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再照抄履歷範本了! 1分鐘幫你揪出3大常見履歷錯誤


求職路上令人頭痛的第一件事,無非是:「履歷該怎麼寫?」。然而,更痛的是,你誤踩了「履歷地雷區」而不自知。

很多人常會上網下載各種「履歷範本」、「履歷模板」,以為只要將履歷範本、履歷模板的內容改寫,就一定能拿到面試機會。但諮詢過資深人資、獵頭後,Yourator發現,那些網路上觸手可及的履歷範本或履歷模板,常常隱含著「履歷地雷」!這邊整理出履歷常見的三大錯誤,在送出履歷前,花3分鐘看看自己的履歷有沒有犯這些錯誤吧!


履歷範本地雷一:工作能力不要用「能量條」表示

上面這份履歷是小編仿照網路上搜尋到的履歷範例製作的,很多網路上的履歷範例、履歷模板會利用「能量條」表示工作能力(Skills)、語言能力(Language),這樣做有以下致命缺點:
•無法提供人資「有價值的資訊」:大部分的人在寫履歷時,都會略過自己的「弱項」,畫出來的能量差不多長,無法呈現對比,對人資而言是無用資訊。
•有礙人資閱讀:既然能量條無法提供資訊,硬塞在履歷上,就會成為人資在看履歷時的「視覺障礙」,當一份履歷被人資判定「無法讀懂」或者「沒有有用的資訊」時,他們很快就會對這份履歷失去耐心。


【NG 履歷範例】
如上圖,履歷有三分之一的版面都被能量條佔據。

【我該怎麼改履歷】
拿掉能量條,不要讓你的「相關經歷」被擠在角落,人資看重的是你的「相關經歷」,請讓「相關經歷」佔你的履歷最大版面!

可以看看這份履歷範例,除了讓相關經歷佔在履歷最主要的版面位置,將專業技能以初學/中階/高階的形式呈現,也更好讓人資直觀的了解你的技能程度!

 

履歷地雷二:履歷內容過於失焦

除了格式以外,「履歷內容」更是寫履歷的關鍵。就算使用履歷範例和履歷模板,你的履歷內容還是必須靠自己寫出來!

在履歷內容的撰寫上,很多求職者都會犯以下錯誤:
•用字過於溫和:意思是,太多的人寫履歷的時候「不敢把自己的強項直接說出來」,前面一定要鋪陳一段文字,才說自己會的技能是什麼。
•寫出充滿「因果推演」句法的論述式履歷:因為「不敢把自己的強項直接說出來」,所以許多求職者一貫會犯的履歷錯誤公式就是,一定要先寫我有什麼特質,興趣是什麼,所以喜歡做什麼事?所以進入了哪間公司?在公司做了什麼事。
•寫了一堆和應徵職缺無關的經歷:這常見於社會新鮮人的履歷,明明就是要應徵「數位行銷」職缺,工作經歷卻放了一堆在便利商店打工、義大利麵店打工的經驗,無法突顯自己的經歷和應徵職缺的相關性。

為什麼不能這樣寫?
人資每天都要閱讀至少幾十封履歷,對他們來說看履歷和看小說不一樣,他們不可能一個字一個字看完,而寫了太多和應徵職缺無關的經歷會讓人資覺得你並不了解這個職缺,也沒有相關的技能。
「想想看,如果你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例如你現在看的這篇),你會怎麼讀?」
是不是用「速掃關鍵字」的方式?看看文章的小標和你想找的資訊相不相關,三大履歷錯誤是哪些?覺得是對自己有用的資訊才會繼續往下看文章內容。記住這個感覺。人資就是這樣在看你的履歷的。

 

【NG履歷範例】
•大二至大三的時候,曾經在xx公司實習擔任xx職務,跟了xx專案做了xx 事情...
•大四的時候擔任研究助理,從過程中,養成了我細心、仔細的態度以及對於...
•(在應徵「數位行銷」的履歷上寫下)在xx義式餐飲店擔任外場人員,培養了我細心及耐心的態度...


履歷地雷三:履歷都是抽象的字詞,或用無法比較的數據

用抽象的敘述句寫履歷:常見的抽象字詞有「會」、「善於」、「許多」等等,還有各種形容詞,請看以下NG範例:

【NG履歷範例】
我善於商務開發,服務過許多客戶,為公司帶進龐大的商機。
每個人對「善於」、「許多」、「龐大的」定義落差很大,因此這變成一個「模糊的資訊」,人資必須要猜,你的「善於」和他的「善於」,有沒有差距?他們只能根據履歷猜,而他們最後很可能就放棄猜測。(能猜到絕對不是鱔魚就是了。)
放上無法比較的數據:這個錯誤更常見。很多人知道不能寫抽象的句子,於是在履歷放上「數據」來佐證自己的能力。這是好的想法,但很多人卻挑選了「無法比較」的數據,請看以下NG範例:


【NG履歷範例】
我任職的1年期間內,為公司帶入100家新客戶。

人資不一定清楚你任職這間公司的商業規模,100這個數字可大可小,可能這間公司成長快速,每年可以增加1000家新客戶,也有可能這間公司規模不大,每年能增加的新客戶原先只有50家,100和1000或50的比較,就會有不同意義。(這邊的數字只是隨意舉例。)

【我該怎麼改履歷】
以上面這個例子來說,改成:
我為公司帶入100家新客戶,是去年新客戶成長數量的2倍。

以「成長率」、「倍數」的方式呈現,和之前的年度的成績作比較,才能讓數字說話。不過,請不要為了寫出亮眼的履歷而捏造數字,這在之後的面試可是很容易露出馬腳的喔!

 

其實履歷除了改正以上三個錯誤,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
「履歷的內容必須和cover letter、面試的回答,甚至是面試後的感謝信內容有所關聯,呈現你的「核心價值」。」

此外,有一套非常好用的法則叫「STAR原則」,記得這個原則,無論是寫履歷或面試,你的說服力都會大幅度提升!


本文為Yourator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2023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
2023僱用安定措施
專案就業獎勵
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
投資青年方案2.0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
求職歷程開箱趣
職涯線上諮詢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創業圓夢

兒:「媽~!有臭灰搭的味道~~妳是不是有在煮什麼?」媽:「啊~~! 糟了! 我的滷肉啊~~」自從西元1826 年全球第一口瓦斯爐在愛爾蘭誕生以來,類似前述劇情跟記憶相信並不陌生,但在沒有一個適當的解決方案出現前,多數人的想法應該都是「下次注意點就好了」,但這卻是一個極度挑戰人性的想法。根據臺灣消防署統計資料,廚房為建築物起火處所的第一名,平均每天有十起以上的火災通報是因為爐火烹調不慎所造成,這讓消防弟兄的勤務更加繁重,而這還不包括更多數及時發現、自行撲滅未通報的數字。令人擔憂的是,伴隨著每戶人口數降低,高齡化的社會到來,長輩獨自在家的情況十分常見,這也代表廚房的安全性更加重要,如何讓在外工作的年輕人放心家中情況,是現代的一大課題。「知易行難」套用在「e+ 自動關」發明的心情是最佳的寫照,問題解決了之後等待著是更多連動的問題、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也多次考慮是不是該認輸放棄,但放不下的是在開發的過程中發現若真能夠降低忘記關火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其實就能夠為這片土地、這個社會貢獻一點點正面的力量。或許是堅持讓社會更美好的理念及信仰支持引導下,最後「e+ 自動關」終於順利突破瓶頸完成開發,耀主科技於焉誕生,並在公司成立之初便承諾了社會回饋方案「自動關、分享愛」:每銷售出 100 台 e+自動關將捐贈 2 台給臺灣弱勢團體。火的出現改變人類的文明,耀主的出現優化人們的用火文明。耀主科技要「每一個家都幸福,煮每一頓都安心」有主的地方就有平安,有耀主的地方要煮就有平安。「使用者導向」出發,開發者就是使用者「e+ 自動關」的起心動念來自於自身的需求。就在四年前,「e+ 自動關」的發明人杜澤儒先生就因為心疼母親煮壞一鍋滷肉的失落心情,更無法想像如果爸媽忘了關火但卻睡著了的恐怖情景,由於本身喜好發明以及多年的電子產業經驗,便開始思索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眾所皆知對抗火災的最佳策略是採取預防性管理,現有廚房警報方式只能在災害發生後警報,若人已外出或熟睡,便無法預防災害發生;而更換為智慧瓦斯爐的話,價格及必須先設定又常令消費者怯步。「e+ 自動關」為適用於事前預防以及便利使用之外掛式瓦斯爐裝置,能有效降低忘記關閉爐火發生機率,讓家家戶戶皆可安裝。「e+ 自動關」為全球首創外掛式瓦斯爐自動關閉裝置,於2019 年5 月上市即深獲好評,產品已於各大通路上市;並於同年九月獲得臺灣創新發明獎(TIE) 最高榮譽鉑金獎及IFIA 國際發明聯盟協會最佳發明及卓越創新獎。「e+ 自動關」系列產品特色如下:1.安裝簡單:不須更換爐具或專人佈線埋管,可自行安裝。2.自動啟動:當旋轉旋扭,防護機制自動啟動,不會忘記設定。3.不改習慣:維持正常烹煮習慣,消費者接受度高。4.時間調整:可依據需求自由調整時間。5.愛心提醒:當時間到達,以燈號及聲響做到最大程度的提醒。6.主動協助關閉爐火:當無任何處置動作,即自動旋轉旋鈕至關閉位置。7.省電耐用:透過韌體演算控制達到省電耐用,且替換方便。8.瓦斯爐通用性高:透過專利連結模組開發,可適用世界主要國家不同品牌之瓦斯爐旋鈕軸心規格。9.IoT 聯網實用性及發展性:可透過無線模組將用火狀況即時傳送至雲端,進行遠端監控、事件通報、權限管控三大功能之啟用。從廚房關火起家,致力於打造居家安全智能科技發展運用而努力耀主科技的願景是朝世界一流之目標邁進,將秉持良善的公司治理精神,除了透過產品帶給家庭社會安全正向影響,亦會提供公司夥伴良好的成長發揮環境,與合作廠商共同成長,善盡社會責任。「關懷家庭,立足臺灣,放眼全球」,耀主科技從關懷家人出發,已針對國際市場以及趨勢擬定好多元產品開發策略。除「e+ 自動關」系列產品已可適用於世界主要國家各種不同品牌瓦斯爐,隨著5G 時代來臨,「e+ 自動關雲端版」開發計畫已進入驗證階段,已於2020 年12 月完成。未來透過手機即可知道家人爐火使用狀況,並可遠端關閉,即時異常通報,讓烹煮安全更即時,讓科技落實家人關懷。耀主科技參加2022 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獎獲得金牌與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