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隨隊翻譯 謝章瑞
職棒球隊之中,隨隊翻譯肩負重要角色,是外籍教練與本土球員、或是本土教練與外籍球員之間的溝通橋樑。棒球場上人稱「瑞哥」的謝章瑞,從事球隊翻譯相關工作近20年,從一開始的誤打誤撞,到全心投入的「一生懸命」,即便這工作辛苦不在話下,但有更多迷人之處,讓他願意拚盡全力,做好球隊賦予的每個工作,使命必達。
想當志工 開啟與棒球殿堂緣份
說起進入棒球圈的緣份,謝章瑞說「真是誤打誤撞,才有了這個難得的工作經歷!」2001年時,他還在加拿大唸大學主修體育,一直對棒球相當熱血的他看到台灣將舉辦世界盃棒球賽需要志工,立刻跟教授請假搭機返台。千里迢迢回台後才發現已不缺志工,讓他非常沮喪,當時棒協國際組的戴建帆組長得知後,引薦他擔任國際棒總技術長Osvaldo Gil特助貼身翻譯。有這個難得的機會,謝章瑞非常珍惜,他用心每個細節,讓Osvaldo Gil留下深刻印象,回國後Gil透過波多黎各棒協寫信感謝中華棒協,信中特別提及對謝章瑞的感謝。謝章瑞的努力被看見,隔年2002年棒協找他幫中華隊翻譯,揭開他隨隊翻譯工作的序章。
之後謝章瑞陸續擔任許多國家隊層級隨隊人員,協助如2007年第37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美國隊翻譯、 2008年及2011馬聯盟帕馬級世界青棒錦標賽中華隊 、與2012年第32屆世界青少棒賽(Junior League)中華隊隨隊秘書等等。謝章瑞也曾做過其它領域的工作,包括在飯店和體育用品店打工,但是棒球隨隊翻譯仍是他的最愛,不只拓展寬廣的職涯視野,更深入了解棒球圈的生態,也認識許多相關工作者,除了教練、選手,還有球隊管理人員、大巴司機、防護員、練習生、訓練員、行銷人員等,收穫良多。
工作內容包羅萬象 「不是只出張嘴」
因為棒球隨隊翻譯的工作機會並不多,算是「物稀為貴」的職缺,也讓人對這個工作的內容充滿好奇與想像。謝章瑞說,隨隊翻譯的工作並不是只要翻譯、動動嘴就好,事實上要做的事很多,有點像老外選手或教練的褓母秘書,於公於私都必須協助完成。在球場或練習場上,隨隊翻譯必須擔綱外籍選手與本土教練、或外籍教練與本土選手的同步口譯,要精通語言之外,還要搭配肢體語言,最好能在短短幾秒內讓雙方了解彼此訊息,避免浪費時間,因此要熟悉棒球的專有術語及動作,以求如實傳達。
隨隊翻譯在球場上也要幫忙「顧頭顧尾」,比如幫教練團做紀錄、提醒外籍教練賽況、留意外籍選手動態等等…,只要球隊有需要就全力以赴。球場之外,隨隊翻譯的工作同樣不間斷,尤其剛到台灣的洋將人生地不熟,要協助與房東接洽聯繫租屋、申辦網路、購物、銀行開戶、就醫等事宜。因此,即便休假時,也可能要幫選手處理一些生活的問題,手機不能關機,以便隨時聯絡。可以說職棒的整個球季都是工作期,直到11月秋訓結束後才能展開真正的長假,大約會有1個多月的空檔,其餘時間都必須上緊發條、隨時待命,工作充滿機動性與挑戰性。至於棒球隨隊翻譯的薪資則因個人表現不同,謝章瑞表示,如果是3年以上資深、經驗豐富的隨隊翻譯,平均月薪應有5萬元以上,球隊賽事如果表現良好,還會額外發放獎金。
團體生活 人格特質比語言能力重要
要勝任這份工作,謝章瑞認為「人格特質比語言能力更重要」,球隊如同一個大家庭、也是個小社會,光有傑出的語言能力還不夠,必須具備認真負責、正面積極、開朗主動等個性,要能夠樂於助人、保持正直、堅持理想、把團隊利益放在個人之前,還要懂得換位思考,讓工作更到位。同時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不論身體或情緒管控都重要,才能確實執行工作,避免拖累整個團隊。
入行許久,謝章瑞仍然熱愛隨隊翻譯的工作,更是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想想,我不會打球卻能在球隊中工作,充滿感激之情!」透過這份工作還能認識許多傑出的教練和選手,實屬難得,他提醒自己工作的每一天都要照顧好選手的需求,球隊勝利時,那份共同的喜悅難以言喻,就算輸球也不氣餒,再接再厲,「沒有教練、沒有選手就沒有這份工作」,在他們面前永遠記得表現正面、保持笑容。只要是工作都難免有壓力、挫折與不如意,隨隊翻譯也不例外,不過謝章瑞說,只要有機會他都樂意投入,繼續為台灣棒球盡一份心力!
文/棒球隨隊翻譯 謝章瑞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