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備大學生涯規劃指南

大學最主要的生涯規劃功課就是要「盡情探索」,找到的人生夢想,找到你喜歡的工作與生活樣態,這篇就要探討大學初期的重要階段,該如何繼續進一步做好生涯規劃。

 1. 持續多元探索認識自己
大學時更多的是你可以去好好思考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是一種生涯的自我實現,活出什麼樣的自己。本來生涯、生活、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人生夢想、工作與生活樣態、活出怎樣的自己三種之間的探索是可以並行的,甚至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功課,畢竟人生不是線性發展的。

2. 從各項學習活動找到自己「樂於投入也不覺得累」的事
大學系所課業會進入比較多的專業科目,學習的方式也許會從「授課考試」變成更多「繳交報告」的形式,你可以慢慢去覺察「什麼樣的學習活動」會讓你覺得樂於投入也不會感到疲累,例如:「鑽研」知識、熱衷「領導」一群人去產出結果、與他人「討論」專業與「辯論」、「表達」知識、對事物「提出懷疑並透過實驗方法驗證」、「教導他人」、對「數字」敏銳且喜歡分析數據…等等。

跨系的學習我滿鼓勵在可以兼顧本科系的課業之餘,多去外系修課,而且可以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去讀那一門科目的動機;甚至於如果在大一時發現對於本科系不感興趣,勇於去嘗試「轉系」或「轉學考」這件事。跨系學習不僅讓你視野被打開,也可以認識不同領域的師長與同學,多和他們討論些什麼知識,而這些都會幫助你愈來愈知道未來想要往哪一個領域發展。

擔任社團幹部參加社團也可以接觸不同科系的同學,就有機會透過團隊合作去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同時試著去從事一份你感興趣的職務角色,例如社長、秘書、財務、活動…等,去培養你的專業以外的能力(領導能力、企劃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美宣能力)。

跨校合作、交換學生則是可以體驗不同學校的特色或學習風氣,如果你有打算出國或升學,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即使你沒有這個打算,未來你步出校園,也一定要跟來自各校的人合作或競爭,當你有和更多元與人共事的經驗,你就更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跨校學習或交換學生也都會是你一輩子很難得的珍貴回憶。

志工、工讀經驗也是一個使自己提早體認社會、職場體驗的有效途徑,如果你對於某些領域的工作感到好奇或想知道究竟在做些什麼,就去從事那樣的志工或工讀,這也是覺察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很好的機會。

而以上種種活動,我們都可以在大學這段時間去計劃、去安排它,並且每週花點時間,利用製表「我的一週好時光」去記錄一下,當你從事這些活動時,投入的程度及你是否有樂此不疲的感覺。幫助自己覺察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沒有對錯,就是更認識自己的過程。

3. 發現自己比較擅長的事
當你透過各種活動的嘗試,慢慢發現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特別投入,並且充滿熱情,甚至因為常常投入,而變成一種別人對你的印象,讓人會直覺想到「找你就對了」,那也許就是一件你較為擅長的事情。

4. 設定職涯方向、訂立職業目標
探索自己的喜好和擅長之後,可以開始思考你的職業目標和長期規劃。這裡談的不一定要是具體的職業,可以是你希望在某個領域發展,或者是你想具備的特定技能和經驗。如果不確定職業目標,可以透過去參加演講、收聽Podcast各行各業的人物分享等,了解擅長做這些事的人通常選擇哪方面的職涯。在大學時期設定職涯目標可以幫助你在畢業前做出更好決策,包括:是否要繼續升學、出國深造或進入職場。

5. 依據職涯目標訂立學習規劃
為了確保你能達到你的職涯目標,可以開始規劃你的學習路徑,以確保與你的職業目標一致,包括:要選擇相關的課程、專業和實習機會、校外競賽等,以增強你在目標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保持良好的學業成績和學習習慣,這將有助於你未來進一步深造或就業時的競爭力。

最終,我想說的是即使大學的你還不這麼確定,也沒有關係,我再次強調,職涯不是線性的,它通常會是不停地探索並逐步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的!但是你要把這個想法放在心裡。

大學生涯規劃指南五步驟「認識自己、找熱衷、找擅長、訂目標、再學習」以此循環檢視 大學生涯規劃指南五步驟「認識自己、找熱衷、找擅長、訂目標、再學習」以此循環檢視


本文為職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大客車駕駛聯合招募活動(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3期分享8篇壯世代職場故事。(另開視窗)

亞勁車電成立於2018年12月,開創EV Service全新商業模式,他們具備豐富的電動車維運經驗,並在臺灣建立第一間「電動車維保數據中心」與「即時救援車隊」,來提供電動車用戶多元維修保養管道。現今,亞勁車電的技術能量與範疇,已擴及自駕、電動車之代工與維保等多元服務,同時也是服務國內自駕車、特種、大型電動車輛專業的維運團隊。亞勁車電深知維保是各車廠除生產體系外必備之條件,但電動車的關鍵三電系統,與傳統引擎車輛完全不同,既有維保體系之人力、設備與經驗知識,以及技術觀念上的成見與落差,導致原有引擎車之維保體系不易直接轉移進行電動車保養,尤其針對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之診斷與維修,是目前電動車產業最大痛點與缺口。為促進完善的電動車輛維保生態,他們期許與客戶業者合作共榮,將亞勁車電的技術服務數位化與共享化,透過建立完整車輛維保履歷,從臺灣建立扎實維保通路為基礎,攜手與車廠、電動車用戶及政府建立一種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佈建全球化售服網為目標。發展全球化EV Service亞勁車電為解決電動車市場成長過程中,維保服務能量無法快速伴隨成長的問題,他們已取得眾多電動車廠、關鍵零組件商維保合作與授權,首創提出「EV Service共享平臺」,是一種「一站式」的電動車維保服務媒合服務架構,涵蓋電動車輛所需之「維修」、「保養」、「拖吊運輸」、「正確媒合服務需求」等多元資訊。亞勁車電的核心技術發展,專注於電動車維修保養流程,進行技術剖析,分解易於維修人員能快速遵循實施指定之各步驟,減少維修電動車時,因操作不當而使電池、車輛起火毀損等風險,並讓作業過程有效被記錄來形成履歷化,同時將維保技術資訊整合於車聯網,使資訊於雲端化,實現資訊即時供給技師及需求者,解決電動車維保當下所需之正確方法。他們所提供之服務創新性與獨特性,在於亞勁車電提供同等車廠級別之專業維保服務能量,但不隸屬特定車廠之固定編制,為提供諸多客戶便利性與多元完善服務及維保通路據點,培育最專業精實技術團隊、提供兼顧高品質同時最佳成本效益之方案。讓電動車的每一哩路,都能確保安全並維持最佳的能源效率在全球推動各種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政策下,亞勁車電致力推昇完善的車輛生態鏈,讓「EV Service 平臺」共享於各大既有維修通路中,幫助傳統維保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多元便利的維保管道,形成完善的綠能產業鏈,讓電動車更扎實地踩著每一哩綠色道路,與您齊力齊心守護地球。資料來源:新創事業獎、亞勁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圖說:亞勁車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