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朋友問我職涯的問題。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然而聽了數百位工作人的心聲,我只能說:「好的工作大家想要的都差不多,找不到滿意工作的則各有各的奇思繆想」。
職涯曲線在不同人生發展階段,各有各的重點要追求。所以,不同年齡、工作資歷的人,在意的工作因素一定會變。
Z世代與資深中年工作者,職涯重點不同:前者技能,後者價值觀
一開始還沒完全確定自己專業方向,尚「新鮮」的工作者,該做的事很簡單:積極厚植自己實力與技能,保持著開放彈性,還有,很重要的,是「耐心」,去尋找、去栽培自己的專長。有養過植物的人應該知道,任何事,「培養」都需要時間累積,自己的能力也是。蜻蜓點水的到處試,和抱著積極彈性態度但不排斥任何可能,用心專研的工作方式,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而資深工作者的轉職或跳槽,「技能」已經不應是需要擔心的事情,此時最能影響你生涯的,是「價值觀」。也就是說,你必須找一個企業文化、老闆上司和自己三觀合的,因為這樣,才可能待得久,待得開心。
資深工作者和Z世代最能展現差異化的,就是成熟度和穩定度。這裡的穩定,倒不是指追求工作穩定,而是情緒和做事的穩定度,是否讓老闆覺得,請你來就是能幫我解決問題,就是可以直接跳開年輕人時不時陷入「找人生意義」的迷茫期,讓工作品質穩定輸出。
求職轉職的6點重要建議
求職轉職,要留心的要點如下:
1.不要只求工作簡單和穩定:
直到現在,我還是聽到有人說自己想找”別太難”和”穩定”的工作。我真的想問問對方:既然整天都在滑手機,你有玩過chatGPT和bing了嗎?你有聽過Midjourney,還是Microsoft 365 copilot嗎?在AI發展迅速到商業大佬都開始擔心,想要喊停的時代、在AI已經進化得快比人類聰明的時代,你還想要簡單和穩定,這種最低階、都不必裝大腦的機器人就能做的事嗎?這種職涯有什麼好諮詢的?不就是肉眼可見的被社會淘汰的職涯曲線嗎?你這麼想躺平,你媽答應嗎?
2.找比你聰明、能讓你成長的上司:
很多人-尤其Z世代,都很重視和同事的關係。這並沒有錯。只是我們是不是該把職涯拉遠一些來看,工作究竟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想不工作就有能力不工作嗎?不就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選擇權,想fired 上司就可以fired嗎?哪天想自由工作、多重工作、被動收入,想怎樣就能真的做到嗎?
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些?除了投好胎、會做人,就是會做事和能力強了。和同事處得好能讓你能力更強、資源更多更能發揮,還是對的上司呢?
3.找企業文化和自己價值觀相合的公司:
企業文化,和創立者的思維與價值觀脫不了關係。說到底,底層還是「人」的想法。什麼樣的人創什麼樣的公司,找什麼樣的人進來。人如果是對的,事情也差不到哪裡去。
而要知道企業文化這種內核,需要職場sense和理解力-理解自己也理解工作世界的能力,比知道薪資水平、福利、公司地點要難多了,也重要多了。還是那句話:老闆如果是對的,條件之一就是不會苛待員工,薪水不至於給不合理。換個方向:你自己如果是人才,結果薪水一直高不起來豈不是邏輯不通?不過這在下一條要解釋一下。
4.要選擇對的產業:
我對「職業不分貴賤」這句話一直抱有疑問。在我看來,產業的確分貴賤-科技業和餐飲業,一樣都很累,一樣要加班輪班,但薪資水平就是差幾個級距。這並不見得是個人能力問題,純粹是產業選擇。
如果你考量的是薪資,勸你一開始選職業一定要連產業都考慮進去,除非你對某產業擁有天賜的熱情,而你的熱情,足夠支撐你壯大實力,成為行內獨一無二的存在。
5.要養成思考、舉一反三的習慣:
很多人在工作上很被動。老闆交代什麼做什麼,絕不輕易做自己職責以外的事。貌似覺得自己很聰明,沒有被老闆佔便宜。然後省下的時間拿來做什麼?追劇、夜店、花錢去外面學一堆其實在工作上就學得到的事?
這時又有人誤會,難道老闆把我當畜生用,我就得做牛做馬?
其實不是的,工作上的思考,意義在於自己能否理解老闆交辦任務背後邏輯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成效?自己是否有辦法縱向橫向的整合資源、是否有能力解決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或者退一步說,是否能夠事先想到可能會有什麼問題?這種能理解整個任務脈絡的能力,以及願意積極解決問題、達成任務的能力,是老闆一直都很需要的,而這樣的人才,也一直是稀缺的。而要養成這樣的能力,並不是靠著斤斤計較工作上的付出,就能習得的。
6.一定要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要達到上述,需要了解自我。而人一開始工作,搞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是很正常的。
所以才說職涯第一階段,甚至是在每一階段的每一工作任務,都需要自己有足夠自覺,時時檢視做什麼任務時,自己最容易得到成就感?或者最常感到挫敗?從工作中來盤點自己的優劣勢、擅長和喜歡的事物,不是比積年累月埋頭苦幹或憑直覺做事,到頭來卡關卡到不行了,才想到找職涯諮詢師更實際嗎?人所需要的,只是有所自覺和時時保持思考習慣罷了。
人其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看我女兒才四、五歲時,對事物就有明顯偏好。只是,人的本心常被過度熱心的親人、過度在意飄渺的社會期待、他人眼光給逐漸蒙蔽、逐漸變鈍了。
豐盛而美好的人生,是每個人的追求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於身心靈、對於心理學、對於宗教信仰如癡若渴的追求?其底層,都是想要找回自己,那個丟失很久、扭曲得看不清原貌的自己。
我們只是想要過一個自己不會後悔、不至於白白虛度的人生而已。
本文為艾莎解結-跨界生涯/職涯顧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