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技能是什麼?軟技能在職場上有什麼幫助呢?

許多人可能會發現,在企業裡能夠步步晉升的人,通常是那些能言善道的人,尤其是展現高度社交能力的人,通常能夠脫穎而出,讓自己前途無量。許多公司不只是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術,也重視他們是否具備「軟技能」,一個人的軟技能可以在公司內起重要作用,利於與客戶面對面交流的工作,甚至是形塑職場文化。


什麼是軟技能?
軟技能是一個社會學術語,與一個人的情商、領導力、團隊合作、溝通、互相尊重、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和時間管理與組織能力等人際關係方面的特質相關。

軟技能與硬技能相較之下,後者是工作和許多其他活動的技術必需條件。一個人軟技能的水平對於其所在組織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那些要與客戶面對面交流的工作。

軟技能又分出幾種類型?
專精軟技能的人無論在哪個公司上班,通常都會是比較吃香的。雖然說,硬技能和軟技能對求職者來說都相當的重要,硬技能讓你獲得面試的機會,但想要得到工作,不能忽視軟技能。以下列出了雇主希望求職者具備的7項軟技能:

1. 情緒智商
高情緒智商的人,具備有理解自己和周圍一起工作人們情緒的能力。他們能夠處理和管理壓力,協助他人放鬆,並瞭解自己的行為能夠如何影響工作環境。能夠利用情緒智商這項軟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便可以增強團隊的生產力和績效。

情緒智商有很大一部分,也和具備優秀的傾聽技巧有關。積極的傾聽,可在職場上激發更開放、更富成效的溝通,並確保團隊中每個人都感到被認可、理解和重視。

2. 領導力
不論員工在公司階級架構中的職務或職位為何,領導技能對於任何角色都不可或缺。每個企業都希望團隊有凝聚力、有士氣、朝向目標邁進,並希望可以加速團隊成長和發展。確保團隊中每個人都有強大的領導技巧,就能消除疑慮,便可互相依賴。

一個好的領導者不僅會指揮,還會激勵和鼓勵團隊,並關心合作夥伴及為他們服務的人。領導力並非只是老闆、經理和主管的特權,具有領導才能的人甚至在極小的專案或任務中,也能發揮主導和掌控能力。

3. 團隊合作
一個能夠與團隊順利合作的人,能幫助排除萬難,達成團隊的集體目標。團隊合作的精髓是拋開自私自利,真正關心與你合作的人,採取一切必要方法來確保團隊合作順暢。用充滿凝聚力的方式,將團隊的最大利益置於自己之上。團隊合作者對彼此開放且誠實,以各種方式展現可靠性和忠誠度。

在當今職場上,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以團隊方式完成,因此,具備團隊精神很重要,這包括善於與團隊其他人溝通協調,能扮演適當的角色。

4. 互相尊重
同事之間相互尊重極為重要。這代表要尊重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尊重每個人的責任、並尊重你所做的工作。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尊重他人才能受到尊重。在職場中,不管是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亦是如此,希望受到對方的尊敬和重視。缺乏尊重的職場根本無法產出受人尊敬的作品,這與團隊合作是相輔相成的。

5. 溝通能力
溝通技巧在職場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建立一個開放且友善的環境,還可確保正在執行的工作目標明確且清楚。知道如何良好溝通的團隊會更有效率、更有條理,且彼此之間的想法和觀點會更協調一致。溝通技巧層面遠遠超出口語上的交流。

不論透過口語、書面或其他方式,能夠輕鬆溝通複雜想法並清楚簡潔傳達重要訊息的能力,能減低錯誤的情形。透過有效率的溝通,才能造就順暢良好的協作工作。隨著遠端數位工作環境變得愈來愈普遍,良好溝通尤其重要。

6. 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代表一個人能夠拆解問題,並採取立即、合理的行動來解決問題。一個人如果想要增強並激發工作上的信心,並在毫無壓力或負擔的情況下,將充滿挑戰的障礙一一解決,就必須做好準備,有未雨綢繆的能力,以及能夠將問題分解並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透過具有邏輯及系統化的方法深入研究問題,並分析和評估其細微差別的能力,可獲得最有力的解決方案。批判性思維代表完全拆解問題的每個角度,且避免按照本能或直覺做出決策。

7. 時間管理與組織能力
在不影響工作品質的前提下迅速完成工作,有這樣的想法非常重要。時間管理的實踐,不是只要準時出現並按照要求交付工作就好,也在於瞭解如何排定優先順序、如何安排時間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時間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生產力和效率,還會對產出的工作品質產生正面影響。

對於任何工作環境,無論是實體辦公室、數位辦公室還是自己的腦袋,雜亂都有害無益。若能保持一切井井有條,代表你不僅可有效管理工作空間,也能掌握時間及工作量。真正有組織能力的人,能夠建立有助於提高效率的系統和架構,並堅持這項方法。不會讓自己被壓得喘不過氣,也不會讓過程變得混亂。

軟技能和硬技能的差異
與軟技能不同,硬技能是可以量化的知識及技能,可從資格認證、員工培訓和工作經驗當中來獲得。通常與組織核心的業務相關,如數學、物理、會計、程序設計、金融、生物學、化學、統計、網絡技能、機器操作、業務分析等。

硬技能是可以透過專門訓練而得來的技能。事實上,當想到工作技能時,你想到的可能是硬技能。這些技能通常是你積極學習並改進的可量化特質。硬技能通常是特定於工作的,具體取決於你所處的角色或層級。


軟技能在職場上的幫助
當人們僅僅因為工作出色而被提升時,就會很容易看到可能發生的問題,如果組織的管理層缺乏有效發展和激勵員工所必需的軟技能,那麼就會製造一系列問題:由於個人軟技能的缺失導致他不會篩選潛在候選人,從而雇用另一個不合格的管理者。

組織就是這樣環環相扣地製造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公司最終會有一群糟糕的管理者。相對的,如果個人軟技能非常出色,那麼在公司篩選管理者當候選人的時候,必定會出現他的名字。因為對企業而言一個擁有傑出軟技能的管理者,是對這個企業的一大幫助。

因此,對組織而言硬技能固然重要,但對管理者來說,軟技能是他們成功的最關鍵部分。所以擁有好的軟技能能夠在職場上讓你如魚得水,適時的用上每個技能,在不同的場合上排除每一個不同的困難,讓公司看見你的不一樣,因而升職加薪。


結論
軟技能的構成是複雜的,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文化下,企業主對軟技能的側重點也可能有所不同。建議先熟悉和精進幾樣軟技能,一步一步慢慢來,提升自己的內涵,最終才能成為各個企業在找的最佳人才。

 

本文為Glints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投資青年方案2.0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求職歷程開箱趣
職涯線上諮詢
勞動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之對策措施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創業圓夢

大家都聽過「新創加速器」,其目的在於協助新創團隊,獲得所需資源、學習專業知識、熟稔產業市場,使其快速穩健地成長,進入良好循環的商業模式。那麼,你有聽過「創作者加速器」嗎?在 KOL 當道、意見領袖出頭的時代,專屬於「個人」的影響力,勢必會隨著時間累積,變得越來越多元。跨界 Cross Over (以下簡稱為跨界),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中誕生,站在輔導的角度,讓參與者發表個人觀點,加速達到知識變現的期望。以讀書會為起點,開啟創作者加速器培訓計畫「跨界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 Karen,為資深媒體人出身,曾任職於三立新聞網、TVBS、世紀奧美公關,對媒體生態瞭若指掌,相關資源串接也具有極高的敏銳度。由於熱愛文字工作,在職期間有不少接案機會,進而衍生演講、出書、開設線上課程等契機,個人心法日漸累積下,經營粉絲專頁分享個人經驗。為了提升粉絲凝聚力,Karen 於 2019 年開始舉辦跨界讀書會,幾場辦下來迴響甚高,也鎖定了一群有目標、想成長的鐵粉,便在 2020 年啟動會員訂閱制。近兩年來,Karen 深感創作者個人影響力無窮,決定將跨界「品牌化」,便於2022 年提出「創作者加速器」的培訓計畫。平台循環分潤制,以互惠方式讓知識流通Karen 說明,跨界創作者可依照用戶需求,分為不同的會員方案,從基本的知識學習、社群活動參與,再到內容產製,漸進式展開各階段服務機制。使用者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要成為觀看獨家內容的讀者,或是發表獨到見解的創作者,且每月都可以自由更換方案,並支付訂閱費用。「跨界不只是培育創作者,也提供一個友好平台給讀者。」Karen 強調,加入「跨界創作者方案」後,即可擁有撰寫文章及導師群協助批改的權利,並自行選擇要以公開或上鎖的方式呈現,若為上鎖型文章,可根據每月平台產出數量的比例分配,獲得全平台循環分潤,也就是創作越多、獲得的分潤就越多,不僅讀者能看到深度的好文,對創作者而言更是傳遞影響力的好機會。搭上創作飛輪,提升創作的曝光機會知識輸入、知識輸出和社群連結,是跨界的三大核心,藉由三者交互連動,使創作者能感受到快速的進步。除此之外,跨界也提供媒體露出合作的機會,細分為有聲知識、專欄作家兩種型態。Karen 解釋,有聲知識指的是 Podcaster 培育計畫,由跨界投資錄音室,讓創作者可到專業的空間錄製個人節目、而專欄作家則是藉由跨界導師群批改創造者文章後,將其曝光於三立新聞網、TVBS 新聞網等主流媒體,讓好知識得以被更多人看見。在2022年,跨界正式進駐位於仁愛路的新創基地,Karen 深感獲得此地資源豐富,不管是活動場地的提供、業師群的輔導,或者基地專員耐心地協助各項疑難雜症,都讓她覺得對於新創團隊而言,基地正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培養皿。專訪尾聲,Karen 分享創業後的心境轉折,現階段固然辛苦、充滿挑戰,但能以本身專業加以延伸,創造更大價值,並幫助不同創作者開創人生的舞台,對她來說,正是一件充滿意義且非做不可的事。「跨界 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