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發展自己的海外職涯

現任西雅圖 Pilot Lab 使用者體驗(UX)設計師 Jasmine,將在五月回台灣與熱衷產品設計的朋友們見面交流海外 UX 設計師職涯之所見與心得。如何學習成為一位 UX 設計師? 在海外發展設計師職涯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

畢業於台灣大學圖資系的 Jasmine 將於此篇訪談與當天的現場交流會,提供嚮往成為 UX 設計師的朋友們更深入的思考方向。


不自我設限,做了才有機會了解自我
Jasmine 表示海外求職旅途的確面臨到許多挑戰,世界之大,一山還有一高,在各行各業永遠都不會有真正「夠格」的時候。理解設計師在許多時候,容易會對自己作品有力求盡善盡美的表現,但若達不到心中那幅「夠格」的畫面而遲遲不肯出擊、踏出舒適圈,反而有可能流失不少機會。

「不用害怕離開舒適圈,做了才有機會。」

Jasmine 鼓勵想要朝設計領域發展的朋友們大方追逐嘗試自己想嘗試的:唯有先放手一博,才有機會理解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地方,並大方擁抱接納原本的自己,再做方向修正。

如何往 UX 設計師邁進
Jasmine 第一次接觸認識到 UX 使用者體驗,是在大學就讀圖資系的時候,並於研究所開始,以進入 UX 界為目標。Jasmine 表示圖資系知識領域與 UX 設計有許多交集的地方,如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就是一門重要的共通學理。還有很多學系的知識學理都包含到設計基礎概念與法則,包含心理、社會、建築等許多人文科學都是。

「多看多做多嘗試,利用實際經驗累積作品。」

從修課、旁聽開始理解 UX 設計的 Jasmine ,鼓勵任何領域的朋友若要持續精進某門專才,不外乎需要「多看、多做、多嘗試」,並把握機會多在實戰經驗中留下自己的作品集,好做為日後求職時,讓面試官擁有判斷能力的依據。

除了接收來自課堂的知識外,Jasmine 也鼓勵多加利用課餘時間自學吸收新資訊:Youtube、Podcast、參加研討會等都是很好的吸收新知的管道。

此外,身為設計師,熟用工具來達成設計目標是不可或缺的。若能在心中有個想驗證的想法或參與新計劃時,在具象化出設計概念時,順便學會某種新的設計工具去使用,是非常棒的。

善用優勢,踏上 UX 之路
Jasmine 表明職場上存在各種設計師職缺,不但各種設計師工作內容不同,且有時候,不同公司擁有相同的設計職稱,其工作內容也不一定會相同。

一般來說,UX 設計師負責照顧使用者體驗,實務上則是將使用者研究的成果應用於產品使用流程圖、線框圖。UI 設計師注重界面體驗與美感,維護設計元件系統。互動設計師類似 UX 設計師,但在微互動、動態時序設計上會多有著墨。產品設計師注重前瞻與全面的思考,在產品初期制訂策略。市面上還存在著很多的設計職別,對於要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設計旅途,Jasmine 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了解自己、善用優勢」

Jasmine 表示因為圖資系背景訓練,突出的資訊架構、資訊心理學和資訊視覺化能力,讓她奠定了 UX 對於建構資訊能力的需求; 再加上從自學、參與活動與累積的作品集中,看得出 Jasmine 開放心態與自學能力的展現,讓她成功在西雅圖踏上 UX 之路。

「我認識許多設計師的共通點,不是都有超強美感,而是都很樂於挑戰自己、追求成長。」Jasmine 如此說。每個人都有最擅長的項目,但目標都是創造流暢的使用者體驗。所以不用擔心,就先勇敢踏出跨領域的第一步吧!

本文為CakeResume企業專訪文章(授權轉載) 

  • 延伸閱讀
海外求職安全
退休人才查詢專區
111年青年尋職津貼計畫
111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求職歷程開箱趣
投資青年就業方案
安穩僱用
安心即時上工計畫
職涯線上諮詢
創業圓夢

「找到理想對象」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人生歷練積累、眼界更加開闊,想要發展一段新關係,除了抱持著謹慎的態度,也憧憬著與以往有別的期待, 這讓新世代女性找尋合適的另一半難上加難。即使下載交友軟體、參加各種聯誼活動,也很難在茫茫人海中,巧遇那個對的人,因此「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看見了這樣的需求,它的誕生就是為了讓女性朋友終結孤單,媒合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走入「她」的生命裡。科技PM 到創業,多方嘗試找到理想志向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 Sidney是工程背景出身,畢業於交大資管所,曾於國內科技龍頭 HTC、聯發科實習,一路走來發現寫程式似乎不是自己的職涯首選,反倒對於專案經理這樣的工作職位有著高度的興趣。行動派的 Sidney,先後於 KryptoGo、MVP Fastlane 等新創公司擔任科技 PM,這樣的職場網絡讓她有機會認識許多科技業主管、高階經理人等傑出的女性,赫然發現大家常為了找不到理想對象而苦惱,靈機一動的她決定當起「紅娘」,有著滿腔熱情,再加上理工背景的邏輯優勢,終於在2021 年創立 MetHer 白領交友社群平台。幫助雙方「媒合」到最適合的約會對象MetHer 的主要訴求對象,為 27 至40 歲的女性菁英白領,站在朋友角度,為她們找出合適的另一半。公司成立初期,多以聯誼性的派對為主,因聚會牽起友誼之手的效果明顯,便陸續結識多方夥伴,活動形式更加多元起來,包括古道漫遊、西方占卜、卡牌桌遊等應有盡有。然而適逢疫情逐漸升溫,所有活動被迫轉到線上,MetHer 順勢推出「Blind Date Online」線上活動,透過浪漫的虛擬氛圍,讓大家輕鬆交朋友,打出60% 配對率的好成績。Sidney 補充,藉由 Blind Date Online 的活動設計,加上品牌擁有精緻準確的篩選和推薦機制,很快地累積到 400 多位社群會員,男女比例約 4:6,女生用戶比男生多,用戶滿意度也高達 97%。期望成為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即使市面上 APP 軟體眾多,且多數皆為免付費機制,但 Sidney 認為不需要操之過急,MetHer 想解決的是最核心的問題,降低不必要的時間成本,精確的找出自己的靈魂伴侶。2022年 3 月,MetHer 團隊進駐新創基地,Sidney 感到受益良多,不僅能碰到許多一起創業的夥伴互相激勵,還有機會認識同產業的前輩請益,且在申請政府補助時,獲得一定的幫助。展望未來,MetHer希望能成為台灣女性最信賴的交友平台、開發各類異業合作的可能,結合更多美好的「緣分」!。MetHer 創辦人林欣宜分享她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