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會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經由打造具競爭力、循環永續、韌性且安全之各項轉型策略及治理基礎,以促進經濟成長、帶動民間投資、創造綠色就業、達成能源自主並提升社會福祉。「2050淨零轉型」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必須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才能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年輕人。
未來政府將運用紡織減碳技術四大構面:「原料替代」、「製程優化」、「設備優化」、「能源優化」等技術,輔導與推廣示範至企業,協助企業建構減碳力;另透過驗證導入,推動品牌主力供應商及相關企業供應鏈協作,共同揭露生產環境足跡,建構綠色溝通力。
(1) 原料替代:
採用低污染或生質型材料、生物可分解材料或循環再生材料,減少石化原料使用,並輔導廠商設計與開發低碳紡織品。
(2) 製程優化:
輔導紡織產業製程碳排盤查,建立減碳指標,透過製程整合短鏈化、製程管理智慧化、生產可視化管理技術與倉儲管理智慧化等應用技術,建立減碳最佳製程,減少能源損耗。
(3) 設備優化:
協助廠商應用既有設備智慧化、省水或低碳型設備應用、污水回收再利用、製程設備更新或替代、能源回收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
(4) 能源優化:
協助廠商導入燃料替代、氣電共生高壓蒸汽應用、再生能源替代等減碳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面臨紡織產業推動低碳淨零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相關專業人才需求大增;依據工業局111年2023-2025紡織產業淨零減碳人才需求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建置(1)智慧化製程及(2)環境工程尤為重視;在製程或技術方面,都牽涉跨領域的專業能力整合問題,包括:機械、電機、資工、環工等跨領域專業技術,企業要如何整合專業人才將是未來面臨的挑戰之一。另,台灣紡織企業有76%廠商為國際品牌供應鏈廠商,淨零減碳的環保措施無法避免,需取得環保相關驗證,才能與國際接軌。因此,相關紡織環保相關驗證專業人才培育亦相當重要。
結語
未來,透過技術法人結合公協會,共同合作輔導,先以製程優化為主,進而推動設備優化、原料替代,進而促動能源優化,串聯低碳產業聯盟,快速導入與推廣至中小企業,包含製鞋業、袋包箱產業,提升其減碳力,擴大紡織低碳生產應用,接軌國際運動休閒及戶外品牌市場。補助業者用於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及循環濟或具減碳效益之減碳技術導入,並透過紡織供應鏈試行,驗證其減碳效益,進而透過示範觀摩會將低碳技術擴散。同時,紡織產業淨零減碳人才培育與賦能是推動紡織低碳淨零轉型關鍵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