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彰投分署專業職訓及輔導,暢通參訓學員求職路

2022-06-14
11106新聞稿照片 ▲11106新聞稿照片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透過專業的職業訓練以及完善的就業輔導措施,協助學員順利就業,同時也讓企業找到好人才。因公司遷廠而失業的阿承,參加中彰投分署辦理的「水電技術(工程)班」,不但取得室內配線乙級證照,更通過學員預聘制度,受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青睞,結訓前即錄用,訓後正式成為廠務水電技師。而該分署6~8月自辦職前訓練課程也陸續開辦,共有「電腦輔助立體製圖班」等25班次,招收674個名額,訓練費用完全免費,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訓。

中彰投分署林淑媛分署長表示,台中訓練場每年開辦至少90個職前訓練班,協助學員培養一技之長,並於學員結訓前二個月積極辦理就業媒合,去年自辦職前訓練學員訓後就業率高達九成四。分署除為企業及學員積極就業媒合外,也運用預聘制度,提供企業優先選才機會,由企業提供獎助學金,預先聘用優秀學員,並於結訓後到公司服務,創造學員與企業雙贏的契機。

阿承因公司遷廠失業後,自忖身為高中畢業的學歷,如果想轉換跑道,應該要加強技能,於是報名參加中彰投分署辦理的「水電技術(工程)班」職前訓練課程,透過學習水電工程專業學科、水系統配管實習、室內配線實習…等專業訓練課程,他不但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結訓,更透過自身所具備的電學與自動化控制基礎專業加持,順利取得室內配線乙級證照。接受面試前,由輔導員提供履歷健診服務,使他更有自信面對廠商。在課程結訓前,輔導員更運用「學員預聘制度」,阿承因而順利獲得漢鐘精機廠務水電技師的工作,同時獲得2萬元的優先預聘獎金。

此外,輔導員更另結合勞動部「安穩僱用計畫」,使阿承在上工後,除了薪資仍有其它獎勵津貼可領取,消弭他在就業路上的徬徨與不安。對於能在結訓前找到工作,阿承感謝中彰投分署提供的各項協助。

民眾如有意願接受職訓,或廠商有專業人才招募需求,歡迎至台灣就業通網站:https://www.taiwanjobs.gov.tw/home109/index.aspx了解資訊。

  • 延伸閱讀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求職歷程開箱趣
投資青年就業方案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職涯線上諮詢
創業圓夢

「找到理想對象」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人生歷練積累、眼界更加開闊,想要發展一段新關係,除了抱持著謹慎的態度,也憧憬著與以往有別的期待, 這讓新世代女性找尋合適的另一半難上加難。即使下載交友軟體、參加各種聯誼活動,也很難在茫茫人海中,巧遇那個對的人,因此「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看見了這樣的需求,它的誕生就是為了讓女性朋友終結孤單,媒合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走入「她」的生命裡。科技PM 到創業,多方嘗試找到理想志向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 Sidney是工程背景出身,畢業於交大資管所,曾於國內科技龍頭 HTC、聯發科實習,一路走來發現寫程式似乎不是自己的職涯首選,反倒對於專案經理這樣的工作職位有著高度的興趣。行動派的 Sidney,先後於 KryptoGo、MVP Fastlane 等新創公司擔任科技 PM,這樣的職場網絡讓她有機會認識許多科技業主管、高階經理人等傑出的女性,赫然發現大家常為了找不到理想對象而苦惱,靈機一動的她決定當起「紅娘」,有著滿腔熱情,再加上理工背景的邏輯優勢,終於在2021 年創立 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幫助雙方「媒合」到最適合的約會對象MetHer 的主要訴求對象,為 27 至40 歲的女性菁英白領,站在朋友角度,為她們找出合適的另一半。公司成立初期,多以聯誼性的派對為主,因聚會牽起友誼之手的效果明顯,便陸續結識多方夥伴,活動形式更加多元起來,包括古道漫遊、西方占卜、卡牌桌遊等應有盡有。然而適逢疫情逐漸升溫,所有活動被迫轉到線上,MetHer 順勢推出「Blind Date Online」線上活動,透過浪漫的虛擬氛圍,讓大家輕鬆交朋友,打出60% 配對率的好成績。Sidney 補充,藉由 Blind Date Online 的活動設計,加上品牌擁有精緻準確的篩選和推薦機制,很快地累積到 400 多位社群會員,男女比例約 4:6,女生用戶比男生多,用戶滿意度也高達 97%。期望成為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即使市面上 APP 軟體眾多,且多數皆為免付費機制,但 Sidney 認為不需要操之過急,MetHer 想解決的是最核心的問題,降低不必要的時間成本,精確的找出自己的靈魂伴侶。2022年 3 月,MetHer 團隊進駐新創基地,Sidney 感到受益良多,不僅能碰到許多一起創業的夥伴互相激勵,還有機會認識同產業的前輩請益,且在申請政府補助時,獲得一定的幫助。展望未來,MetHer希望能成為台灣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開發各類異業合作的可能,結合更多美好的「緣分」!。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分享她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