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軌衛星新興應用發展與臺灣產業概況

2024-07-19

隨著低軌道衛星技術日益成熟、發展快速,其儼然已成為全球太空產業最具發展優勢項目之一;也因此各國爭相投入資源,同時也是臺灣亟欲切入之國際市場。
依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統計,2023年全球衛星市場已達到2,850億美元,其中地面設備仍是占比最高之產業項目,達到1,504億美元,占比為53%,其範疇包含消費者設備(如衛星電視終端)、導航設備、網路設備(如低軌衛星地面終端);其次為衛星應用,達到1,102億美元,占比為39%,包含消費、企業及遙測等領域;衛星製造則排名第三,達到172億美元,占比為6%,包含商用通訊、遙測等衛星製造;最後是發射產業,達到72億美元市場規模,占比為3%。
隨著低軌衛星新興業者逐步投入移動型衛星寬頻服務,預估車輛、飛機及船舶等載具,未來隨傳輸需求提升,將逐步由既有的窄頻系統轉向升級為衛星寬頻終端;而近期衛星直連應用議題崛起,手機直連衛星、衛星物聯網等窄頻應用,亦成為國際新興業者之發展標的。

低軌衛星營運商正積極布局車用、飛機、船舶寬頻應用
目前低軌衛星營運商已從原先陸上固定式寬頻應用,轉往布局車輛、飛機、船舶等寬頻應用發展,藉由應用樣態的擴大、用戶數的增加,提升其營收規模。例如Starlink拓展衛星應用至車機船等移動載具之衛星寬頻傳輸,其終端除已導入行駛車輛外,郵輪、航空業者也陸續採用其解決方案;另一家低軌衛星業者Eutelsat OneWeb,則透過與海事、航空通訊系統整合業者合作,預計2024年下半年可在台灣服務落地,屆時我們就可親身體驗相關的衛星商用服務。
為擴大服務滿足更多客戶的傳輸需求,目前低軌衛星營運商也展開與中/高軌衛星業者合作,利用各自優勢,提供廣覆蓋且高速的衛星寬頻服務;例如Starlink與中軌道衛星業者盧森堡SES合作,提供頂級郵輪海事寬頻服務,Eutelsat OneWeb亦與地球同步軌道業者Intelsat合作布局多軌道服務,優先聚焦飛機航空之寬頻市場。


圖:夏威夷航空將Starlink平板型天線安裝至A321neo商用客機 (資料來源:Paxex.Aero, 2024)

手機直連衛星功能前景可期,衛星業者紛紛投入布局

近期多家衛星營運商、電信業者紛紛與手機製造商、晶片設計業者合作,展示手機直連衛星應用,將創新概念轉化為商業模式,預期未來手機直連衛星可能將逐漸成為智慧手機之標準配備。如Starlink與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合作,採用既有4G LTE手機(無需更換或加裝任何配備)之模式,透過手機與Starlink的衛星直接連接,近期將提供雙向簡訊傳輸服務;Apple則是與低軌衛星商Globalstar合作,提供SOS緊急救援、雙向簡訊傳輸服務;而臺灣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技,更是攜手衛星服務商Skylo,推出衛星直連應用晶片,該晶片可搭載於智慧型手機,提供雙向簡訊傳輸服務。Starlink、Globalstar、Skylo各自採取不同策略,布局手機直連衛星應用,市場也觀察,後續的商業、收費模式,將會是決定何種策略成功之重要關鍵。


圖:Apple預計於iOS 18推出之衛星雙向簡訊服務(圖片來源:Apple, 2024)

新興衛星業者藉由立方衛星切入衛星物聯網應用

除了手機衛星通訊應用外,衛星物聯網也受到全球矚目,衛星物聯網業者因公司規模不大,考量初期製造、營運成本,多採用立方衛星技術來建構其衛星星系,部分新興業者近年也開始整合LPWAN、3GPP IoT-NTN等物聯網通訊技術,進一步降低傳輸成本,以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如瑞士低軌衛星營運商Astrocast以3U立方衛星部署星系,並供應客戶專用物聯網之接收器,提供貨物追蹤、牲畜追蹤等應用;西班牙低軌衛星營運商Fossa Systems則以特規1/4*3*2U立方衛星部署星系,預計將衛星物聯網整合至既有的地面接收裝置,以提供運輸監控、電網監控等應用。而Astrocast、Fossa Systems採用不同模式來提供衛星物聯網應用,接收器價格、使用壽命,以及服務費率,將會是下游客戶選擇何種解決方案之重要考量。


圖:Fossa Systems三種不同通訊架構之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圖片來源:Fossa Systems, 2024)

衛星用戶終端為臺廠首先切入領域,同步發展寬頻與物聯網應用產品

對於我國通訊硬體供應鏈業者而言,近2-3年隨新興低軌衛星通訊服務商用發展,已有業者切入國際相關供應鏈,目前以供應國際衛星商之用戶終端設備零組件與組裝製造為主。在國際主流衛星業者應用發展下,衛星寬頻方面,臺灣業者在政府支持與鼓勵下,也已完成車機船等衛星用戶終端產品開發,並關注下一世代多軌道衛星終端設備整合發展需求布局。此外,我國通訊關聯供應鏈業者,看好結合LPWAN、3GPP等通訊標準規格下,新興衛星物聯網應用需求,包含聯發科、仁寶等業者,亦已投入相關產品開發與商用。

通訊酬載為臺廠未來進軍衛星本體製造之關鍵項目

我國通訊硬體供應鏈在衛星本體端的投入才剛起步,現階段主要為通訊零組件供應,目前微衛星與奈米衛星等級之立方衛星,可能是臺灣進軍商用低軌衛星領域之敲門磚。觀察國際立方衛星營運商於商轉前,多已投入上千萬美元資金,如欲達到商轉門檻,仍須投入一定之營運資金,故臺廠需聚焦在更有效益之優勢項目,通訊酬載即為我國業者正關注的評估項目,其與後續衛星應用環環相扣。
展望未來,隨著下一代通訊開放標準納入衛星通訊,相關規格及技術將有利臺廠切入通訊酬載之關鍵零組件,如基頻晶片可依循開發標準之解調變、編解碼規格進行設計、製造,並搭載於我國新創衛星業者之立方衛星,進而建構衛星通訊應用解決方案,有機會將臺灣擅長的創新服務,續擴展至全球尚未寬頻覆蓋之市場,臺灣衛星產業正將起飛,請大家拭目以待。

  • 延伸閱讀
0521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20250517北分署實體就博會(另開視窗)
2025Q1線上就博會求才廠商招募(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勞工求職面試流程調查(另開視窗)

摯陞數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服務航運業者,致力於SMART SHIP之推動,開發SRP(Ship Resource Platform)戰情室,透過軟硬體的整合,並結合最新的AI運算和學習、電腦視覺、邊緣人工智慧和工業物聯網技術整合船端與岸端之資料,具備全方位解決方案。摯陞科技執行長陳聖文說:「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選擇從事船舶這種專業度及門檻較高的產業?』我們公司位於高雄,主要從事資訊開發相關產業。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將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在地特色結合,而高雄港曾經是風光於國際且曾經餵養許多家庭經濟的產業,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在我們進一步了解船舶產業之後發現,在這個領域中,科技產業的介入和協助相對較少。因此,我們決定結合自己的IT專業知識,與當地的船舶和港口產業相結合,進行跨領域整合,深入開發智慧船舶領域。」智慧船舶是項浩大工程,除統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衛星通訊等創新科技與軟硬體外,更需深度了解航運業的工作項目與需求。摯陞透過對航運產業的深耕投入,發展出SRP(Ship Resource Planning Platform)船舶資源管理系統,提供船舶管理、船隊整合、船員資訊建檔管理等專業服務,為船端與岸端資訊之最佳整合平台。透過船岸端通訊整合,有效率的管理船舶,將船員的各項資訊整合在系統平台上,並且透過船員配帶載具,讓船岸兩端的人員都能隨時掌握船員在船艙內的動向。摯陞科技不只解決全船與離港後的穩定通訊網路問題,更善用大數據的資料,投入異質資料整合技術,完成智慧化決策管理系統,使船隊得以迅速回報公司,讓管理階層能夠與船舶現場迅速溝通、決策,真正「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本著創客精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直是摯陞科技的挑戰與目標。既然已經清楚看到智慧船舶帶給船舶航運的預期效益,就一定會堅持付諸行動。新興數位科技正實現著一切想像與可能,數位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海運及其關聯產業亦逐步朝向智慧化轉型,身為科技海洋的領航員–摯陞科技早已針對世界趨勢,積極協助航運商投入智慧船舶的發展,推動數位化改造,在新的大航海時代,提前佈局,領先全球!。資料來源:擎陞數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