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受惠於疫情帶動新興科技與遠距商機湧現,加上5G通訊及高效能運算持續加持,出口強勁成長,行政院主計總處上修109年全年經濟成長率3.11%,相較疫情發生前預測數(2.72%)逆勢成長0.39個百分點,預料將是所有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佳。
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資料庫統計,109年12月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新登記求職人數總計5萬6,492人次,較109年11月增加1,105人次(增幅2.00%);廠商新登記求才人數為8萬6,614人次,較109年11月減少1萬836人次(降幅11.12%);換算每人平均有1.53個工作機會,較上月減少0.23個機會。若與108年同月相比,求職人數增加2,595人次(增幅4.81%),求才人數增加5,753人次(成長7.11%),求供倍數則較108年同月增加0.03個機會。
雖然疫情持續影響全球經濟,但臺灣防疫表現優良,相對經濟表現較好,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及遠距商機需求延續,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業銷售出口表現超乎預期,促使製造業廠商徵才熱烈,109年12月份新登記求才人數為3萬5,710個職缺,居各行業之首,雖較上月減少4,585人(-11.38%),相較上年同月則增加5,841人(+19.56%);預期110年仍可望維持出口動能。
若觀察製造業主要中行業,由於COVID-19疫情持續影響,民眾改變消費習慣,衍生對遠距工作需求;而5G、物聯網設備加速建置,加上因美中貿易衝突之台灣轉單效應等,使電子零組件需求大增,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之新登記求才人數較上年同月增加1,523人(增幅20.83%);而由於汽機車、機械、家電、科技業建廠與公共工程案件等需求熱絡,致金屬機械工業求才人數,較上年同月大幅成長3,246人,年增率達38.30%,已連續5個月逐月增加,亦為近年來12月求才人數新高。
進一步觀察廠商所釋出的職業類別,去(109)年12月「電子工程技術員」及「工業及生產工程師」新增求才職缺人數分別達1,365人及1,654人,相較上年同月成長幅度達4成以上(43.99%及95.74%),但希望從事該職類工作之求職者卻分別只有211人及352人,超額需求分別達1,154人及1,302人,平均每人有近5個工作機會(6.47及4.70)。
想要找工作、參加職訓課程或想創業的民眾,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多元化的求職管道、資訊與諮詢服務以及職業訓練課程,有需求的民眾可上台灣就業通網站(https://www.taiwanjobs.gov.tw)或透過約1萬多處超商門市觸控服務系統之服務通路查詢,亦可撥打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777888,將有專業人員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