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漆作國手到職業訓練師 宋侑蓁華麗轉身

2024-07-03

舞台上,她曾經是馳騁國際技能競賽場的漆作國手,下了舞台後她是用心為職訓學員傳承漆作技術的老師;她是桃竹苗分署漆作裝潢課程的職訓師-宋侑蓁,從競技舞台到教室內,她以對漆作的熱情和專業知識,不斷努力提升自我,並致力於將這些技術傳承給職訓學員。宋侑蓁的努力和成就,不僅豐富了漆作裝潢技術的內涵,也在職業訓練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示範作用,更彰顯了技術傳承和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桃竹苗分署職訓師宋侑蓁自小在台東長大,98年開始初出茅廬,代表公東高工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漆作裝潢」職類競賽,99年終於在「漆作裝潢」競賽場上取得分區賽銀牌及全國賽金牌的優異成績,也是全國技能競賽中首位取得「漆作裝潢」職類的第一位女性金牌選手,103年她在就讀台灣科技大學時期,宋侑蓁參加第43屆全國技能競賽暨國手選拔賽,以融合原族民各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創作「勇氣」作為參賽作品,成功取得「漆作裝潢」國手資格,並代表台灣參加在巴西舉行的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為國爭光。

自國際技能競賽舞台退役後,宋侑蓁她深感技術傳承及培養人才的重要性,106年畢業後她先進入大安高工任教,108年正式進入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擔任職訓師,負責「室內裝修漆藝實務班」、「基礎木工與室內裝修實務班」及「室內裝潢木工實務班」等課程的漆作與裝修實務課程教授。從學生轉變為老師的身分,也讓宋侑蓁面臨挑戰,為了將自身的專業知識轉化為教學內容,並根據學員的不同需求進行因材施教,她積極參與各類師資培訓和研討會,不斷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技術,致力於設計多樣化的課程內容,從基礎理論到術科實作練習,逐步引導學員掌握油漆塗裝的各種技巧。此外,她還積極參與技能競賽選手的培訓工作,將她曾經作為選手和老師的經驗融入培訓中,成功指導選手獲得兩面全國賽金牌,並培訓出兩位國手。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為了讓馳騁在國際賽場的國手在退役之後,能持續在專精的領域上發光發熱,桃竹苗分署依職業訓練師甄審遴聘辦法,積極招募有意願從事教學的國手成為職訓師持續貢獻所學,目前在建築、機電、機械及能源領域,分署已成功遴聘宋侑蓁、林英男、劉原甫及曾怡駿等前國手擔任職訓師,而這些優秀的國手在國際賽事中累積的豐富經驗和卓越的技藝,也為職業訓練師資注入新的活力,並提升專業水準。透過他們的教導,不僅延續了技術與經驗的傳承,也能促進產業人才的養成,對於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具有重要意義。

桃竹苗分署因應求職季及產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建置最新教學設備,並延攬業界專業師資,辦理機械、能源、資訊、觀光、創意、物流及建築等各類職訓課程,從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到進階術科實作,都有專業師資教學授課。歡迎15歲(含)以上,具備工作意願的失待業民眾多多利用桃竹苗分署開辦的各項職業訓練課程,補充專業技能,詳細課程內容請上台灣就業通(https://www.taiwanjobs.gov.tw/)找課程及桃竹苗分署網站(https://thmr.wda.gov.tw/)查詢及報名,或電洽03-485-5368轉分機1602-1641自辦訓練科洽詢。此外,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將於7月17日至7月21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逾千名選手共同競技。現場還設有展示區及互動體驗活動,歡迎各界人士一同為選手加油打氣。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專案就業獎勵(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將數學理論變成商業獲利模式的奇點無限,成立於2015年,以「數學最佳化」與「資料科學」做為核心技術。公司具有超過40%的數學家,以統計、數學與軟體技術,打造自有的A.I.R®智慧排車調度雲端服務,目標為全球的運輸物流業市場,協助客戶提升在物流配送議題中數位轉型的綜效! 奇點無限的辦公室,有橫跨一整面牆的大黑板,上面寫著滿滿的數學公式,而這也是奇點無限創辦人暨執行長衷嵐焜的創業核心理念—「數學可以變現」,學者出身的他,引用希臘文解釋,「物流」希臘文原意就是「數學」,以此來佐證,物流公司若不用數學解決問題,就不是一個有效能的物流公司。奇點無限在2022年實現業績「十倍速」成長,並獲得新臺幣3,000萬元pre-A輪募資。團隊人數從創業初期的2人,成長至現在的23位員工,目前也在積極布局日本市場。另外,在2022年參加美國離散數學與理論計算科學中心(DIMACS) VRP(車輛路線問題)挑戰賽中,獲得全世界第9名佳績,領先Google AI團隊(第10名)與日本黑貓宅急便(第11名)。資料來源:林口新創園圖為奇點無限創辦人衷嵐焜博士,奇點無限將賦能 『任何具有配送行為的產業』,幫助企業真正利用科學方式達成數位轉型的最佳化,並持續地推動永續物流的創新。(圖片來源: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