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座求職秘訣

牡 羊 座 牡 羊 座(3/21 ~ 4/20)
優點:做事積極、富創意、樂觀進取有自信、臉皮厚
缺點:自我中心太強、急躁缺乏耐性、數字觀念差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業務員、記者、服飾設計師、演藝人員、探險家、房地產銷售、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作家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會計、行政工作、護士、股票營業員
金 牛 座 金 牛 座(4/21 ~ 5/21)
優點:耐性十足、腳踏實地、能堅持到底、擇善固執

缺點:過於保守、善妒、缺乏協調性、太重視安全感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會計、老師、寶石鑑定業、金融業、烹飪、料理事業、護士、學術研究、服務業、行政工作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藝術家、業務員、貿易、演藝界
雙 子 座 雙 子 座(5/22 ~ 6/21)
優點:多才多藝、有好奇心、足智多謀、反應靈敏

缺點:善變、處世缺乏原則、意志不堅定、沒恆心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業務員、股票買賣、推銷員、律師、大眾傳播、廣告設計、主持人、企劃、公關、服務業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雇主、會計、行政工作、工地管理
巨 蟹 座 巨 蟹 座(6/22 ~ 7/22)
優點:想像力豐富、念舊、重情義、謹慎、考慮周到

缺點:太過多愁善感、缺乏安全感、心腸太軟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企劃、會計、食品製造業律師、老師、謢士、保姆、醫師、股票買賣、服務業、業務員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記者、行政人員、編劇、歌手、演員
獅 子 座 獅 子 座(7/23 ~ 8/23)
優點:有領導能力、樂觀、組織力強、誠懇正直

缺點:缺乏耐性、好大喜功、自尊心強、粗心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政治家、經營者、藝術家、律師、公關、業務員、企劃、演歌星、導演、模特兒、製作人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醫生、會計、行政人員、編劇
處 女 座 處 女 座(8/24 ~ 9/23)
優點:追求完美、謹慎、善於蒐集資料、勤奮努力

缺點:有潔癖、愛嘮叨、缺乏接受批評的雅量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股票買賣、醫生、新聞記者、講師、學術研究員、作家、公務員、會計、編劇、調查員、工程師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業務員、服飾設計師、房地產銷售、歌手、演員
天 秤 座 天 秤 座(9/24 ~ 10/23)
優點:擅溝通協調、公正、適應力強、對美感有鑑賞力

缺點:優柔寡斷、缺乏自省能力、鄉愿、不能承受壓力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公關、外交官、老師、秘書、占卜師、服務業、設計、歌手、演員、美容、傳播製作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會計、學術研究、工程師、內勤工作
天 蠍 座 天 蠍 座(10/24 ~ 11/22)
優點:深謀遠慮、直覺敏銳、執著、有強烈的企圖心

缺點:鑽牛角尖、善妒、疑心病重、人際關係差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醫師、心理學家、直銷業務員、保險業、偵探、新聞記者、歌手、演員、科學研究員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老師、內勤工作、會計、護士、服務業
射 手 座 射 手 座(11/23 ~ 12/21)
優點:樂觀、積極、正直坦率、酷愛和平、待人友善

缺點:粗心大意、缺乏耐性、不善理財、過度理想化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各行業業務員、服飾設計師、翻譯員、律師、外交人員、藝術家、旅遊業、貿易業、傳播業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會計、行政人員、工地管理、編劇、作家
魔 羯 座 魔 羯 座(12/22 ~ 1/20)
優點:踏實謹慎、堅守原則、重視紀律、對人謙遜
缺點:太過現實、頑固、保守、不擅於溝通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編劇、公務員、教師、學者、醫生、律師、公關、直銷、收銀員、內勤人員、園藝、工程師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傳播業、服務業、藝術創作、房地產銷售
水 瓶 座 水 瓶 座(1/21 ~ 2/18)
優點:興趣廣泛、有創意、有前瞻性、勇敢、樂於助人
缺點:自戀、思想多變、沒有恆心、想法過於理想化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廣播電視業、藝術家、學術研究、作家、服裝設計師、各行業業務、攝影師、觀光業、記者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商店雇主、會計、編劇、行政工作
雙 魚 座 雙 魚 座(2/19 ~ 3/20)
優點:具有想像力、敏感、善解人意、容易信賴別人
缺點:不夠實際、太情緒化、沒有原則、不善於理財
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記者、演員、作曲家、詩人、作家、藝術家、舞台設計、歌手、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
較不適合從事何種工作:行政人員、編劇、會計、工程師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投資青年方案2.0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求職歷程開箱趣
職涯線上諮詢
勞動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之對策措施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2023q1OnineExpo
創業圓夢

大家都聽過「新創加速器」,其目的在於協助新創團隊,獲得所需資源、學習專業知識、熟稔產業市場,使其快速穩健地成長,進入良好循環的商業模式。那麼,你有聽過「創作者加速器」嗎?在 KOL 當道、意見領袖出頭的時代,專屬於「個人」的影響力,勢必會隨著時間累積,變得越來越多元。跨界 Cross Over (以下簡稱為跨界),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中誕生,站在輔導的角度,讓參與者發表個人觀點,加速達到知識變現的期望。以讀書會為起點,開啟創作者加速器培訓計畫「跨界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 Karen,為資深媒體人出身,曾任職於三立新聞網、TVBS、世紀奧美公關,對媒體生態瞭若指掌,相關資源串接也具有極高的敏銳度。由於熱愛文字工作,在職期間有不少接案機會,進而衍生演講、出書、開設線上課程等契機,個人心法日漸累積下,經營粉絲專頁分享個人經驗。為了提升粉絲凝聚力,Karen 於 2019 年開始舉辦跨界讀書會,幾場辦下來迴響甚高,也鎖定了一群有目標、想成長的鐵粉,便在 2020 年啟動會員訂閱制。近兩年來,Karen 深感創作者個人影響力無窮,決定將跨界「品牌化」,便於2022 年提出「創作者加速器」的培訓計畫。平台循環分潤制,以互惠方式讓知識流通Karen 說明,跨界創作者可依照用戶需求,分為不同的會員方案,從基本的知識學習、社群活動參與,再到內容產製,漸進式展開各階段服務機制。使用者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要成為觀看獨家內容的讀者,或是發表獨到見解的創作者,且每月都可以自由更換方案,並支付訂閱費用。「跨界不只是培育創作者,也提供一個友好平台給讀者。」Karen 強調,加入「跨界創作者方案」後,即可擁有撰寫文章及導師群協助批改的權利,並自行選擇要以公開或上鎖的方式呈現,若為上鎖型文章,可根據每月平台產出數量的比例分配,獲得全平台循環分潤,也就是創作越多、獲得的分潤就越多,不僅讀者能看到深度的好文,對創作者而言更是傳遞影響力的好機會。搭上創作飛輪,提升創作的曝光機會知識輸入、知識輸出和社群連結,是跨界的三大核心,藉由三者交互連動,使創作者能感受到快速的進步。除此之外,跨界也提供媒體露出合作的機會,細分為有聲知識、專欄作家兩種型態。Karen 解釋,有聲知識指的是 Podcaster 培育計畫,由跨界投資錄音室,讓創作者可到專業的空間錄製個人節目、而專欄作家則是藉由跨界導師群批改創造者文章後,將其曝光於三立新聞網、TVBS 新聞網等主流媒體,讓好知識得以被更多人看見。在2022年,跨界正式進駐位於仁愛路的新創基地,Karen 深感獲得此地資源豐富,不管是活動場地的提供、業師群的輔導,或者基地專員耐心地協助各項疑難雜症,都讓她覺得對於新創團隊而言,基地正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培養皿。專訪尾聲,Karen 分享創業後的心境轉折,現階段固然辛苦、充滿挑戰,但能以本身專業加以延伸,創造更大價值,並幫助不同創作者開創人生的舞台,對她來說,正是一件充滿意義且非做不可的事。「跨界 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