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許多小朋友一樣,黃慕蓉從小的夢想也是:「我長大要當老師」,大學就讀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朝夢想前進,在從事多種英語教學相關工作後,確立想當老師的熱情,畢業後通過實習、激烈競爭的教師檢定與教師甄試,終於考取心儀的中學英語老師職務。追求夢想的路上或許荊棘滿布,成功的剎那,汗水淚水都化為最棒的祝福。
受父母影響 嚮往教師工作
長相甜美的黃慕蓉從小立志當老師,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父母影響,「我爸媽都是老師,從小看他們跟學生互動,亦師亦友的關係很親近,有些畢業很久的學生仍記得他們,這種師生情誼讓我感動,覺得老師是個很棒的職業」。
「爸媽對我的課業要求很高」,英文能力方面更是「超前部署」,黃慕蓉從小讀全美語幼兒園,潛移默化培養良好的英文能力,一路上英文成績都很頂尖,曾經考取多益(TOEIC)990分的最高級分。
大學就讀英語系,英語系出路廣泛,相關工作百百種,黃慕蓉曾經對於就業路非常迷惘,大學即不斷鞭策自己持續探索,嘗試過英語教學、口譯、筆譯、英文配音等打工,也曾到外商大公司體驗公司職場文化。
在教了13個家教學生、在線上英語教學平台擔任英語顧問、在師大英語口說練習室擔任助教、擔任實習老師等經驗之中,黃慕蓉確立自己對於英語教學的熱情。
大學畢業後,歷經實習與半年的激烈競爭教師檢定與教師甄試,考取心儀的中學英語老師職位。「大學時累積的豐富社團活動歷練、口譯、翻譯、英文配音等多元工作經驗都沒有白費,在學校教學當中帶給學生不同的廣闊視野。」黃慕蓉說。
與年輕靈魂激盪精彩火花 成就感滿溢
擔任教職3年,黃慕蓉認為工作內容與她的想像相去不遠,當英文老師能夠好好發揮英語教學能力,也在當導師的過程中學會管理班級,與年輕靈魂激盪,碰撞出精彩火花,陪伴學生逐夢踏實,並藉由關懷與愛,扭轉學生的人生。
黃慕蓉說,中學生在青少年階段,不論身體、心理或社會情感各個面向皆有大幅度的轉變,有些人心智早熟,有些人則還稚氣。擔任導師要面對學生千百種問題,協助處理學生人際關係、課業以及家庭問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協助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成長,成就感難以言喻。
當然不可避免的,教學路上也會有挫折,特別是面對少數家長無理的質疑或要求,倍感無力。黃慕蓉說,任何工作都有苦有樂,每當心情低落時,看到學生課業更上層樓,離夢想更近一步時,這些煩心事就會消散不少。
自主性高 需要高度自律與不斷學習
黃慕蓉認為,當老師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這是自主性高、獨立性也高的工作,「這堂課,要上什麼你做主,要怎麼上你做主,要怎麼教這個班級你做主」,基本上沒有人會管你,換言之,這是一份對自己、對學生負責的「良心事業」。
正因為如此,從事教職更需要高度自律。黃慕蓉指出,教職是可以終身投入的行業,但一直教相同的東西很容易倦怠,也會落伍,因此要持續進修,與時俱進,「因為學生會愈來愈年輕、老師只會愈來愈老」,新的科技、新的潮流,都得不斷跟上。
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黃慕蓉認為,稱職的老師更要有「解構能力」與「創造力」,站在學生角度思考,讓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理解課程內容,「程度好的不覺得無聊、程度差的聽得懂」,現在網路上有很多「教師社群」,可以與其它老師共同備課,分享如何上課,吸取其它人的經驗,反饋給學生,是值得推薦的正向交流。
整體來說,黃慕蓉覺得老師是很棒的職業,能實現理想抱負、作育英才,且薪資福利優渥,還有寒暑假可以運用,不過,要躋身教師窄門得通過一連串的考試,錄取率極低,熱情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消磨殆盡,務必要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或適合這份工作,才不致虛耗光陰,踏上不確定的漫漫長路。
文/中學英語教師 黃慕蓉口述,台灣就業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