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老鳥也會不小心犯的錯?經驗越豐富越要注意

之前大部分寫的文章都著墨在職場新人,剛好最近有人跟我分享她的工作事,我聽完很有感啊,有些錯即使是工作 10 年以上的資深工作者,都會不小心犯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能即時發現自己的問題修正才是重點,今天這篇要跟大家聊聊資深工作者該注意的事,尤其經驗越豐富越要注意。

 

把熟能生巧的工作視為「理所當然」反而可能會出錯
RUBY 大叔有個認識的人,是一位工作超過 10 年的資深專案企劃,近期她承接一項大型活動,對方窗口同樣是資歷豐厚的人,雙方在合作期間交付信任,展現彼此在工作上的專業,結果活動當日卻出了不該出的差錯。原來,雙方雖然都是專業人士,但在工作時,兩人對事標準不同,又沒事先核對過工作細節,導致問題產生,有些熟能生巧的工作,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反而忽略了細節溝通的重要性,如果因「對方表現不符合自己認知的專業」就給予負評,就真是太冤了。

大家是不是曾碰過類似的情境?在一個團隊內,明明都是資深工作者,資歷看起來也不錯,合作上卻不盡理想,上述的故事也讓我想起以前工作時發生的事,包含我自己也有犯過的。

1. 用自己的工作時間抓時程,沒考慮團隊是否跟得上
我是個手腳很快的人,不小心就會用自己能完成工作的時間抓團隊時程,同事S覺得我對抓時程太過樂觀與自信(笑),以前我認為資深工程師1小時內完成某些項目算合理,但每個人的工作步伐、習慣不同,後來我會觀察團隊狀況,甚至開會跟大家一起確認工作細節再抓時程,在工作上越資深,越要理解到所有人的差異性,尊重每個人的特質

2. 錯估自己的實力及耐受度而扛下工作
職場新人可能還不了解自己的實力所在,但資深工作者經手過不少工作,比較容易拿捏專案難易度並評斷執行,不過偶爾也會有錯估自己實力的狀況,導致壓力變大。例如,當每份專案看起來都不難,但數量又不少時,若通通承接很容易出問題,一來可能超出自己的負荷,二來分身乏術難以全面管理,想像一下你肚子餓到餐廳用餐,結果點滿桌卻吃不下又硬塞,是不是很不舒服?資深工作者要瞭解自己的實力可以容納多少工作,適時管理自己的工作閥門,避免適得其反

3. 覺得大家都「懂」不用特地溝通細節
除非是團隊彼此默契絕佳,否則你的「懂」不一定是他人的「懂」,這就是為何掌控專案的人,必須不厭其煩溝通細節,即使是小事,也要確保團隊內每個人都聽得懂,確認大家共識一致,縮短內容理解落差,建議溝通複雜事項時,不要用即時通訊軟體文字溝通,很容易被各自解讀,產生「我以為…」這種工作上常見的出錯句型。很多人不愛做「會議紀錄」,如果可以,一定要做這件事,或透過專案管理應用程式紀錄,確保大家都在狀況內;另一點是不要抗拒過度溝通,重要的事要講三遍。

其實,跟一群資深工程師工作,大家都蠻有想法的,大家提出來討論是好事,但若只依據自己經驗堅持自己的作法,團隊就必須花更多時間溝通才能產生共識,我建議,要把問題透明化,攤出來詳盡討論,越細節越能疏理爭執的問題;回到自己本身,也要思考自己有沒有因固執己見聽不進任何意見,或只是想受團隊認同而爭贏。


本文為RUBY 大叔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延伸閱讀
0122網站更新維修公告(另開視窗)
大客車駕駛聯合招募活動(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3期分享8篇壯世代職場故事。(另開視窗)

亞勁車電成立於2018年12月,開創EV Service全新商業模式,他們具備豐富的電動車維運經驗,並在臺灣建立第一間「電動車維保數據中心」與「即時救援車隊」,來提供電動車用戶多元維修保養管道。現今,亞勁車電的技術能量與範疇,已擴及自駕、電動車之代工與維保等多元服務,同時也是服務國內自駕車、特種、大型電動車輛專業的維運團隊。亞勁車電深知維保是各車廠除生產體系外必備之條件,但電動車的關鍵三電系統,與傳統引擎車輛完全不同,既有維保體系之人力、設備與經驗知識,以及技術觀念上的成見與落差,導致原有引擎車之維保體系不易直接轉移進行電動車保養,尤其針對電機、電控與電池等三電之診斷與維修,是目前電動車產業最大痛點與缺口。為促進完善的電動車輛維保生態,他們期許與客戶業者合作共榮,將亞勁車電的技術服務數位化與共享化,透過建立完整車輛維保履歷,從臺灣建立扎實維保通路為基礎,攜手與車廠、電動車用戶及政府建立一種穩定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佈建全球化售服網為目標。發展全球化EV Service亞勁車電為解決電動車市場成長過程中,維保服務能量無法快速伴隨成長的問題,他們已取得眾多電動車廠、關鍵零組件商維保合作與授權,首創提出「EV Service共享平臺」,是一種「一站式」的電動車維保服務媒合服務架構,涵蓋電動車輛所需之「維修」、「保養」、「拖吊運輸」、「正確媒合服務需求」等多元資訊。亞勁車電的核心技術發展,專注於電動車維修保養流程,進行技術剖析,分解易於維修人員能快速遵循實施指定之各步驟,減少維修電動車時,因操作不當而使電池、車輛起火毀損等風險,並讓作業過程有效被記錄來形成履歷化,同時將維保技術資訊整合於車聯網,使資訊於雲端化,實現資訊即時供給技師及需求者,解決電動車維保當下所需之正確方法。他們所提供之服務創新性與獨特性,在於亞勁車電提供同等車廠級別之專業維保服務能量,但不隸屬特定車廠之固定編制,為提供諸多客戶便利性與多元完善服務及維保通路據點,培育最專業精實技術團隊、提供兼顧高品質同時最佳成本效益之方案。讓電動車的每一哩路,都能確保安全並維持最佳的能源效率在全球推動各種淨零排放碳中和的綠色經濟政策下,亞勁車電致力推昇完善的車輛生態鏈,讓「EV Service 平臺」共享於各大既有維修通路中,幫助傳統維保廠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多元便利的維保管道,形成完善的綠能產業鏈,讓電動車更扎實地踩著每一哩綠色道路,與您齊力齊心守護地球。資料來源:新創事業獎、亞勁車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圖說:亞勁車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