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AI商機 慧通智聯量身客製AIOT創新應用服務

慧通智聯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謝仁賢

因應智慧化時代的來臨與AI技術的蓬勃發展,慧通智聯股份有限公司(hti)於2020年成立,憑藉著過去對於智慧手機、無線通訊產品與智慧製造方案的開發經驗,以IoT物聯網智能終端為基礎,結合無線通訊與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客戶AIoT智慧聯網解決方案與產品服務,是致力推動AI落地應用的創新團隊。

看好智慧化升級需求 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慧通智聯創辦人、總經理謝仁賢表示,隨著科技進步,AI人工智慧的發展越趨成熟,從生活到產業漸漸影響每個人,可想見未來AI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更廣泛性的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謝仁賢帶領來自智慧手機及系統開發大廠的團隊成立慧通智聯,致力推動AI應用落地化,量身打造客製化服務。除一般客戶之外,也為國內外新創公司提供概念性驗證(POC)樣品的支援服務,並期待共同成就理想藍圖。

產業智慧化的升級,如同過去電腦與自動化製程推動時,若無法跟上產業升級的腳步,可能被時代淹沒,而智慧化的趨勢也是如此。市場的機制和潮流將使產業升級,導入智慧化製程有助於提升良率,因此未來AI的相關產業必然是向上攀升的曲線。

因應業務大幅擴編 延攬軟硬體及AI工程師

慧通智聯提供的AI服務方案從0開始到落地應用,屬於一條龍整合性服務,因此對於電子資訊產業的人才也有全方位的需求,包括硬體工程師、機構工程師、測試工程師、Layout工程師、軟體工程師以及 AI工程師都是。旗下五十六位員工中有五十位是各領域工程師,目前因應業務量增加預計擴編人力。

公司主要部門分為產品開發部、軟體研發部、人工智慧研發部、業務部和行政管理部等,其中,產品開發部主要從事硬體開發,有電機電子(EE)硬體工程師、通訊系統的整合與設計的天線工程師、IC佈局工程師、產品測試/品質保證工程師和產品專案經理。軟體研發部則有負責介面及流程開發的 UX/UI 設計工程師、前後端的軟體工程師等。人工智慧研發部有資料分析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等。

AI產業是一個新穎的領域,工程師需求日益增加,謝仁賢透露基本上學過Python程式設計語言、機器學習等AI基本課程,並且個人志趣在此,皆是業界所需的人才。

AI產業成長可期 掌握先機迎接時代挑戰

對於想踏入 AI產業發展的求職者,謝仁賢認為除了具備基本職務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此領域懷抱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因AI應用面廣泛,所以對於產業發展有清晰的見解,願意接受挑戰、樂於團隊合作,並且具備主動學習精神的求職者更容易在職場中嶄露頭角。

謝仁賢說,AI領域可視為一個絕佳發展機會,他鼓勵年輕人在規劃職涯時能看到更長遠的面向,「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用熱情澆灌」,掌握機遇投入職場實際磨練後,必定能積蓄豐富的職場經歷,並培養一身絕技。

文/慧通智聯股份有限公司(hti)總經理 謝仁賢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
 

  • 延伸閱讀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80歲免評聘看護移工(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