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用「我可以」累積職涯長期競爭力


近幾年在大招募時代中,市場職缺大過於勞動市場的供給,所以只要有不錯的學歷或是熱門技能,便很容易找到工作。也因為招攬人才競爭,許多公司在面試時會特別強調薪資福利,也造就了求職者的履歷中出現「逛公司」的情形,哪裡有更好的薪資就往哪裡跳。

公司願意重視人才是正向的發展。然而在各家公司職缺逐漸緊縮的情形下,學歷與技能只是面試入門票,能夠為公司帶來即戰力的貢獻,才有可能勝出成為炙手的人才。

當市場價格校正回市場價值時,你是人力還是人才?

這樣的求職者成為工作者時常思考的是表層的「我要」,而非進一步的「我可以」。「我要升遷」、「我要更高的薪資」、「我要工作與生活更平衡的環境」,卻忘了思考「我可以帶來什麼」、「我可以貢獻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每個人在職場的自我認同除了自己定義之外,還來自於他人的反饋。在職場中的「我可以」,往往也來自於你的直屬主管或是老闆的期待。如果你沒有定期性的與主管溝通互動、調整,你又怎麼確保你的職場定位與主管是一致的呢?

往往工作能力就在每次的交辦、對齊、改善中逐漸純熟,而不是從學校直接帶出來那套。

如果出現不一致的情形,像是做了很多又沒有被看見,通常許多人在這個階段就會興起一股念頭:「我的重要他又不知道」、「算了離開好了」、「我離開這家公司應該會倒」。

然後在履歷只能寫著自己曾經做了哪些事具有什麼技能,卻沒有代表性的成就,結果公司也活得好好的,氣死你。

在一片教求職者如何找工作或是教導主管如何正確管理團隊的氛圍中,這本由連續創業家郭家齊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反過來從老闆的觀點告訴我們怎麼當個老闆心裡的好員工,是相當特別的。

利用周末的時間看完這本書,發現其中有許多的觀念,例如職場打的是團體戰、上班不是在打棒球是在打籃球、員工只想把事情做好,但老闆是「效益計算機」等等。我想都是不論新創或是傳產、科技業的主管心裡想要告訴員工的話,但又怕告訴員工後會因為不理解而離職。

但我猜你想說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這本書都說了。

面試時,如果是躊躇不前的求職者,我都會問:「你有沒有想過怎麼樣在你的履歷裡呈現你的成就,當成是下一次面試的籌碼」,而這些長期累積的「我可以」,才是比上一家薪水更可以帶走的競爭力。

不論你未來有沒有想要當主管,但你若是對職涯發展有企圖的話,都應該試著了解如何從老闆的眼中來思考「我可以」。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這只是慣老闆的話語,但這些事情我如果早點明白,或許職涯會走得更順暢、許多事情都可以釋懷,相互理解是好的。

我自己摘取了覺得非常重要的10點,如果可以,整本都是經典。


1.向上管理的第一課:不斷回報,讓主管放心

很多人會發現,多數老闆都是控制狂,只要他們不知道部屬在做什麼,就很容易缺乏安全感。這是因為,老闆最終要負責整個組織的成敗,他必須隨時確認組織正在進行的事,都是有助於達成績效的。要避免老闆一直來煩你,就是不斷主動回報進度。

回報,指的是定期將自己的工作進度、遭遇的困難,簡要地和主管說明。如此一來,當你遇到關卡,主管也才有辦法從旁協助。最糟的狀況就是事情進展不順利,但又缺乏回報,等到大事開天窗時主管才知道。

建議大家養成每周用信件或訊息跟主管說明工作進度的習慣。很少主管會嫌你煩。反而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會讓主管對你的信任度上升很多。


2.向上管理的同時,如何不成為同儕的眼中釘

養成不搶功的好習慣。當功勞出現時,趕快退居在後躲得遠遠,把功勞歸給別人。當有責任需要承擔,沒有人挺身而出的時候,趕快衝出來當第一個。這樣的人,既可以得到主管的肯定,又可以獲得同儕的喜愛。

如果你很願意努力工作,那麼,開始投資一些時間,經營你和主管的關係,會讓努力得到更多回報。


3.建立「做十分、說十分」的好習慣

多數剛入職場不久的人,都屬於做得多、說得少的類型,常常讓人摸不清你的表現。有人會將這當成是一種美德,稱為謙虛,但是,其實職場表面是個和諧,檯面下可能你爭我鬥的地方。過度謙虛在職場上不會獲得任何好處。

把事做好,也把話說滿,做了多少,就要讓人看到多少。


4.公司的薪水是怎麼決定的?

老闆是「效益計算機」,他的想法就是如何用合理的薪資,在市場上找到能幫他完成事情的人,以及提供足夠的條件,讓公司內他信任的人,得以留下來繼續工作。

薪資還是取決於老闆對你「信任」的程度。只要老闆覺得你是重要人物,足以擔當重任,薪資高一些不是問題,但如果老闆覺得你是頭痛人物,根本不想留你,多一塊錢都是問題。沒錯,薪水就是如此理性又感性的產物。


5.起薪不是重點,發展性才是

職場起薪,只是新人和老闆尚未建立任何信任關係時,老闆願意請一個能力未知的員工的衡量。

值得比較的不是誰的起薪高,而是誰的調薪速度快

如何找到一條路徑,能帶領你走向制高點,獲得一份很有成就感且高薪的工作,才是職涯重點。因此,我常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說,起始的薪水能養活自己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評估工作發展性。


6.其實錢也不是一切

多數人的職場「幸福感」,是來自於被他人肯定,確認自己能產生貢獻。當你認為公司少不了你,大家都十分依賴你,上班肯定活力滿滿。我提到的工作高度和成就,並不完全是指薪資,更重要的是成就感和挑戰性,高薪通常是伴隨高成就的結果。


7.老闆要的是即戰力,供你學習只是順便而已

很多人在面試時容易放錯重點,從頭到尾不提出自己的貢獻,反將面試主軸放在了解個人學習機會,這其實大大降低了被錄取的機會。這不是學校入學面試,是公司錄取面試,進入公司你當然該學,而且也一定要學,但那只不過是順便而已。


8.職場打的是團體戰,不盡力就會馬上黑掉

一群人打團體戰,如果你沒有貢獻,只是坐著觀戰,我保證,你很快就會黑掉。不只沒辦法成為老闆的好幫手,同事可能還會暗中議論你。畢竟學校主要還是以個人為單位,自己成績不好,通常不會拖累其他人。但職場是團體戰,你掉了球,常會連累到整個群體,讓大家要費心思來補足你的錯誤。

在職場上要捲起袖子、學會承擔,每到一份新工作,都要用最快的速度接起任務。擁有到每個地方的即戰力,是工作者的義務,也是絕對該培養的能力。


9.最高招是懂得察顏觀色,完成老闆的目標

如果你想要在職場中成功,多數情況,應該只拿30%時間做例行性工作,70%的時間專心做主管心頭上覺得著急的事,你的職涯會順利很多。

你可能會想,可是只用那麼少時間,我沒辦法完成所有例行工作啊!職場上多數的工作不需要做到100分。如果你知道主管現在熱衷於某個方向,應該盡可能當個會動的人,去達成他想要的目標。例行工作通常可以降低標準,及格就好。

可惜多數人不這麼想,所以他們永遠不懂為什麼時間已經被塞滿,主管還要塞給他新的工作。


10.走出谷底,比的是誰的氣長和意志力強

人是很需要「正向回饋」的動物,一般人在職場上能一直努力,是因為持續得到各種正向回饋,可能是別人的一點鼓勵、薪資的調整,或是責任的加重,但順手牌人人會打,逆風牌就沒這麼容易。人在逆境時,往往是做了再多的努力,也很難獲得正向回饋,但就是這種時候,才是考驗意志力的大好時機。

堅持下去就是你的真本事,因為這正是大部分人無法做到的,也因此,你有更高的機率可以離開谷底。如果有這樣的堅持,相信有一天你一定能走出谷底。 


本文為赤道以下的日子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專案就業獎勵(另開視窗)
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車聯網軟體新創三維人(3drens)於2023年4月17日宣布完成300萬美元(近新臺幣1億元)的Pre-A輪募資,本輪由台杉投資領投,活水影響力投資及廣信創投等機構跟投。2017年成立的三維人的核心概念便是「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MaaS),透過派遣管理軟體以及結合數據收集、感測裝置的軟硬整合解決方案,協助物流客戶更有效率地完成訂單指派、路線規劃、貨態即時追蹤、駕駛管理與行為評分,藉此提高營運效率、節省業務成本,並增加營收,優化物流交付及整體供應鏈效率。目前包括艾立運能、蓋亞汽車、米特交通運輸、和泰聯網(yoxi)、電商業者PChome等都已經是三維人的客戶。看準許多東南亞國家,現在仍然是以物流業者的營收作為國家經濟指標具有,三維人本輪募資將用於技術研發團隊及海外商務開發團隊的建立,耕耘臺灣市場同時佈局東南亞物流市場。資料來源:G Camp、Meet創業小聚、三維人三維人共同創辦團隊,左為技術長余償鑫、中間為執行長余嘉淵,右為具有馬來西亞背景的營運長林仲達。(圖片來源:三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