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觸碰誤區!HR看到就跳過的履歷內容

你是否有過投履歷卻石沉大海的經驗?為何HR總是花很短的時間看履歷卻一直不給面試機會?可能原因之一是撰寫不到位。履歷必須是最優秀的作品,所以不能只是自傳而已,必須包含經歷、背景證書與軟硬技能所組成。

職業顧問Jenny Foss在她的著作《What to Do (and NOT Do) in 75+ Difficult Workplace Situations》中,說出自己最厭煩的3個履歷錯誤。

1、只列出以往工作相關職責
Foss發現,許多求職者在履歷中介紹自己時,沒有完美發揮履歷的功能,因為在工作職責上太多贅述,忽略了強調工作中的成就與影響力。
很多人誤解量化成就的方式,認為沒有數據就不能量化自身成就。Foss解釋-如果有個影響力的故事也可以簡短列出,例如你是如何以主管身分改變團隊運作模式。
此外,Foss補充,履歷上列出的每一項內容都應該詢問自己為何列出?例如曾經任職百大企業的職員,那麼列出這一點的意義在哪?是很厲害還是企業厲害?應該列出自己在該企業中發揮的影響力為何,這才是列出該項的重點,而不是毫無亮點的拼湊語句。

2、避免專業術語或口語化
Foss建議,履歷中避免使用一些太抽象的詞,像是「經驗豐富」、「負責任」等搪塞的語句表達,我們應該著重於用事件或故事去證明你是符合經驗豐富、負責任的人。就好比你說自己每天都在讀書,不如說自己拿過什麼獎項。
此外Foss強調,避免使用其他領域術語或內行話來撰寫履歷,HR看不懂不代表你很厲害,HR也沒有多餘時間去查術語的意思,這反而可能加速被淘汰。

3、不須將所有工作經歷列出
Foss表示,履歷並不是自傳,而是一個快速銷售自己的工具。簡單來說就是用極短的時間傳達HR想要看到的資訊,願意邀請你面試,這就是履歷存在的目的。
因此,履歷需要精算使用空間,將那些較得意或相關的工作經歷列入履歷即可,沒必要列出早期打工經歷,避免履歷像流水般長。如果後續成功受邀面試時被問及中間為何有待業空窗期,再回覆面試官只列出較相關工作經歷就好。

結語:
每個HR都有自己的偏好與關注的焦點,在撰寫履歷時,應該考量該公司和職缺的要求進行客製化,切記避免使用通用型履歷。因應不同的職缺顯示自己特定的技能與經驗,可增強自己在眾多應徵者中的競爭力。

本文為科技島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626網站更新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2024桃分署實體就博會(另開視窗)
2024Q2線上就博會(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專案就業獎勵(另開視窗)
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將數學理論變成商業獲利模式的奇點無限,成立於2015年,以「數學最佳化」與「資料科學」做為核心技術。公司具有超過40%的數學家,以統計、數學與軟體技術,打造自有的A.I.R®智慧排車調度雲端服務,目標為全球的運輸物流業市場,協助客戶提升在物流配送議題中數位轉型的綜效! 奇點無限的辦公室,有橫跨一整面牆的大黑板,上面寫著滿滿的數學公式,而這也是奇點無限創辦人暨執行長衷嵐焜的創業核心理念—「數學可以變現」,學者出身的他,引用希臘文解釋,「物流」希臘文原意就是「數學」,以此來佐證,物流公司若不用數學解決問題,就不是一個有效能的物流公司。奇點無限在2022年實現業績「十倍速」成長,並獲得新臺幣3,000萬元pre-A輪募資。團隊人數從創業初期的2人,成長至現在的23位員工,目前也在積極布局日本市場。另外,在2022年參加美國離散數學與理論計算科學中心(DIMACS) VRP(車輛路線問題)挑戰賽中,獲得全世界第9名佳績,領先Google AI團隊(第10名)與日本黑貓宅急便(第11名)。資料來源:林口新創園圖為奇點無限創辦人衷嵐焜博士,奇點無限將賦能 『任何具有配送行為的產業』,幫助企業真正利用科學方式達成數位轉型的最佳化,並持續地推動永續物流的創新。(圖片來源: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