戰更多,但也創造出更多成長空間與學習的契機。
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所有人,但如果具備主動積極的特質,願意嘗試、敢於失敗、樂於學習,那麼新創企業將是一個充滿機會與可能性的舞台。他期許所有有意加入綠色新創產業的夥伴,能發揮自身專業,結合創意思維與永續理念,為打造綠色循環生態圈貢獻力量。
葉德偉再次強調,每位團隊成員的努力,最終都將轉化為實質的影響力。無論是在包裝設計上的每一次優化、在物流回收上提升的每一分效率、或是在社群推廣上觸及的每一位消費者,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長期累積起來就是對地球未來最深遠的貢獻。

文/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PackAge+)執行長 葉德偉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