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實踐高齡健康之趨勢

2024-11-13

一、高齡照護朝向個人化與專業化發展
根據國發會統計,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高齡人口比例提升,高齡照護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高齡者照護場域從醫院、療養院為中心,轉向社區、居家,高齡者從依附於醫療體系、被動接受醫療照顧的照顧接受者,轉而成為個人化照顧的需求主體,照護服務與設備向個人化、專業化照顧發展,尊重高齡者的個人意願的個人化趨勢,對高齡健康的討論不侷限於高齡者患病、臥床等照護需求,轉向重視維持自立生活的健康狀態與亞健康狀態照護,如慢性病、行動不便等。

二、健康福祉產業的樣貌
健康福祉產業主要為滿足高齡族群之健康養生、樂活休閒及生活支援等需求之產業,透過照護機構、社區、居家等場域設施,結合相關產品與服務,或提供健康相關之產品及服務,滿足高齡者飲食健康、運動健身、心靈健康、健康管理等需求,包含預防、支持、維持、強化等面向,不只是消極的健康維持,更強調積極的健康促進,以期延長健康壽命,達到自主、自立、樂活的高齡生活,提供高齡者便利優質之生活。

(一)健康養生
透過各種健康管理服務,延緩老化,達到兼顧內在與外在之健康狀態,包括營養管理、運動管理、慢性病管理,促進並支援日常生活所需健康狀態。

1. 營養管理包含日常的養生餐食和特殊營養品。養生餐食是促進整體健康和長壽的食物,通常包含高纖維、低脂肪、低鹽、低糖和豐富的抗氧化劑成分,並根據高齡者特定的健康或病理需求調整。特殊營養品則是滿足特定健康需求或治療目的的食品或補充劑,包括各種形式,如飲品、蛋白質粉、膳食纖維添加劑、維生素補充劑、礦物質配方、脂肪等,提供營養支持或滿足特定醫療需求。

2. 運動管理服務可協助高齡者對抗肌少症,降低骨折發生的風險、保持日常生活自立能力、延後長期照護需求,進而延長健康餘命。一般健身器材與健身課程設計多為年輕的健康族群設計,目的是透過鍛鍊獲得超過常人之體力,未納入高齡者運動能力衰退、運動能力差距之考量,需針對高齡者狀況改良之健身器材與課程,綜合考量體力不濟、力量不足情形、防受傷之安全裝置、昏倒或跌倒等突發狀況即時通知等功能。

3. 慢性病患在家自行測量生理參數已是一重要趨勢, 結合智慧應用整合專業資訊與後端服務傳遞的雲端系統應用平台,透過資料收集、分析等方式,創造後端客製化服務的附加價值,並降低或預防疾病併發症的產生,慢性病管理技術與應用趨於成熟,銜接日常慢性病管理與醫療,有助於推動精準醫療,提供個人化的醫療照顧。

(二)生活支援
生活支援則以輔助高齡者獨立老化生活實現,增進居家安全、解決生活困擾等問題之相關服務與產品;包含透過場域與設施,結合產品與服務,提供高齡目標族群更便利與優質生活之服務模式。尤其在政府積極的推動長照2.0政策,針對高齡化社會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均將使得生活支援服務帶來高齡化服務需求量增加、服務內容更為多元,其中核心項目包含居家陪伴、居家修繕、交通接送、居家安全、用藥及回診提醒服務、行動與生活輔具服務等。

居家安全部分因科技進步而展現不一樣發展趨勢,過去提供之居家安全服務諸如監控、防盜、消防等,當事件發生時交由呼救中心提供即時服務,近年隨科技發展,逐漸以智慧家庭概念切入居家安全,2019年長照2.0升級計畫中也持續透過科技建立智慧居家系統,以IoT產品蒐集監測數據,結合AI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建立具即時預警功能之居家安全系統/平台。

(三)樂活休閒
健康的高齡生活不只是健康的身體,豐富、健全的精神生活能促進身心健康、社交互動和生活品質,提升社會參與感,相關的服務如專為高齡者設計的課程、旅遊和社群平台等皆能提供支援與連結。例如社區提供的書法、繪畫和舞蹈課程,方便高齡者參加,專為高齡者設計的旅遊行程也越來越多,考慮高齡者的體力,安排舒適的行程和交通方式。

此外,現代社群媒體發達,長者也不能被排除在外,社群媒體的便利,為長者提供了分享和學習的空間,結合線上、線下活動,鼓勵他們探索新領域,結交朋友。參與活動需要良好的身體狀況,而使用社群媒體則考驗數位能力。調查顯示,長者在使用社群平台時,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數位能力和應用程式的界面設計。因此,設計清晰、易於操作的介面,以及提供適合長者的教學資源,是提升他們使用意願的關鍵。

三、智慧科技在健康福祉的應用
高齡照護領域目前已引入多種監測技術,主要透過IoT技術連結穿戴式裝置和感測器,包括毫米波雷達感測系統、紅外線運動感測器、穿戴式裝置、攝影機、壓力感測器和聲音辨識裝置,搭配AI技術在遠端健康監測、跌倒偵測、認知輔助、藥物管理和社交陪伴等方面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方案,實現實時監控健康狀況,預測未來健康風險,並促進醫療或照護早期的介入。這些技術提升了高齡者的生活照護與居住安全。

這當中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是高齡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業者已運用數據分析、AIoT、Chatbot等先進技術來提升健康管理服務,這些平台不僅收集個人健康數據,透過數據分析可及早察覺身體變化,並能提供個人化的健康預防與改善方案,也就是在健康狀況惡化前進行非醫療行為的干預,如調整飲食作息、改變居家環境等方式輔助,從而降低生活風險,開創了預防保健個人化的新時代。

四、高齡科技的推動策略
根據行政院2023年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SRB)總結報告,高齡科技產業四大推動策略包含:完善福祉、數位賦能、驅動市場及共榮生態等,以達成自主樂活、社會共好與高齡經濟等願景。期望透過公私協力完善高齡照護與福祉,提出科技應用於高齡社會照顧與福祉策略四大主軸:運用科技與大數據分析,預測潛在長照個案,科技導入減輕照顧者負擔,協助提升效率、精進品質,強化社區高齡者安全防護及醫療照護整合案,強化社區友善環境。

科技促進健康福祉產業發展可從友善便利、系統整合、服務品質三個方向下手:
1. 注重友善便利,居家安全導入智慧科技產品,兼具價格可近性及操作便利性;
2. 深化系統整合,打破不同系統隔閡,使不同運輸系統(例如點到點與固定路線、醫療與民生)資訊整合運用;
3. 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鼓勵照顧機構運用輔具科技,減少專業人員行政庶務操作時間,增加與服務對象交流互動,提升照顧品質。

五、智慧科技應用之挑戰
儘管這些智慧科技在健康福祉的應用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並為前述政府堆動高齡科技產業策略,目前市場上智慧科技應用仍面臨挑戰。首先,健康數據的分散性問題仍然存在,許多數據來自不同的來源,難以有效整合與應用,另外隨著健康相關資料的累積與交流,資訊安全保護也成為挑戰。其次,高齡者的需求多樣且變化迅速,如何持續滿足其需求是平台維運發展的關鍵。第三則是數位素養的差異,因部分高齡者較難熟練操作3C產品和新科技應用,需要業者提供更多的教育與支持。

六、總結
科技應用於提升高齡者健康福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克服數據整合、需求變化及數位素養等挑戰,並持續改進並注重友善便利、系統整合、服務品質,將得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與影響。

圖說:健康養生、樂活休閒、生活支援三大領域構成健康福祉產業

圖說:健康養生、樂活休閒、生活支援三大領域構成健康福祉產業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專案就業獎勵(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3期分享8篇壯世代職場故事。(另開視窗)

亞勁車電成立於2018年12月,開創EV Service全新商業模式,他們具備豐富的電動車維運經驗,並在臺灣建立第一間「電動車維保數據中心」與「即時救援車隊」,來提供電動車用戶多元維修保養管道。現今,亞勁車電的技術能量與範疇,已擴及自駕、電動車之代工與維保等多元服務,同時也是服務國內自駕車、特種、大型電動車輛專業的維運團隊。亞勁車電深知維保是各車廠除生產體系外必備之條件,但電動車的關鍵三電系統,與傳統引擎車輛完全不同,既有維保體系之人力、設備與經驗知識,以及技術觀念上的成見與落差,導致原有引擎車之維保體系不易直接轉移進行電動車保養,尤其針對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之診斷與維修,是目前電動車產業最大痛點與缺口。為促進完善的電動車輛維保生態,他們期許與客戶業者合作共榮,將亞勁車電的技術服務數位化與共享化,透過建立完整車輛維保履歷,從臺灣建立扎實維保通路為基礎,攜手與車廠、電動車用戶及政府建立一種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佈建全球化售服網為目標。發展全球化EV Service亞勁車電為解決電動車市場成長過程中,維保服務能量無法快速伴隨成長的問題,他們已取得眾多電動車廠、關鍵零組件商維保合作與授權,首創提出「EV Service共享平臺」,是一種「一站式」的電動車維保服務媒合服務架構,涵蓋電動車輛所需之「維修」、「保養」、「拖吊運輸」、「正確媒合服務需求」等多元資訊。亞勁車電的核心技術發展,專注於電動車維修保養流程,進行技術剖析,分解易於維修人員能快速遵循實施指定之各步驟,減少維修電動車時,因操作不當而使電池、車輛起火毀損等風險,並讓作業過程有效被記錄來形成履歷化,同時將維保技術資訊整合於車聯網,使資訊於雲端化,實現資訊即時供給技師及需求者,解決電動車維保當下所需之正確方法。他們所提供之服務創新性與獨特性,在於亞勁車電提供同等車廠級別之專業維保服務能量,但不隸屬特定車廠之固定編制,為提供諸多客戶便利性與多元完善服務及維保通路據點,培育最專業精實技術團隊、提供兼顧高品質同時最佳成本效益之方案。讓電動車的每一哩路,都能確保安全並維持最佳的能源效率在全球推動各種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政策下,亞勁車電致力推昇完善的車輛生態鏈,讓「EV Service 平臺」共享於各大既有維修通路中,幫助傳統維保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多元便利的維保管道,形成完善的綠能產業鏈,讓電動車更扎實地踩著每一哩綠色道路,與您齊力齊心守護地球。資料來源:新創事業獎、亞勁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圖說:亞勁車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