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尾聲「還有問題想問嗎?」怎麼問才不失分?人資提醒:謹記一個原則

求職面試最後,企業面試官或人資都會問求職者:「有沒有問題想問?」人力銀行統計指出,86%年輕人在面試時不敢盡情提問,有些人覺得問了可能白問,有些人擔心影響錄取機會,有些人準備了問題仍沒有勇氣開口。本文訪問到擔任Giver的中華電信組織暨人才發展處管理師顧克威,分析求職者在履歷面試方面有哪些問題,相信也能幫助到正在求職旅程的你!
面試被問「有什麼問題要問公司嗎?」該怎麼答才好,這題不僅是剛畢業的新鮮人,眾多求職者也好奇。中華電信人資顧克威被問到這題經典題,該名求職者表示,雖然已經上網搜尋過「面試什麼問題最不該問」,仍想把握機會直接問企業人資:到底什麼問題可以問,什麼問題不能問?


人資老實說:其實面試沒有問題不能問!重點在談了什麼

面試最後的提問時間,求職者到底怎麼發問才好?中華電信人資顧克威很直接的說:「其實沒有一個題目是一定會踩雷或不能問的!」
他建議,求職者不需要太過專注於到底什麼不能問、什麼可以問,其實「如何提問」還是要回歸到面試過程中談到了哪些內容。求職者也要自己先釐清「你最想要了解的是什麼?」畢竟今天是來面試找工作的,提問當然就要focus在相關領域。
「我想還是要回歸到就是沒有題目是絕對會踩雷的,只是有時候求職者拋出來的問題太過模糊,或是跟求職目標內容沒有確切的關聯性,我就會認為他是一個不適合提的題目。」
如果求職者到中華電信面試,提問「中華電信明年打算配多少利息?」或「中華電信明年499費率還會有嗎?」這些和職務關聯差距太遠的問題,就會讓面試官感覺不太適當。
「不過,我們現在講的是『不太適當』,但並不是絕對不能問。」
「如果你今天是面試中華電信門市服務人員,提問明年還有沒有499專案,也許就沒有問題。」
他接著說明,因為門市人員可能會遇到客人詢問費率問題,若應徵者想要在面試時提問,就要把問題的敘述說清楚。像是「我未來可能會在第一線面對客戶,我想請問中華電信,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明年499的方案還會延續嗎?因為我之後可能會被問到。」這樣的提問敘述就很合理,相信主管也很樂於向應徵者說明目前公司政策。
「也就是說它不一定是一個『NG問題』,但是一定要看當下的情境是什麼再去問。」
舉例來說,如果面試官在面試過程已經介紹過薪水和福利制度,面試最後求職者還是問:「我想要請問一下公司的薪資跟福利?」就會讓人覺得剛剛不是講過了嗎?可以事先準備好問題,但千萬不要硬背或覺得一定要這樣問,要把題目活用融會貫通,也不要怕在面試時提問!


不再害怕面試提問!結構化3層次幫你想問題

針對求職面試經驗不多的新鮮人,中華電信人資顧克威也提出面試提問的結構化方法,建議大家可以針對面試的職務、部門、公司,分成三個層次提問:

●第一個提問層次在「職位」:如果求職者在面談過程中對於職位工作內容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可以在最後的提問環節發問。
例如:「剛剛有一部分工作內容,我想再了解細節,如果未來有機會錄取,我可以事先做一些功課。」
或是:「剛剛提到這個職位需要具備XX方面的技能,因為我現在較缺少這部份,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樣的準備?進修或訓練?」

●第二個提問層次是「部門」:畢竟企業是科層化的組織,有「職位」就會有「部門」,每個職位會有目標,部門也會有自己的目標。顧克威說明,問過職位之後就可以問部門,例如:部門的目標是什麼?在部門目標裡面,我的職位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清楚之後才知道自己未來進入公司要往哪一個方向衝。

●第三個提問層次是「公司」: 也就是「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什麼?」顧克威說,這個問題也許跟應徵職位的關聯性沒那麼直接,但是至少可以幫助了解公司願景、公司的短中長期目標方向,「如果今天需要我提案或是提想法,我可以跟高層次的目標去做扣合,不會太天馬行空。」

這三個層次,可以幫助大家把面試問題結構化,並明確拉出問題層次。

最後,顧克威再次提醒,提前準備好題目、把問題結構化,並不是要求職者死板板的提問,重點是提問要有邏輯,並且要與面試聊過的話題整合。即使事前準備一些題目,還是要看當下的情況來選擇問題。祝福大家在下次面試都能有更好的表現!


本文為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820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80歲免評聘看護移工(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