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臉盲症名片社交術 跟著專家這樣做就對了

作者:1111發言人黃若薇-著作「沒有目的才有趣」,探討了許多的職場厚黑學。


↑疫情影響,很多人對於未來職涯感到茫然,19年斜槓過18種的職務的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分享自己親身經歷,在著作「沒有目的才有趣」分享必勝訣竅:「只要持續保持學習熱情,”學歷”只是工具,”學力”才是武器!」(圖:1111人力銀行)

「若薇!好久不見啊!」
「你是不是有稍微瘦一點?」

面對這樣常見的招呼開場白,我們常常寒暄一下帶過,甚至有時候離開了宴會廳,轉同問同事「剛剛那位是......」、「陳主任啊,上週才吃過飯的」、「天啊,我居然完全忘記」,這樣的場面你是否也遇過?但成年人的社交,為了不讓彼此尷尬,有時就算根本忘了對方的名字或職稱,還是要意思意思聊兩句。

要說到臉盲,我應該算是臉盲症的重症患者,要不是忘了名字、要不是忘了任職公司,最誇張的是,我也曾經根本不記得有跟對方餐敘過,但對方卻對我的資訊如數家珍......唉!可是這個毛病真的是與生俱來,我也非常不想這麼忘東忘西的,尤其當記者時,認臉、記個人資訊,是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記住一些新聞當事人的臉,在法院才能夠訪問到那些原告或被告)

 

↑分門別類的歸類當然也是幫助記憶的一個重要方式,資訊放進腦子和手機,才有機會真的變成「有效人脈」。(圖/1111人力銀行)

為了克服這個「非常嚴重」的毛病,我在拿到名片的第一時間,會找空擋拍照,並且在名片旁,記下認識對方的時間地點緣由及外型特色(高、矮、胖、瘦、頭髮顏色長度、或是五官,比如單眼皮、挺鼻樑),如果有加聯絡方式,我也都會在名字旁邊註明清楚,以防自己見過就忘的高能失憶症在隔天發作,在非常不確定的情況下,我會去google看看對方的臉書或IG,加深印象,避免下次見面真的完全不記得對方。

回到家之後,分門別類的歸類當然也是幫助記憶的一個重要方式,但說真的有時候臨時要找,大部分的人也不會把一大疊的名片帶在身上,所以運用手機來管理名片,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千萬不要拿到了就往皮夾或資料本裡面塞,資訊放進腦子和手機,才有機會真的變成「有效人脈」,否則換名片真的就變得流於形式。

另外在加Line的時候,也建議大家在第一時間,傳給對方自己的名片電子檔,以防對方可能有跟我們一樣的臉盲症。

有些人會在名片印上照片,有助記憶,這是最好的情況。若是有重要人士,在現場相談甚歡,在對方允許的情況下,也可拍張合照在照片上註記。若是真的記不得,只好出動同事或朋友,一起幫忙,一人記下幾個,盡可能的把在場的貴賓都詳細記下,避免下次見面失禮。

本文獲1111產經新聞網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求職歷程開箱趣
投資青年就業方案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職涯線上諮詢
創業圓夢

「找到理想對象」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人生歷練積累、眼界更加開闊,想要發展一段新關係,除了抱持著謹慎的態度,也憧憬著與以往有別的期待, 這讓新世代女性找尋合適的另一半難上加難。即使下載交友軟體、參加各種聯誼活動,也很難在茫茫人海中,巧遇那個對的人,因此「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看見了這樣的需求,它的誕生就是為了讓女性朋友終結孤單,媒合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走入「她」的生命裡。科技PM 到創業,多方嘗試找到理想志向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 Sidney是工程背景出身,畢業於交大資管所,曾於國內科技龍頭 HTC、聯發科實習,一路走來發現寫程式似乎不是自己的職涯首選,反倒對於專案經理這樣的工作職位有著高度的興趣。行動派的 Sidney,先後於 KryptoGo、MVP Fastlane 等新創公司擔任科技 PM,這樣的職場網絡讓她有機會認識許多科技業主管、高階經理人等傑出的女性,赫然發現大家常為了找不到理想對象而苦惱,靈機一動的她決定當起「紅娘」,有著滿腔熱情,再加上理工背景的邏輯優勢,終於在2021 年創立 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幫助雙方「媒合」到最適合的約會對象MetHer 的主要訴求對象,為 27 至40 歲的女性菁英白領,站在朋友角度,為她們找出合適的另一半。公司成立初期,多以聯誼性的派對為主,因聚會牽起友誼之手的效果明顯,便陸續結識多方夥伴,活動形式更加多元起來,包括古道漫遊、西方占卜、卡牌桌遊等應有盡有。然而適逢疫情逐漸升溫,所有活動被迫轉到線上,MetHer 順勢推出「Blind Date Online」線上活動,透過浪漫的虛擬氛圍,讓大家輕鬆交朋友,打出60% 配對率的好成績。Sidney 補充,藉由 Blind Date Online 的活動設計,加上品牌擁有精緻準確的篩選和推薦機制,很快地累積到 400 多位社群會員,男女比例約 4:6,女生用戶比男生多,用戶滿意度也高達 97%。期望成為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即使市面上 APP 軟體眾多,且多數皆為免付費機制,但 Sidney 認為不需要操之過急,MetHer 想解決的是最核心的問題,降低不必要的時間成本,精確的找出自己的靈魂伴侶。2022年 3 月,MetHer 團隊進駐新創基地,Sidney 感到受益良多,不僅能碰到許多一起創業的夥伴互相激勵,還有機會認識同產業的前輩請益,且在申請政府補助時,獲得一定的幫助。展望未來,MetHer希望能成為台灣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開發各類異業合作的可能,結合更多美好的「緣分」!。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分享她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