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職涯更有幫助:暑期實習還是長期實習?

實習是大學生投入職場前的重要一步,可以讓學生們體驗與校園截然不同的職場環境、累積工作經驗,為畢業後的求職鋪路。然而,瀏覽求職平台會發現除了「實習生職缺」外,還有「暑期實習計畫」。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哪一種對求職更有幫助?本篇文章就來帶你去實習的世界一探究竟。
 

暑期實習:豐富且紮實的職場體驗
顧名思義,暑期實習是讓在學生利用暑假前往公司實習的計畫,通常為期兩個月。這些計畫會有明確的時程與目標,且時間都在暑假;因此,與其說是實習職缺,不如說是體驗職場的「夏令營」。

暑期實習計畫通常是由大型企業(如銀行、汽車產業、科技業)開辦,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及為公司注入年輕活力。

我在暑期實習能獲得什麼?
如同上面所說,暑期實習計劃就像夏令營,所以用「營隊」的角度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實習中,各個實習生會劃分為許多小隊,並被分配一位mentor(隊輔的概念)來指導他們完成個案,在實習計畫結束時進行競賽。且除了協作完成個案之外,實習生們也會跟著公司的規劃進行參訪、上課、工作坊、部門體驗等。

暑期實習的特點
可想而知,暑期實習最大的特色就是辦在暑假,所以不需要擔心會和課業有衝突。不過,除了實習時間之外,暑期實習還有幾個特點可以參考:

‧ 學習內容紮實:在實習的兩個月間,一週五日公司都會安排豐富的課程與訓練,讓你持續汲取多元的經驗與知識。

‧ 履歷參考價值:人資們都知道,暑期實習的競爭激烈、錄取門檻高、課程紮實,所以這段兩個月的經驗寫在履歷上是很有價值的。

‧ 獨立於公司外:暑期實習獨立在公司運營之外,所以實習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
 

長期實習:提前累積職場經驗
長期實習基本時間為半年至一年,隨後會每三個月或半年簽一次約。許多大學生在大三、大四時畢業學分就修得差不多了,因此學期間的空檔便可以用來實習,在畢業前累積職場經驗。

許多公司都會開設實習的職缺,讓學生成為公司的實質戰力。從近程角度來看,聘用實習生可以讓公司彈性的運用人力、提供年輕活力與思維;長遠來看,公司可以提前物色並培養年輕人才,未來轉正職也會比外部徵才更容易。

我在長期實習能獲得什麼?
雖然有些人對實習這件事有負面的經驗,像是「被當鐘點工用」、「學不到東西」,不過其實現在的實習環境已經越來越健全,可以讓學生提供能量給公司的同時,學習到未來的職場技能。

長期實習的實習生有固定的工作內容,所以可以在專項領域大量累積經驗及鑽研特定技能;時間方面,實習生通常一週只需工作三天,所以學期間也可以配合課程時間調整,時間的利用度較高。

長期實習的特點
相對於暑期實習,長期實習除了時間更長之外,還有其他的特點:

‧ 經驗累積更豐富:實習時間越長,工作經驗累積的深度及廣度都會提升。這些經驗都會是未來求職的優勢。

‧ 實質影響公司運作:長期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基本上會等同於正職員工,可以實質影響公司的運作。在責任較大的身份之下,工作經驗也會更有價值。
 

自己最適合哪一種實習?
暑期實習和長期實習各有優缺點,我適合哪一種?哪一種對職涯會更有幫助呢?

撇除掉時間長短不同,雖然兩者的實習內容與學習曲線有偌大的差異,但他們帶給大學生們的價值並沒有優劣之分,因為實習對職涯的影響,並非取決於實習類型,而是「你能帶走多少(takeaway)」

不論是密集的暑期實習,抑或是穩定的長期實習,都會有值得學習的知識、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挑戰,以及與人共事的經驗。而實習有沒有幫助,端看你是否有把這些經驗吸收並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只要積極面對挑戰、解決問題,並從中得到啟發,這段實習經驗就會成為你下一次面試的養分。


本文為Yourator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1022網頁維修公告(另開視窗)
勞工就業通計畫(另開視窗)
2025Q2-BANNER-活動開跑(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支援青年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智穎智能(Moldintel)獲選為第七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公司組優勝,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年輕的團隊卻有厚實底蘊,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料庫,加上AI學習力,打造塑膠製造業的雲端射出成型領域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更跨足海外拓展市場。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臺灣多數塑膠射出業者是中小企業,過去機台入廠,靠老師傅以經驗調校機器,有時間與材料耗損的風險,隨著老師傅逐漸退休,造成產業人才缺口擴大,該公司的解決方案,讓塑膠製造業也能智慧化,加速數位轉型。智穎智能專注發展智能化雲端射出成型解決方案,如同「虛擬老師傅」,改善工廠人才斷層問題,並協助製造經驗系統化,有效減少試模成本、穩定量產產能及提升良率,節省工廠機器上線到量產的時間成本達六到八成。資料來源:臺灣經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