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師要有哪些軟實力?懂得問「為什麼」才是關鍵

與 Sketch 的 UX 設計師 Yvon 繼續聊聊 UX 設計和她的生活,包含做 Aha UX 的哲學、Yvon 給 UX 新手的一些建議和推薦讀物,以及 Yvon 如何在身為雙胞胎媽媽的情況下,展現超強時間管理,開立自己的副業!

對於 Yvon 的故事和她今年的計畫有興趣的話,一起進來聽聽吧!
https://anchor.fm/cakeresume/episodes/S1EP8--Sketch-UX--Yvon----UX-ee98de/a-a285j6k

1. 身為 UX 設計師的軟實力:洞察能力、學會問「為什麼」
Yvon:做 UX 的思考邏輯和脈絡要很深,要去了解各方面,包含商業面的考量、工程面的可行性,還有使用者面的問題點等等。
可能有很多個問題點,但必須要去拆解哪一個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問題,有效率、精準地找出 insight 的能力很重要,這是一種觀察的習慣,要好奇每件事情發生的背後原因。
在做設計的時候,不能理所當然地覺得「就是這樣」,而是要反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做這個功能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在 Sketch 裡執行專案的時候,我也會很直接地問這些問題。
我看了 Simon Sinek 在 Ted 上的演講,提到了黃金圈法則(golden rule),提倡做任何事情都要從「why」,也就是「為什麼而做」開始。

黃金圈法則(golden rule)
黃金圈是三層同心圓,從裡到外分別是 why(為什麼)、how(怎麼做) 和 what(做什麼),Simon Sinek 發現世界上成功的領導者和品牌,都是依照核心理念——「為什麼」 為出發點,向外依照「怎麼做」、「做什麼」的順序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會將這個順序顛倒。
後來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奉行著「要先了解背後的原因」。大家都要理解實際上的目標,才能做出好的產品,允許大家問為什麼,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都應該有可以問為什麼的權利。

2. 身兼多職(UX 設計師、雙胞胎媽媽、Designlab 導師、餐廳副業)的 Yvon 是怎麼時間管理、面對壓力的?
Yvon:當媽媽之後,要真的有一段不被打擾的工作時間是很難的,尤其有了小朋友之後,我就很佩服在職的媽媽,要同時工作又要陪小孩。
但我還是希望可以在他們需要我的時候陪著他們,所以我非常珍惜每一個時間,時間管理也是我後來學習很多的東西。
我開始用一個叫 Harvest 的時間和專案管理工具,每次開電腦,就可以追蹤某個專案花了多久的時間、做了哪些進度,要是知道自己已經沒那麼專注,就可以告訴自己要趕快跳走。
我知道我常常處在一種很緊繃的狀態,會很擔心自己走得比別人慢。
做科技業的人,其實都有很多資訊要吸收。尤其我在 Sketch 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研究,要知道 Figma 做了什麼、Adobe XD 又做了什麼,然後我們自己(Sketch)又要做什麼......;逛到臉書,又看到哪個設計師現在很斜槓,可能在做 podcast、在 medium 上寫文章,也會開始想,自己是不是也要這樣做。
這種時候,就會覺得我的腦袋出現好多聲音......當下了班之後,小朋友又開始吵,有時候真的會處在崩潰的邊緣。
但我會找到一些紓壓的方式,找時間去運動,透過做瑜伽、冥想,舒緩自己的焦慮。
有時候關掉這些資訊,你會比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3. 如何用自身力量幫助更多設計新手?
Yvon: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自學設計的人,跟在線的設計師有更多互動。
我目前在擔任 mentor 的 Designlab 是一個全球性的平台,需要參加四週的課程,平台會安排一個 mentor 給你,不一定是我,可能是世界各地業界的設計師;但因為有時差、要用英文學設計,我覺得可能不是每一個在台灣學設計的人都會想用這個平台。
所以我才在想,我自己可以用 mentor 的方式,跟台灣的學生互動,而不一定是透過 Designlab。因為好多人都會傳訊息問我,「我想自學設計,有推薦的書可以看嗎?」或者是「你可不可以幫我看一下作品集,要怎麼樣調整才會讓面試官注意到?」
可能會安排一個類似 office hour 的時段,讓新手設計師們直接跟我聊聊,看大家在做作品集時遇到哪些問題,或者是自學的時候發現哪些需要的資源,甚至想認識其他的設計師,也可以透過這個管道。這是我還在思考,今年可能可以做的事情。

本文為CakeResume企業專訪文章(授權轉載)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
2023僱用安定措施
專案就業獎勵
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
投資青年方案2.0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
求職歷程開箱趣
職涯線上諮詢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創業圓夢

兒:「媽~!有臭灰搭的味道~~妳是不是有在煮什麼?」媽:「啊~~! 糟了! 我的滷肉啊~~」自從西元1826 年全球第一口瓦斯爐在愛爾蘭誕生以來,類似前述劇情跟記憶相信並不陌生,但在沒有一個適當的解決方案出現前,多數人的想法應該都是「下次注意點就好了」,但這卻是一個極度挑戰人性的想法。根據臺灣消防署統計資料,廚房為建築物起火處所的第一名,平均每天有十起以上的火災通報是因為爐火烹調不慎所造成,這讓消防弟兄的勤務更加繁重,而這還不包括更多數及時發現、自行撲滅未通報的數字。令人擔憂的是,伴隨著每戶人口數降低,高齡化的社會到來,長輩獨自在家的情況十分常見,這也代表廚房的安全性更加重要,如何讓在外工作的年輕人放心家中情況,是現代的一大課題。「知易行難」套用在「e+ 自動關」發明的心情是最佳的寫照,問題解決了之後等待著是更多連動的問題、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也多次考慮是不是該認輸放棄,但放不下的是在開發的過程中發現若真能夠降低忘記關火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其實就能夠為這片土地、這個社會貢獻一點點正面的力量。或許是堅持讓社會更美好的理念及信仰支持引導下,最後「e+ 自動關」終於順利突破瓶頸完成開發,耀主科技於焉誕生,並在公司成立之初便承諾了社會回饋方案「自動關、分享愛」:每銷售出 100 台 e+自動關將捐贈 2 台給臺灣弱勢團體。火的出現改變人類的文明,耀主的出現優化人們的用火文明。耀主科技要「每一個家都幸福,煮每一頓都安心」有主的地方就有平安,有耀主的地方要煮就有平安。「使用者導向」出發,開發者就是使用者「e+ 自動關」的起心動念來自於自身的需求。就在四年前,「e+ 自動關」的發明人杜澤儒先生就因為心疼母親煮壞一鍋滷肉的失落心情,更無法想像如果爸媽忘了關火但卻睡著了的恐怖情景,由於本身喜好發明以及多年的電子產業經驗,便開始思索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眾所皆知對抗火災的最佳策略是採取預防性管理,現有廚房警報方式只能在災害發生後警報,若人已外出或熟睡,便無法預防災害發生;而更換為智慧瓦斯爐的話,價格及必須先設定又常令消費者怯步。「e+ 自動關」為適用於事前預防以及便利使用之外掛式瓦斯爐裝置,能有效降低忘記關閉爐火發生機率,讓家家戶戶皆可安裝。「e+ 自動關」為全球首創外掛式瓦斯爐自動關閉裝置,於2019 年5 月上市即深獲好評,產品已於各大通路上市;並於同年九月獲得臺灣創新發明獎(TIE) 最高榮譽鉑金獎及IFIA 國際發明聯盟協會最佳發明及卓越創新獎。「e+ 自動關」系列產品特色如下:1.安裝簡單:不須更換爐具或專人佈線埋管,可自行安裝。2.自動啟動:當旋轉旋扭,防護機制自動啟動,不會忘記設定。3.不改習慣:維持正常烹煮習慣,消費者接受度高。4.時間調整:可依據需求自由調整時間。5.愛心提醒:當時間到達,以燈號及聲響做到最大程度的提醒。6.主動協助關閉爐火:當無任何處置動作,即自動旋轉旋鈕至關閉位置。7.省電耐用:透過韌體演算控制達到省電耐用,且替換方便。8.瓦斯爐通用性高:透過專利連結模組開發,可適用世界主要國家不同品牌之瓦斯爐旋鈕軸心規格。9.IoT 聯網實用性及發展性:可透過無線模組將用火狀況即時傳送至雲端,進行遠端監控、事件通報、權限管控三大功能之啟用。從廚房關火起家,致力於打造居家安全智能科技發展運用而努力耀主科技的願景是朝世界一流之目標邁進,將秉持良善的公司治理精神,除了透過產品帶給家庭社會安全正向影響,亦會提供公司夥伴良好的成長發揮環境,與合作廠商共同成長,善盡社會責任。「關懷家庭,立足臺灣,放眼全球」,耀主科技從關懷家人出發,已針對國際市場以及趨勢擬定好多元產品開發策略。除「e+ 自動關」系列產品已可適用於世界主要國家各種不同品牌瓦斯爐,隨著5G 時代來臨,「e+ 自動關雲端版」開發計畫已進入驗證階段,已於2020 年12 月完成。未來透過手機即可知道家人爐火使用狀況,並可遠端關閉,即時異常通報,讓烹煮安全更即時,讓科技落實家人關懷。耀主科技參加2022 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獎獲得金牌與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