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管人轉戰雲端架構師 靠學習力開啟職涯新航道

科技快速演進,重新勾勒職涯地圖。近年來,隨著企業與政府機關加速從傳統機房轉向雲端平台,負責規劃技術架構、主導系統轉型的「雲端架構師(Cloud Architect)」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角色。擁有企業管理背景的羅元昌敏銳掌握趨勢,主動報名資訊網路課程,精進技術能力,成功轉型為雲端架構師,為職涯開創嶄新方向。

企業邁向雲端轉型 雲端架構師成關鍵推手

雲端架構師是企業與政府邁向雲端化的重要推手。以往多在自家機房建置伺服器,支撐網站、資料庫或內部系統的運作,這種模式不僅硬體成本高,後續維護與設備汰換也相當繁瑣。

如今隨著雲端技術成熟,越來越多公私立單位將系統部署在公有雲平台,提供了靈活且可按使用量付費的資源,讓企業不需自建機房,也能擁有可彈性擴充的運算力、安全性、大數據分析及 AI 應用能力。

雲端架構師正是協助客戶評估系統遷移可行性、規劃轉移路徑、對應平台服務的專業角色。羅元昌舉例,若某單位需將原本部署在三部伺服器上的前端、後端及資料庫系統遷移至公有雲平台,雲端架構師會整合規劃虛擬機(Compute Engine)、資料庫服務及資安機制,確保轉移過程順利且系統穩定運作。

羅元昌指出,雲端架構師需求日益殷切,但雲端知識如今已是入門門檻,「雲端已非加分,而是基本能力。」因此,熟悉多種雲平台、掌握容器化、資安、AI 及資料分析等新技術,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脫穎而出。

聆聽與溝通 軟實力是關鍵突圍點

在雲端產業中,擁有資訊科系背景雖然是優勢之一,但羅元昌始終相信,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長遠發展的,從來不是起跑點,而是個人的態度與軟實力。「雲端技術固然重要,但培養持續學習的態度、主動思考的能力,以及善於溝通、贏得客戶信賴的負責心態,才是能在這個產業走得更久的關鍵。」

他曾在面試中遇過不少案例,讓他印象深刻。有些應徵者雖然具備一定技術力,但在面對面試官時,卻連一段清楚的自我介紹都說不完整,無法讓人快速理解其背景、能力與求職動機,自然也就難以說服對方。還有些應徵者面對不熟悉的技術時,選擇含糊帶過,甚至硬掰內容。事實上,我更欣賞那些願意坦承自己還在學習,並能說明未來會如何補強的人。誠實作答更讓人說服。

雲端架構師的工作範圍不只是技術實作,還包含大量的需求訪談與跨部門溝通。羅元昌表示,尤其身為乙方公司的一員,經常需要與客戶溝通,對象經常是經理、處長或C-Level主管,該如何精準啟動溝通能力,清楚表達、理解需求、快速轉譯為技術規格,是至關重要的軟實力。

談到實務經驗,他認為最核心關鍵是「聽懂對方的真實需求」。他指出,有些人習慣一聽客戶講 A,就丟出 B、C、D 多種解法,反而偏離重點。「我的方式是讓對方多說話,我則專注傾聽,找出對方真正想解決的問題,給出剛剛好的解法方案。」用心傾聽,不僅提升提案成功率,也更容易贏得信任、拓展合作契機。

持續練習 打造強大版本的自己

雲端架構師的工作不僅是設計系統架構、解決技術問題,更常需對外簡報,為客戶進行教育訓練,或代表團隊在公開場合發表專業見解。這類型的溝通場合,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會感到壓力,但對羅元昌而言,正是鍛鍊表達力、建立專業信任感的重要過程。

「我一開始也會緊張,但我不喜歡照稿講話,更不習慣拚命強記講稿,所以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準備。」他分享,每一張簡報的投影片都是親手製作,不採用公版本,每個環節都經過思考,「如此才知道這頁要講什麼、下一頁要接什麼,能清楚表達重點不遺漏。」

練習過程中,他不追求每次都說出完全一樣的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話,把握每一頁的核心內容,並反覆演練表達方式,讓口條更自然、節奏更流暢。「每次練習講的方式可能都不同,但這樣反而比較有彈性。久了之後,腦袋即使因為緊張而短暫空白,也能立刻從投影片找回節奏。」

透過持續練習和實戰經驗的累積,當緊張感逐漸轉為熟悉感,就是進步的起點,也代表對工作的掌控力正在向上提升,更能贏得客戶信賴,成為更強大可靠的自己。


文/雲端架構師 羅元昌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 

  • 延伸閱讀
1022網頁維修公告(另開視窗)
勞工就業通計畫(另開視窗)
2025Q2-BANNER-活動開跑(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支援青年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智穎智能(Moldintel)獲選為第七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公司組優勝,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年輕的團隊卻有厚實底蘊,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料庫,加上AI學習力,打造塑膠製造業的雲端射出成型領域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更跨足海外拓展市場。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臺灣多數塑膠射出業者是中小企業,過去機台入廠,靠老師傅以經驗調校機器,有時間與材料耗損的風險,隨著老師傅逐漸退休,造成產業人才缺口擴大,該公司的解決方案,讓塑膠製造業也能智慧化,加速數位轉型。智穎智能專注發展智能化雲端射出成型解決方案,如同「虛擬老師傅」,改善工廠人才斷層問題,並協助製造經驗系統化,有效減少試模成本、穩定量產產能及提升良率,節省工廠機器上線到量產的時間成本達六到八成。資料來源:臺灣經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