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備大學生涯規劃指南

大學最主要的生涯規劃功課就是要「盡情探索」,找到的人生夢想,找到你喜歡的工作與生活樣態,這篇就要探討大學初期的重要階段,該如何繼續進一步做好生涯規劃。

 1. 持續多元探索認識自己
大學時更多的是你可以去好好思考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是一種生涯的自我實現,活出什麼樣的自己。本來生涯、生活、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人生夢想、工作與生活樣態、活出怎樣的自己三種之間的探索是可以並行的,甚至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功課,畢竟人生不是線性發展的。

2. 從各項學習活動找到自己「樂於投入也不覺得累」的事
大學系所課業會進入比較多的專業科目,學習的方式也許會從「授課考試」變成更多「繳交報告」的形式,你可以慢慢去覺察「什麼樣的學習活動」會讓你覺得樂於投入也不會感到疲累,例如:「鑽研」知識、熱衷「領導」一群人去產出結果、與他人「討論」專業與「辯論」、「表達」知識、對事物「提出懷疑並透過實驗方法驗證」、「教導他人」、對「數字」敏銳且喜歡分析數據…等等。

跨系的學習我滿鼓勵在可以兼顧本科系的課業之餘,多去外系修課,而且可以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去讀那一門科目的動機;甚至於如果在大一時發現對於本科系不感興趣,勇於去嘗試「轉系」或「轉學考」這件事。跨系學習不僅讓你視野被打開,也可以認識不同領域的師長與同學,多和他們討論些什麼知識,而這些都會幫助你愈來愈知道未來想要往哪一個領域發展。

擔任社團幹部參加社團也可以接觸不同科系的同學,就有機會透過團隊合作去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同時試著去從事一份你感興趣的職務角色,例如社長、秘書、財務、活動…等,去培養你的專業以外的能力(領導能力、企劃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美宣能力)。

跨校合作、交換學生則是可以體驗不同學校的特色或學習風氣,如果你有打算出國或升學,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即使你沒有這個打算,未來你步出校園,也一定要跟來自各校的人合作或競爭,當你有和更多元與人共事的經驗,你就更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跨校學習或交換學生也都會是你一輩子很難得的珍貴回憶。

志工、工讀經驗也是一個使自己提早體認社會、職場體驗的有效途徑,如果你對於某些領域的工作感到好奇或想知道究竟在做些什麼,就去從事那樣的志工或工讀,這也是覺察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很好的機會。

而以上種種活動,我們都可以在大學這段時間去計劃、去安排它,並且每週花點時間,利用製表「我的一週好時光」去記錄一下,當你從事這些活動時,投入的程度及你是否有樂此不疲的感覺。幫助自己覺察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沒有對錯,就是更認識自己的過程。

3. 發現自己比較擅長的事
當你透過各種活動的嘗試,慢慢發現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特別投入,並且充滿熱情,甚至因為常常投入,而變成一種別人對你的印象,讓人會直覺想到「找你就對了」,那也許就是一件你較為擅長的事情。

4. 設定職涯方向、訂立職業目標
探索自己的喜好和擅長之後,可以開始思考你的職業目標和長期規劃。這裡談的不一定要是具體的職業,可以是你希望在某個領域發展,或者是你想具備的特定技能和經驗。如果不確定職業目標,可以透過去參加演講、收聽Podcast各行各業的人物分享等,了解擅長做這些事的人通常選擇哪方面的職涯。在大學時期設定職涯目標可以幫助你在畢業前做出更好決策,包括:是否要繼續升學、出國深造或進入職場。

5. 依據職涯目標訂立學習規劃
為了確保你能達到你的職涯目標,可以開始規劃你的學習路徑,以確保與你的職業目標一致,包括:要選擇相關的課程、專業和實習機會、校外競賽等,以增強你在目標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保持良好的學業成績和學習習慣,這將有助於你未來進一步深造或就業時的競爭力。

最終,我想說的是即使大學的你還不這麼確定,也沒有關係,我再次強調,職涯不是線性的,它通常會是不停地探索並逐步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的!但是你要把這個想法放在心裡。

大學生涯規劃指南五步驟「認識自己、找熱衷、找擅長、訂目標、再學習」以此循環檢視 大學生涯規劃指南五步驟「認識自己、找熱衷、找擅長、訂目標、再學習」以此循環檢視


本文為職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820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80歲免評聘看護移工(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2018年,汪秋蓉董事長投入長照2.0,連結居家醫療與長照服務,與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創立了台灣居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鄰里照顧」開創出一個新的起點。台灣居護將醫事專業及生活支援整合入居家式長照服務,以個案自立生活為目標,串聯個案親友、社區、長照專業與醫療資源等內容,打造15分鐘車程範圍內的服務團隊,透過洋蔥式層層包裹支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另透過團隊自治與資訊平臺串整,使照顧有效率且輕鬆。並且,也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從需求端出發,於2020年共同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更在2021年執行「微光守護專案」,設置虛擬病房遠距照護平臺,透過區域聯防,確保疫情期間個案與家屬的身心健康服務不中斷。從社會企業到ESG,台灣居護特別透過老廢舊宅新生的方式,結合在地藝術、植物與資源,打造綠色據點,除了配合生態與綠色議題,帶領長輩進行認知;更與在地特色產業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在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第十一屆女性創業菁英獎」優勝後,透過飛雁計畫連結飛雁女創網絡與菁英姐妹合作共創商機,並媒合平面與線上媒體進行專題錄製。資料來源: 女性飛雁創業計畫、臺灣居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