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薪水怎麼談?揭秘談判桌上的真實情況

薪資談判好難:面試薪水待遇到底該怎麼談?面試談到薪水待遇時總是只敢說「依公司規定」?這樣是否是放棄自己的薪水談判權利呢?事實上,不論你的條件、能力如何,都有權利爭取一個「對勞資雙方來說,都公平合理的薪水」,只要敢談,就有機會!


薪資談判好難:面試薪水待遇到底該怎麼談?

職場面試中有一個奇妙的現象,只要一談到「請問您的期望薪資是多少呢?」,空氣就會瞬間凝結。大部份的求職者,尤其是社會新鮮人,都會一時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然就是怯生生、老實地表示「依公司規定」即可。

其實,公司並沒有被「硬性規定」必須提出符合所有人期待的薪資水準。

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人員薪資也是一種「成本」,為求生存與發展,「以合理成本創造最大效益」往往是許多企業的策略與目標。

因此,除非是遇到特別注重員工福利或特別有遠見且照顧員工的公司, 否則大部份的時候「依公司規定」的結果,就是依照企業的成本考量來議定薪資,等於減少替自己爭取最佳條件的機會、將全部決定權都交予企業人資來開價。

所以,不要再逃避「合理的薪資協商」了,我們其實都渴望能擁有更好的待遇和生活。


薪水都是談出來的,有談沒談,薪水差一倍?

事實上,許多真實案例都一再地證明,條件水平相當的兩個人,有談薪水跟沒談薪水,最後所獲得的薪資是可以相差到將近一倍以上的!就算你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雖有工作經驗但能力並非業界頂尖的人,也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與薪資待遇協商的權利。不要抱持著「先進到公司再慢慢熬出頭」的被動心態勉強接受不合理的薪水,因為企業長期維持薪資水平不變的現象並非空穴來風,公司既然可以花兩萬五請到你,為什麼要自己舉手說要花三萬呢?

與其心有不甘的在埋怨中度過接下來的日子,不如一開始就主動爭取,為自己而勇敢吧!把公司當作合作夥伴,而非單方面給予工作的雇主,你需要薪水,企業也同樣需要你來為它創造價值, 雙方是對等的關係,面試時請務必要拿出滿滿的自信與不失禮貌優雅的平等姿態,展現自己的專業與價值。


企業開出的薪水都是有彈性的,而且有議價空間

大部份公司所開出的薪水其實是有一定的彈性範圍可以談的。

許多本土中小企業的薪水都是很敢給的,只是大部份求職者因為不熟悉「薪資談判的藝術」,所以都不得其門而入罷了。雖然台灣外商企業的平均薪資較高,但因為是外資,所以大部份還是都會受到統一規定的範圍與上限。相比之下,本土中小企業往往較具「更大的談判空間與彈性」。

一個職務可以接受的薪資範圍往往非常廣,從極低到大大超越高標水平都是有可能的,只要你有辦法說服企業、讓他們看到你可預期的價值!

舉幾個有趣的例子來說:曾看過某位可愛的中小企業老闆,因為刊登月薪三萬的薪水遲遲找不到人,時間一久,只好摸摸鼻子一口氣調整成四萬,後來甚至表示可以接受到五萬。剛出社會時,也曾面試過一個職缺寫明月薪三萬五的工作,最後卻因為勇敢談薪且與老闆相談甚歡,而因此爭取到月薪五萬的offer。種種例子都顯示了「薪水確實是可以用『談』出來的」!

如果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未有明確認識,在薪資談判時選擇被動接受企業的安排,而不敢開口談薪水的求職者,企業基於成本考量自然會盡可能地提供較低的薪水以降低人事成本,導致最後可能無法提供充分反映自身實際產值,甚至錯失爭取更合理報酬的機會。但如果你是個積極充實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且具有「薪資談判智慧」的求職者,那麼你所能爭取到的薪水,絕對有辦法讓自己非常滿意,甚至超乎期待。

事實上,不管你是社會新鮮人還是資深求職者,不論你的條件、能力如何,都有權利爭取一個「對勞資雙方來說,都公平合理的薪水」,只要敢談,就有機會!


本文為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820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80歲免評聘看護移工(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