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助智慧機械業者切入高階製造國際供應鏈

2023-05-15

近年來,全球各地的變局不斷,包括COVID-19疫情、美中貿易戰衝突、烏俄戰爭等因素推波助瀾,使得全球製造供應鏈正持續進行重組。對於臺灣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來說,如何在重大變革之中抓住趨勢機會,進行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成為廠商重要的課題。

我國機械產業擁有聚落優勢和完整的供應鏈,及持續不斷累積製造技術和研發能量,對全球製造業體系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但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日益競爭,製造業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必須要強化自身的競爭力,以面對國際市場挑戰。其中,以滿足國際級客戶對品質、效率、可靠度等要求,是一項重要的指標;要達到這些目標,可藉由政府計畫資源協助,強化智慧製造能量,打入指標性的國際級廠商,擴大國際市場佔有率,搶占高階智慧製造商機。

因此,經濟部工業局自109年起推動「智慧機械產業智慧升級計畫」,補助我國廠商發展智慧機械相關設備產品及其應用領域的關鍵零組件或智慧製造解決方案(solution),建立技術應用與服務能量,提升競爭力,協助廠商完成切入高階製造國際供應鏈β-site驗證的最後一哩路,接軌國際。

我國智慧機械產業透過政府協助導入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精實管理、感測器、精度補償、故障預測、預知保養、虛實整合等智慧化功能,提高了機種的智慧化程度,並在新南向市場以及歐美日等高階市場上皆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成果。

以下以達明機器人公司的協作型機器人作為受計畫補助廠商的亮點案例說明,希望透過這個案例,提供產業者在推動低碳化、智慧化升級轉型時參考,進而帶動相關產業加速智慧製造升級轉型的腳步。

達明協作型機器人結合3D視覺解決方案成功切入歐洲供應鏈
一、透過智慧升級計畫,降低機械手臂學習門檻
近年來,隨著智慧製造的崛起,機器人場域應用已趨普遍。但因機械手臂控制與視覺辨識為獨立系統,對於使用者而言,手眼校正、座標轉換等學習費時困難,使得應用受到限制。

為解決此問題,達明公司透過申請經濟部工業局補助的計畫,開發智慧協作型機器人的創新應用,並成功輸出至歐洲國際供應鏈。

本計畫之智慧機械元素包括整合視覺辨識與手臂的協作型機器人、結合3D感測器、碰撞偵測、演算法軟體、3D視覺導入AI辨識技術等,大幅提升自動化生產效率及精準度。另為了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達明公司建置獨創的3D視覺解決方案,使得終端使用者不需額外掌握手眼校正、手臂控制器與視覺控制器間的訊息溝通,乃至於兩者之間的座標轉換等技術,大大的簡化了操作技術並提高了應用靈活度與效能。

達明公司協作型機器人


二、推展協作型工業機器人與低碳化、智慧化升級轉型潮流相扣合
在製造產線中,應用各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已有普遍化的趨勢,尤其是協作型工業機器人。但如何讓機器人與工作者安全協同工作,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達明機器人兼具安全因子設計考量,已經成功打入歐日汽車大廠供應鏈,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二大的協作型工業機器人品牌,獲得了國際客戶的高度評價。

達明協作型工業機器人可滿足少量、多樣的生產需求、減少人力及能源消耗,兼顧了低碳化綠色轉型目標,迎合主流、優化工作環境,有效提升產業,朝高階智慧製造邁進。

三、創新及培育人才,引領機器人產業發展
達明機器人為促進產業培育人才,無私分享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ng System, ROS)原始碼,讓更多學生參與研究,也激發出了許多的創意思考,未來的機器人需要的正是這些多元、新奇的點子,例如,日本就利用機器人製作章魚燒,從而創造出新的價值。

達明機器人黃識忠營運長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表示,即使現在機器人在手臂和大腦上已經提供強大功能,但仍需要基礎研究深耕突破,經過概念性驗證後的新技術,也將為機器人產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例如使用機器人煮牛肉麵、寫書法等。

四、成功切入國際級客戶與高階製造供應鏈
達明機器人透過經濟部工業局計畫,成功輸出至國際級客戶與供應鏈,包含德國西門子公司(SIEMENS)的馬達零組件工廠、馬牌公司(Continental)的汽車電子工廠、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 的電子工廠、臺灣國瑞汽車等國際大廠場域,以智慧機械解方案應用,協助客戶提升效率、品質,獲得了極佳的效益。


達明機器人與日本歐姆龍簽訂協作型機器人領域戰略合作協定


達明公司所獨創開發的外掛式3D視覺系統,可辨識不規律物品、速度性能佳,僅需0.13秒即可完成物品辨識,5.9秒內即可完成抓取,遠優於產業標準10秒。另外,協作型機器人解決方案,也成功拓展國際市場銷售量,未來(112~115年)預計銷售1,800隻、總價值新台幣4.8億元,前景亮麗;以及與日本歐姆龍(OMRON)簽訂協作型機器人領域戰略合作協定外,也將與日本電子製品大廠京瓷(Kyocera)建立機器人技術開發合作,攜手擴大日本產業應用商機。

綜觀全球機械產業發展現況,機器人是邁向高階智慧製造要角。也因此帶動了許多廠商投入相關技術研發,例如所羅門公司的機器視覺系統、原見精機的機器皮膚觸覺等,可預見這將是臺灣未來的另一股不可忽視的潛力。

我國機械產業擁有紮實技術實力,在國際舞台上表現亮眼,但是為了因應全球低碳化、智慧化的強趨需求,政府致力協助業者,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其中經濟部工業局提供多項計畫資源,如「智慧機械產業技術提升補助計畫」、「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等,以補助方式協助我國業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鏈結國際,創造更多價值。未來將持續鼓勵業者推動低碳化、智慧化升級轉型及廣加運用政府計畫資源協助,厚實技術服務能量,逐步切入全球高階製造國際供應鏈,成為產業領航者。

  • 延伸閱讀
20250517北分署實體就博會(另開視窗)
2025Q1線上就博會求才廠商招募(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摯陞數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服務航運業者,致力於SMART SHIP之推動,開發SRP(Ship Resource Platform)戰情室,透過軟硬體的整合,並結合最新的AI運算和學習、電腦視覺、邊緣人工智慧和工業物聯網技術整合船端與岸端之資料,具備全方位解決方案。摯陞科技執行長陳聖文說:「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選擇從事船舶這種專業度及門檻較高的產業?』我們公司位於高雄,主要從事資訊開發相關產業。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將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在地特色結合,而高雄港曾經是風光於國際且曾經餵養許多家庭經濟的產業,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在我們進一步了解船舶產業之後發現,在這個領域中,科技產業的介入和協助相對較少。因此,我們決定結合自己的IT專業知識,與當地的船舶和港口產業相結合,進行跨領域整合,深入開發智慧船舶領域。」智慧船舶是項浩大工程,除統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衛星通訊等創新科技與軟硬體外,更需深度了解航運業的工作項目與需求。摯陞透過對航運產業的深耕投入,發展出SRP(Ship Resource Planning Platform)船舶資源管理系統,提供船舶管理、船隊整合、船員資訊建檔管理等專業服務,為船端與岸端資訊之最佳整合平台。透過船岸端通訊整合,有效率的管理船舶,將船員的各項資訊整合在系統平台上,並且透過船員配帶載具,讓船岸兩端的人員都能隨時掌握船員在船艙內的動向。摯陞科技不只解決全船與離港後的穩定通訊網路問題,更善用大數據的資料,投入異質資料整合技術,完成智慧化決策管理系統,使船隊得以迅速回報公司,讓管理階層能夠與船舶現場迅速溝通、決策,真正「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本著創客精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直是摯陞科技的挑戰與目標。既然已經清楚看到智慧船舶帶給船舶航運的預期效益,就一定會堅持付諸行動。新興數位科技正實現著一切想像與可能,數位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海運及其關聯產業亦逐步朝向智慧化轉型,身為科技海洋的領航員–摯陞科技早已針對世界趨勢,積極協助航運商投入智慧船舶的發展,推動數位化改造,在新的大航海時代,提前佈局,領先全球!。資料來源:擎陞數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