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必達先生!」投注熱情與專業 成衣外銷業績紅不讓

有人說成衣產業是夕陽產業,在這個領域耕耘近十年的吳咸叡卻不認同,他從小對服裝成衣有興趣,認為一個人若能well-dressed(穿著得體),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更能贏得好感與信任。他以專業與熱情對待每位客戶,曾帶領團隊創下超高業績,相信只要不服輸,對客戶的請求多做一點,必能開創出耀眼的藍海。

結合興趣與專長 投入成衣行銷業界

90後出生的吳咸叡,現任寀奕股份有限公司客户發展室資深經理,年紀輕輕的他,投入成衣產業已有近十年時間,表現亮眼。

成衣行銷的工作,對吳咸叡來說是結合興趣與專長。他從小就發現自己有愛說話的潛質,也愛面對人群,就學時曾經拿過演講比賽冠軍,但重要的不是冠軍,而是在訓練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講話會不舒服的天性。

於是,接下來的生涯,他都擔任需要面對人群的職務,例如康輔社長、系學會公關、替代役區隊長以及成衣業的外銷業務。踏入成衣界,主要是他對服裝以及布料充滿熱忱,大學選讀相關科系,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發揮長才。

吳咸叡始終相信,一個人只要把自己打扮得宜,穿出自我風格與保持最佳儀態,那麼無論是在職場或是任何場域都會加分,更能被看重。希望把這個信念宣揚給更多人,讓大家都能穿出最好的自己。

外派對岸經驗 能力更升級

2016年到2019年間,吳咸叡升任寀奕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並獲得外派廣東中山分公司的機會,中國廣東靠近香港,是歐美客戶的重要聚集地,他外派期間與2、30位同事共事,大家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溝通時有很多歧見,如何妥善溝通達到共識很重要,讓他學習成長許多。

「那段在海外的工作經歷對我影響很大!」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他除了自我打氣,也勉勵同仁不吝於展現自己,要多爭取發光發熱的舞台,也要沈得住氣,能夠平心靜氣解決各種問題,如此一來不論在順境或逆境中都能有斬獲。

在外派期間,他帶著團隊共同打拚,創下破紀錄的年營業額,亮眼業績達到生涯顛峰,成就感滿滿。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則是讓他體會到大環境的變化無常,感受到挫折。

自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使得消費行為大幅改變,民眾的消費頻率與客戶訂單都縮水,整體業績削減2、30%以上。幸好公司政策應對得宜,以及同仁們的共同努力,穩住陣腳,訂單雖然少了,不過質量精進,在生產效率與客單價提高之下,營收顯著增加,度過難關。

很多人說成衣是夕陽產業,不過吳咸叡以自己的職場經驗分享:食衣住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因此沒有夕陽產業這回事,而是要如何突破傳統且延續下去。如果願意投入,不斷增進自我的技能,而不是跟著大家擠破頭的去做同樣的事,反而會發現藍海,透過不同的歷練機會,能見度與自我價值都會隨之提升,找到發光發熱的舞台。

不服輸的拚勁 擄獲客戶心

吳咸叡在業界有好表現,他自嘲可能有點「M屬性」,對不了解的事物充滿好奇,對不能解決的事情充滿不服輸,對於客戶不會只有說「請、謝謝、對不起」,而是認真傾聽,抱持同理心,對客戶的要求有更多的回應,「讓我試試看」、「我來想辦法」,抱持著正面思考,迎向每次的挑戰。

他有著「使命必達」的拚勁,除了工作時間之外,他還有一支專接客戶電話的手機,讓電話不漏接。吳咸叡說,因為與歐美客戶有時差問題,客戶的白天可能是台灣的深夜,希望讓客戶找得到人,有急事隨時能聯絡,展現敬業精神,會給客戶更多的信賴與安心。把工作當自己的事業做,不怕吃苦,是吳咸叡闖出好成績的秘訣。

除了熱情不怕累,還要有「專注細節」的職人精神。成衣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有很多環節要注意,有些看似小事情但影響程度超乎想像,甚至可能耽誤大局。吳咸叡舉例,像是鈕扣製程中可能使用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這種化學元素,是禁止出口歐洲名單,因此製程中務必嚴格把關,對原物料的成分及法規都要深入了解與掌握,才能合乎規定不造成損失。

吳咸叡認為,成衣業或許跟其他產業相比,不會立刻有高獲利,但只要願意學習、樂於創新與接受挑戰,不斷累積經驗,相信有朝一日能具備傲人的實戰力與競爭力,成為亮眼的巨星。
 

文/寀奕股份有限公司客户發展室資深經理  吳咸叡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

  • 延伸閱讀
大客車駕駛聯合招募活動(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3期分享8篇壯世代職場故事。(另開視窗)

亞勁車電成立於2018年12月,開創EV Service全新商業模式,他們具備豐富的電動車維運經驗,並在臺灣建立第一間「電動車維保數據中心」與「即時救援車隊」,來提供電動車用戶多元維修保養管道。現今,亞勁車電的技術能量與範疇,已擴及自駕、電動車之代工與維保等多元服務,同時也是服務國內自駕車、特種、大型電動車輛專業的維運團隊。亞勁車電深知維保是各車廠除生產體系外必備之條件,但電動車的關鍵三電系統,與傳統引擎車輛完全不同,既有維保體系之人力、設備與經驗知識,以及技術觀念上的成見與落差,導致原有引擎車之維保體系不易直接轉移進行電動車保養,尤其針對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之診斷與維修,是目前電動車產業最大痛點與缺口。為促進完善的電動車輛維保生態,他們期許與客戶業者合作共榮,將亞勁車電的技術服務數位化與共享化,透過建立完整車輛維保履歷,從臺灣建立扎實維保通路為基礎,攜手與車廠、電動車用戶及政府建立一種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佈建全球化售服網為目標。發展全球化EV Service亞勁車電為解決電動車市場成長過程中,維保服務能量無法快速伴隨成長的問題,他們已取得眾多電動車廠、關鍵零組件商維保合作與授權,首創提出「EV Service共享平臺」,是一種「一站式」的電動車維保服務媒合服務架構,涵蓋電動車輛所需之「維修」、「保養」、「拖吊運輸」、「正確媒合服務需求」等多元資訊。亞勁車電的核心技術發展,專注於電動車維修保養流程,進行技術剖析,分解易於維修人員能快速遵循實施指定之各步驟,減少維修電動車時,因操作不當而使電池、車輛起火毀損等風險,並讓作業過程有效被記錄來形成履歷化,同時將維保技術資訊整合於車聯網,使資訊於雲端化,實現資訊即時供給技師及需求者,解決電動車維保當下所需之正確方法。他們所提供之服務創新性與獨特性,在於亞勁車電提供同等車廠級別之專業維保服務能量,但不隸屬特定車廠之固定編制,為提供諸多客戶便利性與多元完善服務及維保通路據點,培育最專業精實技術團隊、提供兼顧高品質同時最佳成本效益之方案。讓電動車的每一哩路,都能確保安全並維持最佳的能源效率在全球推動各種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政策下,亞勁車電致力推昇完善的車輛生態鏈,讓「EV Service 平臺」共享於各大既有維修通路中,幫助傳統維保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多元便利的維保管道,形成完善的綠能產業鏈,讓電動車更扎實地踩著每一哩綠色道路,與您齊力齊心守護地球。資料來源:新創事業獎、亞勁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圖說:亞勁車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