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鮮人求職

        新鮮人在踏出了校園之後, 通常最先面臨的就是就業的問題。不論您是否滿懷雄心壯志欲投入就業市場,一展所長,但卻也可能是千頭萬緒,無所適從。因此在此提供以下幾點守則,以茲新鮮人參考:

  • 善用求職管道
    •      在你開始尋找工作之時,你必須知道那裡有就業資訊,那裡有就業機會。現今上網找工作是最快捷便利的方法,只要上網查詢工作機會,不論是個人求職或是公司求才,都可以利用資料庫篩選符合需求的對象,是既省時又省力的方式。另外,人際關係也是求職的最佳方式之一,透過親友協助的就業機會,一來可以減少對陌生公司的不信任感,二來錄取機率也較高。此外,也可透過人才仲介公司,也就是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由對方幫您安排適合的工作。傳統的報章雜誌,也是找工作的來源之一,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工作的種類及性質,以防受騙。
  • 了解企業選擇
    •      在選擇公司之前,求職人應該先了解自己的需求為何,能力為何,接下來再開始搜集就業資訊。在應徵時,要注意公司的行業別,營業項目,企業文化,另外也要注意應徵項目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薪資內容、雇用的型式、加班、休假制度、保險及其他公司制度及福利等問題。
  • 應徵前的準備
    •      履歷自傳可說是目前求職的必備文件之一,如何準備一份完整生動的履歷自傳常是贏得面試機會的主要因素。一份完整的履歷表應具備有個人基本資料欄、學歷欄及工作經驗欄。工作經驗欄的部份,常是審核最重視的一欄,一般人都應填寫地較為詳細一些。但對於一個新鮮人來說,工作經驗欄也常是最欠缺的一部份,因此可以在學經歷部份,強調修習過的課程,以及參與過的社團活動。在自傳部份,如何寫的簡潔、生動有特色也是令人留下印象深刻的重點因素之一。除了行文流暢外,內容要能突顯個人的特質,可強調對此份工作的期許,企圖心及人生的規劃等等。
  • 面試出擊
    •      面試時的準備與態度,可能成為是否獲得此份工作的最重要影響因素了。首先面試時的儀容可能是你在面試主管的第一印象,因此配合工作環境作適度的裝扮是必要的,而重點是要使人覺得整潔、有朝氣。另外之前花點時間收集公司資料、概況,除了可以使你多了解這個公司之外,準備充份也可使面試主管對你更加印象深刻。在面試的過程中,態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要保持誠懇、自然大方的態度,語氣完整連貫,保持自信,不要顯露出緊張的態度,注意審核主管的談話內容及舉動,並加以適度的回應,這都是使你能夠獲得此份工作的因素之一。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投資青年方案2.0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求職歷程開箱趣
職涯線上諮詢
勞動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之對策措施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創業圓夢

大家都聽過「新創加速器」,其目的在於協助新創團隊,獲得所需資源、學習專業知識、熟稔產業市場,使其快速穩健地成長,進入良好循環的商業模式。那麼,你有聽過「創作者加速器」嗎?在 KOL 當道、意見領袖出頭的時代,專屬於「個人」的影響力,勢必會隨著時間累積,變得越來越多元。跨界 Cross Over (以下簡稱為跨界),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中誕生,站在輔導的角度,讓參與者發表個人觀點,加速達到知識變現的期望。以讀書會為起點,開啟創作者加速器培訓計畫「跨界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 Karen,為資深媒體人出身,曾任職於三立新聞網、TVBS、世紀奧美公關,對媒體生態瞭若指掌,相關資源串接也具有極高的敏銳度。由於熱愛文字工作,在職期間有不少接案機會,進而衍生演講、出書、開設線上課程等契機,個人心法日漸累積下,經營粉絲專頁分享個人經驗。為了提升粉絲凝聚力,Karen 於 2019 年開始舉辦跨界讀書會,幾場辦下來迴響甚高,也鎖定了一群有目標、想成長的鐵粉,便在 2020 年啟動會員訂閱制。近兩年來,Karen 深感創作者個人影響力無窮,決定將跨界「品牌化」,便於2022 年提出「創作者加速器」的培訓計畫。平台循環分潤制,以互惠方式讓知識流通Karen 說明,跨界創作者可依照用戶需求,分為不同的會員方案,從基本的知識學習、社群活動參與,再到內容產製,漸進式展開各階段服務機制。使用者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要成為觀看獨家內容的讀者,或是發表獨到見解的創作者,且每月都可以自由更換方案,並支付訂閱費用。「跨界不只是培育創作者,也提供一個友好平台給讀者。」Karen 強調,加入「跨界創作者方案」後,即可擁有撰寫文章及導師群協助批改的權利,並自行選擇要以公開或上鎖的方式呈現,若為上鎖型文章,可根據每月平台產出數量的比例分配,獲得全平台循環分潤,也就是創作越多、獲得的分潤就越多,不僅讀者能看到深度的好文,對創作者而言更是傳遞影響力的好機會。搭上創作飛輪,提升創作的曝光機會知識輸入、知識輸出和社群連結,是跨界的三大核心,藉由三者交互連動,使創作者能感受到快速的進步。除此之外,跨界也提供媒體露出合作的機會,細分為有聲知識、專欄作家兩種型態。Karen 解釋,有聲知識指的是 Podcaster 培育計畫,由跨界投資錄音室,讓創作者可到專業的空間錄製個人節目、而專欄作家則是藉由跨界導師群批改創造者文章後,將其曝光於三立新聞網、TVBS 新聞網等主流媒體,讓好知識得以被更多人看見。在2022年,跨界正式進駐位於仁愛路的新創基地,Karen 深感獲得此地資源豐富,不管是活動場地的提供、業師群的輔導,或者基地專員耐心地協助各項疑難雜症,都讓她覺得對於新創團隊而言,基地正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培養皿。專訪尾聲,Karen 分享創業後的心境轉折,現階段固然辛苦、充滿挑戰,但能以本身專業加以延伸,創造更大價值,並幫助不同創作者開創人生的舞台,對她來說,正是一件充滿意義且非做不可的事。「跨界 Cross Over」創辦人花芸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