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儲能而生 台普威能源立足台灣放眼亞太

000台普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特助 馮浩翔

我國能源政策目標於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需達20%、2050年占比更需達到60%~70%,隨著間歇性能源比例漸增,傳統電力系統將面臨大量再生能源併入電網後造成系統頻率不穩定,台電將大幅採用儲能技術,協助電網達到穩定供電。

看見儲能需求,台普威能源於2019年成立,它是國內少數能提供電網級儲能系統的公司,配合電力市場夥伴扮演合適角色,盼立足台灣、放眼亞太,發展出符合台灣與亞洲在地市場儲能系統穩定的商業模式。

電池儲能系統整合商 提供一站式服務

台普威能源總經理特助馮浩翔表示,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已是不可逆趨勢,減碳從各國之自主行為,轉變為國際級企業帶動綠色供應鏈革命,台灣身為全球貿易體系重要一環,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儲能更是淨零碳排計畫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馮浩翔指出,依據政府規劃,2030年我國儲能應用將大幅提升至5.5GW,台普威能源希望藉由團隊專業知識、豐富經驗與熱情,為再生能源發展貢獻儲能服務。

台普威能源為電池儲能系統整合商(BESSI),擁有完備的上下游技術,為台灣及亞太地區提供整體的軟、硬體解決方案,作為包括:電網輔助服務、再生能源搭配儲能、孤島與微電網、工商業供電系統等應用。並能提供從開發設計、案場建置、營運管理及維運、合格交易者等一站式儲能案場服務。

儲能科技日新月異 跟上潮流保持競爭優勢

儘管是年輕的公司,台普威能源表現卻不俗,自台電開辦「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標案以來,已二度奪得台電標案及台灣首批光儲合一標案,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台普威也活躍於民間專案,目前正參與建置超過200MW以上之儲能案場。「儲能是高速發展的產業,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更新、更好的技術與更有效率的儲能產品,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團隊必須做正確的技術評估,採用最適切的系統,才能跟上潮流。」馮浩翔說。

2020年台灣儲能處於剛起步階段,台普威能源在當時即是國內少數取得Tier 1(一級供應商)國際儲能大廠授權、可維運監控儲能系統的傑出團隊,能夠為業主(客戶)評估選擇最符合利益的儲能系統。可以說,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是台普威能源能夠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價值。

目前台普威能源約有40位員工,區分為前端與後勤部門,前端部門有業務、合格交易者、設計、專案管理和維運等,屬於第一線面對客戶的部門;後勤則有管理部、人資、財務、採購等單位,是公司營運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前端部分,業務負責專案開發,傾聽業主需求,提供最符合利益的方案;專案管理主責儲能專案優化與工程進度管理,對接與協調各方參與者;設計部主要是電力工程師,負責儲能軟硬體的設計規劃、儲能案場完成後的驗證及現地認證安全評估等;維運部門則必須對儲能系統進行維運、緊急事故排除。

馮浩翔表示,儲能產業成長快速,台普威能源各部門都有人才需求,只要對儲能產業有熱情有想法,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共同為儲能事業而努力。

組織扁平 重視團隊默契激盪創新火花

「台普威能源是很年輕的公司,管理上也非常有彈性,以目標導向、完成任務為主,是充滿活力的管理模式。」馮浩翔說,除各職缺所需具備的特有技能之外,如果有儲能相關背景更好,即便一開始對這個產業不熟也沒關係,保有旺盛的求知慾與熱忱,才是不斷進步的動能。

由於儲能產業非常新穎,很多狀況沒有前例可循,遇到問題必須靈活變通,適時應對,這時團隊討論就很重要。為培養團隊默契,公司不定期舉辦各式Team Building活動,將團建活動融合在地體驗、互動遊戲,幫助夥伴們更有團隊精神,更富有創意。

台普威能源也致力營造大家庭的工作氛圍,新創公司特有的扁平組織裡,馮浩翔希望夥伴們都保有暢通的溝通管道與創新精神,有任何問題都能提出討論,不要自我設限,團隊共同努力、一同成長。

馮浩翔也提醒求職者,想加入儲能產業或台普威能源,考取相關證照(例如電力交易平台合格交易者證照等)當然是加分項目,但這並非必要條件,懷抱著勇於挑戰學習的人格特質更重要,進入公司之後再考證照也不遲。同時也建議求職者在投履歷與參加面試前務必做足功課,深入了解求職公司的營運項目及職務內容,最好還能對產業相關發展與趨勢有所著墨,會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有機會成為眾多求職者中勝出的關鍵。

文/台普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助馮浩翔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
更多綠能科技產業相關資訊

  • 延伸閱讀
0122網站更新維修公告(另開視窗)
大客車駕駛聯合招募活動(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3期分享8篇壯世代職場故事。(另開視窗)

亞勁車電成立於2018年12月,開創EV Service全新商業模式,他們具備豐富的電動車維運經驗,並在臺灣建立第一間「電動車維保數據中心」與「即時救援車隊」,來提供電動車用戶多元維修保養管道。現今,亞勁車電的技術能量與範疇,已擴及自駕、電動車之代工與維保等多元服務,同時也是服務國內自駕車、特種、大型電動車輛專業的維運團隊。亞勁車電深知維保是各車廠除生產體系外必備之條件,但電動車的關鍵三電系統,與傳統引擎車輛完全不同,既有維保體系之人力、設備與經驗知識,以及技術觀念上的成見與落差,導致原有引擎車之維保體系不易直接轉移進行電動車保養,尤其針對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之診斷與維修,是目前電動車產業最大痛點與缺口。為促進完善的電動車輛維保生態,他們期許與客戶業者合作共榮,將亞勁車電的技術服務數位化與共享化,透過建立完整車輛維保履歷,從臺灣建立扎實維保通路為基礎,攜手與車廠、電動車用戶及政府建立一種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佈建全球化售服網為目標。發展全球化EV Service亞勁車電為解決電動車市場成長過程中,維保服務能量無法快速伴隨成長的問題,他們已取得眾多電動車廠、關鍵零組件商維保合作與授權,首創提出「EV Service共享平臺」,是一種「一站式」的電動車維保服務媒合服務架構,涵蓋電動車輛所需之「維修」、「保養」、「拖吊運輸」、「正確媒合服務需求」等多元資訊。亞勁車電的核心技術發展,專注於電動車維修保養流程,進行技術剖析,分解易於維修人員能快速遵循實施指定之各步驟,減少維修電動車時,因操作不當而使電池、車輛起火毀損等風險,並讓作業過程有效被記錄來形成履歷化,同時將維保技術資訊整合於車聯網,使資訊於雲端化,實現資訊即時供給技師及需求者,解決電動車維保當下所需之正確方法。他們所提供之服務創新性與獨特性,在於亞勁車電提供同等車廠級別之專業維保服務能量,但不隸屬特定車廠之固定編制,為提供諸多客戶便利性與多元完善服務及維保通路據點,培育最專業精實技術團隊、提供兼顧高品質同時最佳成本效益之方案。讓電動車的每一哩路,都能確保安全並維持最佳的能源效率在全球推動各種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政策下,亞勁車電致力推昇完善的車輛生態鏈,讓「EV Service 平臺」共享於各大既有維修通路中,幫助傳統維保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多元便利的維保管道,形成完善的綠能產業鏈,讓電動車更扎實地踩著每一哩綠色道路,與您齊力齊心守護地球。資料來源:新創事業獎、亞勁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圖說:亞勁車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