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丟東西」,這個行業正在興起!受到「斷捨離」風潮影響,愈來愈多人重視居家環境簡潔,看著滿屋子雜物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新興行業「居家整聊師」可以幫忙,從談話陪伴的過程,協助客戶斷捨離,好好地整理物品、同時也整頓心情。
幫阿嬤整理物品 意外踏上專業之路
26歲朱怡靜是「居家整聊室」的整聊師、也是培訓學員的講師,大概2年前踏入此行業,從此人生轉了一個大彎,意外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大學就讀電機工程學系的她,覺得對相關領域沒太大興趣,不像其它同學繼續唸研究所、或當工程師,而是選擇到賣場擔任香氛產品的銷售人員,同時兼任家教,賺取多份收入。幾年前朱怡靜的阿嬤生病,家裡需要空間放病床,她跟著家人一起動手整理,清出很多不用的雜物、沒穿的衣服、閒置的碗盤,釋出不少空間,家裡頓時清爽許多,她索性把自己的房間也打掃一輪,想不到舒展了生活空間,心情也變得開闊了起來,更喜歡待在家裡,不會整天想往外跑。
發掘自己對整理的領域有濃厚興趣,於是她加入臉書斷捨離社群、上網查相關資料、看書學更多方法,發現「整理」是一門學問,不僅能讓空間利用率更佳,也能同時「整理心靈」,更深入認識自己,於是進一步報名課程,接觸「居家整聊室」,於2019年11月結訓,並在2020年初開始接案,一路做到現在。雖然當初要踏進這行時,家人曾經覺得不解,但朱怡靜堅持下來,並用行動證明,整理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會的「內建能力」,而是須要透過學習、運用方法才能達成目標,這是專業、更可以是職業!
難割捨母親遺物 受託整聊竟是已逝恩師
許多人以為「居家整聊師」是清潔打掃的工作,其實不然。朱怡靜說,之所以稱為「居家整聊師」,顧名思義就是透過聊天分享,掌握委託者的想法,再透過「下架、分類、篩選、配置、上架」五步驟,達到斷捨離的整理目的,廣義的說,整聊師也有陪伴功能。朱怡靜曾執行多起居家整聊任務,狀況五花八門,多數是家裡太雜亂想釋放空間,也有一些是客戶委託幫長輩整理、還有少數特殊情況,例如遺物整理,讓她印象深刻。
曾有位男性客戶的媽媽因病過世,留下大批遺物難以割捨,因而尋求整聊師的協助。她與客戶深談,讓客戶在訪談過程說出對媽媽的思念,在說出口的同時能夠逐漸放下,也告訴客戶,把媽媽的遺物清除掉,並不會對不起媽媽或任何人,而是一個必要的重生過程。在幾天的協助整理之下,客戶說出許多心理話,也做出一些必要的斷捨離,居家空間變得更舒適。而讓朱怡靜驚訝的是,在整理往生者遺物與照片時,發現往生者是曾到學校開辦講座的國文老師,這奇妙的緣份,令她百感交集。
朱怡靜說,從事居家整聊師的工作,最大成就感是看到客戶家裡煥然一新,還有在陪伴客戶整理過程中,看到客戶藉由斷捨離達到重生。當然不是每位客戶都能當下就完成斷捨離,可能東西還是丟不掉、心情還是烏雲密佈,不見得每次都能成功,但相信已經埋下改變的種子。
尊重客戶不同需求 疫情影響將開啟遠距服務
時代不斷向前,觀念也不斷更迭,朱怡靜說,過去很多人無法接受「付錢請人丟東西」的作法,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在有更多人認識這個行業,市場接受度比以前大,想加入這個行業的求職者也有增加趨勢。朱怡靜建議,對整理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先上課,就算不以此為業,至少學到整理的知識與技巧,能運用在自身或親朋好友的居家空間。如果從事相關工作則不妨從兼職做起,以「斜槓」的方式學習經驗,日後若要獨立作業或全職作業,有較好的基礎。
居家整聊師的收入因人而異,要看當月接了多少委託案、以及服務時數而定,很多居家整聊師都是平日有正職工作,利用假日兼差,多一份收入。要成為稱職的居家整聊師,不只要有體力整理東西,還要有腦力協助客戶規劃收納,每個委託案狀況不同,很多時候客戶的物品會超乎想像的多,要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完全任務,是很大的挑戰。
朱怡靜認為,學習尊重客戶很重要,抱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帶著成見到客戶家,而是要好奇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才能「打到客戶的心」。在每次任務完成後,都要花點時間思考是否有改進空間,精益求精。受到疫情影響,現在許多居家整聊的培訓課程已經線上化,朱怡靜表示,目前已著手規劃「服務線上化」,利用遠距指導給予客戶明確步驟和執行方式,希望服務不因疫情而中斷,繼續陪著客戶斷捨離,打造新生活。
文/居家整聊師 朱怡靜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