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生求職指南 如何選對第一份工作?

每年畢業季,有成千上萬的應屆畢業生準備迎接人生的第一份正職工作。不過,面對百百種職缺要怎麼選才不會走冤枉路?
別慌,本文整理出一份專為畢業生設計的「第一份工作選擇指南」,從找方向、看產業、評估公司文化,到如何讓企業更願意錄取你,一篇搞懂!

畢業生第一份工作怎麼選?掌握3個重點方向
1. 先搞懂自己「想成為誰」而不是「現在能做什麼」
第一份工作不該只是為了「賺很多錢」,而是思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職場人。例如你喜歡溝通、行銷、帶活動?還是更擅長邏輯、數據、寫程式?這些都會幫助你縮小目標職缺範圍。
►實際案例:
Amber是新聞系畢業生,實習過記者,也參與過校內企劃比賽,她原本以為只能走媒體產業。但她發現自己其實更享受「想點子、說故事、帶人一起完成專案」的過程。後來她選擇進入一家品牌公司擔任企劃助理,第一年雖然挑戰多,但幫助她開啟了創意領域的職涯起點。

2. 評估產業未來性,而不只是職位內容
你可能會看到兩個一樣的職缺,例如一樣是招募「行銷企劃」,但一個是新創公司開出來的缺,一個是百年企業開出來的缺,哪個好呢? 答案是看產業是否有「發展性」及是否符合你的個性與價值觀。投履歷前可以先查資料、看新聞趨勢,多多評估。
►實際案例:
Leo畢業於工業工程系,投履歷時拿到兩個offer,一個是傳產零件製造廠的品管人員,另一個是電動車新創的營運助理。儘管新創薪水略低、工作範圍廣,但他看中電動車的長期發展潛力與轉職彈性,最終選擇後者,三年後已轉任產品經理,職涯更有彈性。

3. 看公司文化,適合比名氣更重要
你是喜歡彈性自由還是扁平溝通?需要穩定制度還是開放風氣?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要做一輩子,但至少要進得去、待得下去,學到東西、有機會成長。
►實際案例:
Yuki是外文系畢業,進入一家外商做行政助理,薪資優渥但流程繁雜、部門階層分明、工作缺乏彈性。一年後她轉職到中型文創公司,雖然加班多一些,但溝通自由、能發揮創意,她說:「雖然公司不是大品牌,但我在這裡更快樂也更能成長。」

畢業生對企業的5大優勢,你有發現嗎?
別小看自己是社會新鮮人,其實在企業人資的眼裡,你具有以下競爭力:
1.高學習力:剛畢業沒有框架,學得快、轉得動
2.數位原生代:擅長社群、影音、AI工具等技能
3.成本彈性高:企業願意用新資源培養你,比請資深員工投資報酬率更高
4.態度加分:年輕有衝勁、抗壓力高,能帶動團隊氣氛
5.可塑性強:願意接受不同任務,有潛力培養成跨部門人才


如何把畢業生優勢變成「錄取門票」?

履歷寫重點:強調校內專案、實習經驗、社團職務,具體成效數字最加分
態度表現誠懇、積極:主動提問、表達對產業的熱情與學習意願
展現數位能力:舉例你用AI、社群、剪輯工具完成的作品
請人才媒合專員幫你推薦:透過人才媒合專員推薦,更容易被HR看見、拿到面試機會!

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精彩旅程的開始。選對第一份工作,未來3年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本文為HuntByte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勞工就業通計畫(另開視窗)
2025Q2-BANNER-活動開跑(另開視窗)
支援青年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智穎智能(Moldintel)獲選為第七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公司組優勝,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年輕的團隊卻有厚實底蘊,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料庫,加上AI學習力,打造塑膠製造業的雲端射出成型領域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更跨足海外拓展市場。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臺灣多數塑膠射出業者是中小企業,過去機台入廠,靠老師傅以經驗調校機器,有時間與材料耗損的風險,隨著老師傅逐漸退休,造成產業人才缺口擴大,該公司的解決方案,讓塑膠製造業也能智慧化,加速數位轉型。智穎智能專注發展智能化雲端射出成型解決方案,如同「虛擬老師傅」,改善工廠人才斷層問題,並協助製造經驗系統化,有效減少試模成本、穩定量產產能及提升良率,節省工廠機器上線到量產的時間成本達六到八成。資料來源:臺灣經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