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被問到專業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嗎?

最近在跟用人主管討論錄取誰的時候,他提到 A面試者遇到不知道答案的面試問題,就會直接說 “因為之前沒做過所以不知道”。

 

出自於招募求業績的視角,我本能的說“阿就真的沒做過阿”。

後來用人主管說他問的問題是屬於課本上就有的答案。
我才驚覺,對於面試官來說,這回答確實很消極,即使A面試者本身態度很積極,但直接這樣回答不知道,沒有再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不知道不被扣分”,真的蠻很可惜的,也會讓我對於他之後的工作態度、解決問題的態度感到擔心。

我後來想想,也有很明顯的對照組,有一些面試者,雖然不知道答案,但他會嘗試擠出答案,雖然答案可能是錯的,甚至可能錯得很離譜,但至少他嘗試了,至少他有思考,至少他有想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說不知道。

基於上面這段故事,我整理了三個建議給大家,當你們在面試中被問到專業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時,可以嘗試這麼回答。

首先,分辨這個問題是知識題還是經驗題?
知識題就是「不用做過」也可以知道的,像是課本上有的、自學可以學的、進修可以學的、GOOGLE會有答案的。
例如 : 會計恆等式是什麼?招募流程中你認為哪個最重要?現在的社群行銷趨勢是什麼?

經驗題也可以比喻成能力題,就是考驗你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從經驗中養成的。
例如 : 給你20萬行銷預算,你會怎麼運用?若遇到供應商品管不佳,你會如何應對?

辨識後
知識題的話

可以回答“之前在學習/研究/進修這個職務/領域/專業的時候,沒有涉略到,有沒有機會面試結束後,我回去找答案再回覆您?”
經驗題的話
可以回答“由於之前沒有執行過,所以不確定正確的答案是什麼,而我目前想到的是…”

 

不論是什麼問題,都不建議只回答「因為之前沒做過,所以不知道答案」。
不知道答案不用緊張,沒有人是什麼都知道的。
關鍵是當你不知道時,你怎麼面對。

面試官不見得是要考倒你,而是想了解你不會時,你怎麼解決問題。
畢竟真的錄取了之後,「不知道時刻」會常常出現。


本文為NotOnlyHR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2024南分署實體就博會(另開視窗)
2024Q2線上就博會(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專案就業獎勵(另開視窗)
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24總統盃黑客松(另開視窗)

將數學理論變成商業獲利模式的奇點無限,成立於2015年,以「數學最佳化」與「資料科學」做為核心技術。公司具有超過40%的數學家,以統計、數學與軟體技術,打造自有的A.I.R®智慧排車調度雲端服務,目標為全球的運輸物流業市場,協助客戶提升在物流配送議題中數位轉型的綜效! 奇點無限的辦公室,有橫跨一整面牆的大黑板,上面寫著滿滿的數學公式,而這也是奇點無限創辦人暨執行長衷嵐焜的創業核心理念—「數學可以變現」,學者出身的他,引用希臘文解釋,「物流」希臘文原意就是「數學」,以此來佐證,物流公司若不用數學解決問題,就不是一個有效能的物流公司。奇點無限在2022年實現業績「十倍速」成長,並獲得新臺幣3,000萬元pre-A輪募資。團隊人數從創業初期的2人,成長至現在的23位員工,目前也在積極布局日本市場。另外,在2022年參加美國離散數學與理論計算科學中心(DIMACS) VRP(車輛路線問題)挑戰賽中,獲得全世界第9名佳績,領先Google AI團隊(第10名)與日本黑貓宅急便(第11名)。資料來源:林口新創園圖為奇點無限創辦人衷嵐焜博士,奇點無限將賦能 『任何具有配送行為的產業』,幫助企業真正利用科學方式達成數位轉型的最佳化,並持續地推動永續物流的創新。(圖片來源:DIG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