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年來致力於協助青年就業,並考量身心障礙學生因身心的限制,就業更不容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與教育部、衛福部等部會合作,透過完善的就業轉銜機制,協助身心障礙青年順利找工作。
據113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統計年報統計,大專及高中職身心障礙畢業生有9,500名,為了協助他們畢業後銜接不同生涯需求,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勞動部共同合作,落實身心障礙學生生涯轉銜計畫,提供從教育、社會福利到就業服務的持續性支持。身心障礙學生畢業後,部分選擇繼續升學、接受安置服務或自行就業,對於有就業輔導需求的身心障礙畢業生,勞動力發展署透過就業轉銜機制,每年提供客製化就業服務達3,000名。
勞動力發展署表示,對於畢業後需要就業服務的身心障礙學生,地方政府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可提供一對一諮詢輔導、擬定個別化之職業重建計畫,並視需要導入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支持性或庇護性就業服務等資源協助就業。未領有身障證明之身心障礙畢業生,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均可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依障礙者需求,以個別化服務方式協助就業。此外,勞動力發展署於114年2月修正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服務實施計畫,將高級中等以上學校畢業前一年經學校轉介之未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障礙生納為服務對象,讓有釐清職涯需求的身心障礙學生,可透過職業輔導評量,了解自己的職業潛能、興趣、技能、工作人格、生理狀況及所需就業輔具或服務,以協助他們適性就業。
舉例來說,臺南市的阿翰在113年6月畢業後,因重度聽覺機能障礙、沒有職場實習經驗,對於未來工作規劃沒概念,經職管員晤談後,評估阿翰在職場適應上需較多協助,先導入職業輔導評量,釐清阿翰的就業能力、就業期望及服務需求,接著推薦至蘭花園進行職場體驗,並鼓勵參加職前團體課程,讓阿翰對工作更有概念,也了解進入職場應有的工作態度,課程結束後順利至農產生技公司上班,目前工作狀況良好,雇主對阿翰的表現給100分!
為提升身心障礙青年就業能力及增加就業機會,勞動力發展署也推動多項協助措施,包含辦理就業趨勢講座認識職場現況,透過職涯輔導、職涯團體等服務及訓練,調整求職者就業期待與態度,並運用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協助適應工作環境、提供僱用獎助措施鼓勵雇主進用、透過職務再設計排除工作障礙,並由就服員輔導融入職場,讓身心障礙青年安心就業。想了解更多身心障礙青年就業資訊,可至勞動力發展署官方網站就業轉銜服務(網址:https://gov.tw/zj9)及職業重建服務(https://gov.tw/sSV)查詢,並可洽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據點(網址:https://gov.tw/B3D),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