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要會的學經歷、工作經驗簡述 3 技巧!

求職者若能在找工作時拿出一份簡潔、令人一目了然的履歷,進入下一關面試獲得好職缺的可能性便會大幅提升。但什麼樣的工作經歷能讓雇主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讓履歷上的工作經歷完整呈現自己的價值,並獲得企業的信任呢?
在編輯履歷的「工作經歷」部分時,除了條列式之外,還有哪些方式能夠讓履歷更清楚地呈現給面試官?那些你必須知道的工作經驗、學經歷的眉眉角角都在本文,以及最完整的履歷工作經歷範例!

1. 履歷上的工作經歷排序:由新至舊
不論是新鮮人亦或是有過一段工作經歷的求職者,在排序自己的工作經歷時,建議由最新、較近期的工作經驗開始,離現在較遠的工作經歷則向後排序。
我們的實力會隨經歷的增加而提升,不論是專案或是職務內容,複雜度和深度也會越來越龐大,而最近的工作經歷往往能概括之前的收穫。再加上面試官或HR在閱讀履歷時,通常都是由前往後、由上往下閱讀,因此在面試官注意力最集中時,放上近期的成果,也能避免自己的工作能力被眾多履歷埋沒。
將工作經歷由新放到舊,不但可以用最近的工作成就加深面試官對你的印象,也更能完整呈現求職者「現在」在職場上的價值。

2. 履歷的工作經歷描述要完整
不論是學歷還是工作經歷,在履歷上都應該要將學經歷描述完整、清楚。
學歷除了放上大學和研究所名稱之外,畢業年份也不能缺少。而工作經歷的部分,如果只放上很籠統的工作內容,會很難讓HR明白你與其他求職者的差異。舉例來說,大部分行銷企劃人員的工作內容都會囊括「品牌行銷企劃與執行」,但若在履歷上的工作經歷段落這樣寫,HR很難判斷你過去具體的工作內容,也難以從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要能在履歷上展現過去的工作成就與經驗,建議適時添加該工作經歷的細節,像是你在這個專案中用了什麼樣的工具?帶給公司多少比例的成長等,以佐證你的工作經驗和成就。  

範例:履歷的「工作經歷」

3. 配合職缺,在履歷的工作經歷中強調個人特色
儘管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的學習、工作經歷,但在面對不同職缺時,我們可以針對不同企業所在意的面向,在簡述工作內容時加強推銷自己的特質。撰寫履歷的工作經驗前,可以思考這2個面向:

(1)這份職缺有什麼樣的特質需求?以過去工作經驗加強
有些職位本身就對人格特質有所要求,例如若是應徵教育相關產業,HR可能會重視你是否具備耐心、樂於助人、對教學的熱忱等面向,因此求職者可以在履歷的工作經歷中加強關於這些面向的描述,強調自己有這方面的特質。
同時,也建議求職者可以思考目前該領域的趨勢,強調自己具備相關能力,以剛才提到的教育產業為例,或許就可以在履歷中強調自己有跨領域的自學能力,凸顯特色。

(2)這家公司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簡述工作經驗時呼應
研究企業資料時,也不要忘記花心思搜尋企業文化相關的線索:這家企業的文化為何?內部組織架構是什麼?
以新創公司來說,通常會較傳統公司具備開放自由的企業文化,在公司架構不大的前提下,也往往較欣賞主動學習的人才,由此推論,學習意願、工作效率高和擅長協作便可能是新創企業欣賞的特質。

嘗試在履歷的工作經驗段落中強調這些層面,也可以在面試時提及、展現這些特質與履歷呼應,會讓企業更明白「你就是他們需要的人才」。


本文為Cake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820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80歲免評聘看護移工(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