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實踐高齡健康之趨勢

2024-11-13

一、高齡照護朝向個人化與專業化發展
根據國發會統計,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高齡人口比例提升,高齡照護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高齡者照護場域從醫院、療養院為中心,轉向社區、居家,高齡者從依附於醫療體系、被動接受醫療照顧的照顧接受者,轉而成為個人化照顧的需求主體,照護服務與設備向個人化、專業化照顧發展,尊重高齡者的個人意願的個人化趨勢,對高齡健康的討論不侷限於高齡者患病、臥床等照護需求,轉向重視維持自立生活的健康狀態與亞健康狀態照護,如慢性病、行動不便等。

二、健康福祉產業的樣貌
健康福祉產業主要為滿足高齡族群之健康養生、樂活休閒及生活支援等需求之產業,透過照護機構、社區、居家等場域設施,結合相關產品與服務,或提供健康相關之產品及服務,滿足高齡者飲食健康、運動健身、心靈健康、健康管理等需求,包含預防、支持、維持、強化等面向,不只是消極的健康維持,更強調積極的健康促進,以期延長健康壽命,達到自主、自立、樂活的高齡生活,提供高齡者便利優質之生活。

(一)健康養生
透過各種健康管理服務,延緩老化,達到兼顧內在與外在之健康狀態,包括營養管理、運動管理、慢性病管理,促進並支援日常生活所需健康狀態。

1. 營養管理包含日常的養生餐食和特殊營養品。養生餐食是促進整體健康和長壽的食物,通常包含高纖維、低脂肪、低鹽、低糖和豐富的抗氧化劑成分,並根據高齡者特定的健康或病理需求調整。特殊營養品則是滿足特定健康需求或治療目的的食品或補充劑,包括各種形式,如飲品、蛋白質粉、膳食纖維添加劑、維生素補充劑、礦物質配方、脂肪等,提供營養支持或滿足特定醫療需求。

2. 運動管理服務可協助高齡者對抗肌少症,降低骨折發生的風險、保持日常生活自立能力、延後長期照護需求,進而延長健康餘命。一般健身器材與健身課程設計多為年輕的健康族群設計,目的是透過鍛鍊獲得超過常人之體力,未納入高齡者運動能力衰退、運動能力差距之考量,需針對高齡者狀況改良之健身器材與課程,綜合考量體力不濟、力量不足情形、防受傷之安全裝置、昏倒或跌倒等突發狀況即時通知等功能。

3. 慢性病患在家自行測量生理參數已是一重要趨勢, 結合智慧應用整合專業資訊與後端服務傳遞的雲端系統應用平台,透過資料收集、分析等方式,創造後端客製化服務的附加價值,並降低或預防疾病併發症的產生,慢性病管理技術與應用趨於成熟,銜接日常慢性病管理與醫療,有助於推動精準醫療,提供個人化的醫療照顧。

(二)生活支援
生活支援則以輔助高齡者獨立老化生活實現,增進居家安全、解決生活困擾等問題之相關服務與產品;包含透過場域與設施,結合產品與服務,提供高齡目標族群更便利與優質生活之服務模式。尤其在政府積極的推動長照2.0政策,針對高齡化社會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均將使得生活支援服務帶來高齡化服務需求量增加、服務內容更為多元,其中核心項目包含居家陪伴、居家修繕、交通接送、居家安全、用藥及回診提醒服務、行動與生活輔具服務等。

居家安全部分因科技進步而展現不一樣發展趨勢,過去提供之居家安全服務諸如監控、防盜、消防等,當事件發生時交由呼救中心提供即時服務,近年隨科技發展,逐漸以智慧家庭概念切入居家安全,2019年長照2.0升級計畫中也持續透過科技建立智慧居家系統,以IoT產品蒐集監測數據,結合AI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建立具即時預警功能之居家安全系統/平台。

(三)樂活休閒
健康的高齡生活不只是健康的身體,豐富、健全的精神生活能促進身心健康、社交互動和生活品質,提升社會參與感,相關的服務如專為高齡者設計的課程、旅遊和社群平台等皆能提供支援與連結。例如社區提供的書法、繪畫和舞蹈課程,方便高齡者參加,專為高齡者設計的旅遊行程也越來越多,考慮高齡者的體力,安排舒適的行程和交通方式。

此外,現代社群媒體發達,長者也不能被排除在外,社群媒體的便利,為長者提供了分享和學習的空間,結合線上、線下活動,鼓勵他們探索新領域,結交朋友。參與活動需要良好的身體狀況,而使用社群媒體則考驗數位能力。調查顯示,長者在使用社群平台時,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數位能力和應用程式的界面設計。因此,設計清晰、易於操作的介面,以及提供適合長者的教學資源,是提升他們使用意願的關鍵。

三、智慧科技在健康福祉的應用
高齡照護領域目前已引入多種監測技術,主要透過IoT技術連結穿戴式裝置和感測器,包括毫米波雷達感測系統、紅外線運動感測器、穿戴式裝置、攝影機、壓力感測器和聲音辨識裝置,搭配AI技術在遠端健康監測、跌倒偵測、認知輔助、藥物管理和社交陪伴等方面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方案,實現實時監控健康狀況,預測未來健康風險,並促進醫療或照護早期的介入。這些技術提升了高齡者的生活照護與居住安全。

這當中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是高齡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業者已運用數據分析、AIoT、Chatbot等先進技術來提升健康管理服務,這些平台不僅收集個人健康數據,透過數據分析可及早察覺身體變化,並能提供個人化的健康預防與改善方案,也就是在健康狀況惡化前進行非醫療行為的干預,如調整飲食作息、改變居家環境等方式輔助,從而降低生活風險,開創了預防保健個人化的新時代。

四、高齡科技的推動策略
根據行政院2023年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SRB)總結報告,高齡科技產業四大推動策略包含:完善福祉、數位賦能、驅動市場及共榮生態等,以達成自主樂活、社會共好與高齡經濟等願景。期望透過公私協力完善高齡照護與福祉,提出科技應用於高齡社會照顧與福祉策略四大主軸:運用科技與大數據分析,預測潛在長照個案,科技導入減輕照顧者負擔,協助提升效率、精進品質,強化社區高齡者安全防護及醫療照護整合案,強化社區友善環境。

科技促進健康福祉產業發展可從友善便利、系統整合、服務品質三個方向下手:
1. 注重友善便利,居家安全導入智慧科技產品,兼具價格可近性及操作便利性;
2. 深化系統整合,打破不同系統隔閡,使不同運輸系統(例如點到點與固定路線、醫療與民生)資訊整合運用;
3. 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鼓勵照顧機構運用輔具科技,減少專業人員行政庶務操作時間,增加與服務對象交流互動,提升照顧品質。

五、智慧科技應用之挑戰
儘管這些智慧科技在健康福祉的應用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並為前述政府堆動高齡科技產業策略,目前市場上智慧科技應用仍面臨挑戰。首先,健康數據的分散性問題仍然存在,許多數據來自不同的來源,難以有效整合與應用,另外隨著健康相關資料的累積與交流,資訊安全保護也成為挑戰。其次,高齡者的需求多樣且變化迅速,如何持續滿足其需求是平台維運發展的關鍵。第三則是數位素養的差異,因部分高齡者較難熟練操作3C產品和新科技應用,需要業者提供更多的教育與支持。

六、總結
科技應用於提升高齡者健康福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克服數據整合、需求變化及數位素養等挑戰,並持續改進並注重友善便利、系統整合、服務品質,將得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與影響。

圖說:健康養生、樂活休閒、生活支援三大領域構成健康福祉產業

圖說:健康養生、樂活休閒、生活支援三大領域構成健康福祉產業 

  • 延伸閱讀
0521維護公告(另開視窗)
20250517北分署實體就博會(另開視窗)
2025Q1線上就博會求才廠商招募(另開視窗)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勞工求職面試流程調查(另開視窗)

摯陞數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服務航運業者,致力於SMART SHIP之推動,開發SRP(Ship Resource Platform)戰情室,透過軟硬體的整合,並結合最新的AI運算和學習、電腦視覺、邊緣人工智慧和工業物聯網技術整合船端與岸端之資料,具備全方位解決方案。摯陞科技執行長陳聖文說:「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選擇從事船舶這種專業度及門檻較高的產業?』我們公司位於高雄,主要從事資訊開發相關產業。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將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在地特色結合,而高雄港曾經是風光於國際且曾經餵養許多家庭經濟的產業,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在我們進一步了解船舶產業之後發現,在這個領域中,科技產業的介入和協助相對較少。因此,我們決定結合自己的IT專業知識,與當地的船舶和港口產業相結合,進行跨領域整合,深入開發智慧船舶領域。」智慧船舶是項浩大工程,除統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衛星通訊等創新科技與軟硬體外,更需深度了解航運業的工作項目與需求。摯陞透過對航運產業的深耕投入,發展出SRP(Ship Resource Planning Platform)船舶資源管理系統,提供船舶管理、船隊整合、船員資訊建檔管理等專業服務,為船端與岸端資訊之最佳整合平台。透過船岸端通訊整合,有效率的管理船舶,將船員的各項資訊整合在系統平台上,並且透過船員配帶載具,讓船岸兩端的人員都能隨時掌握船員在船艙內的動向。摯陞科技不只解決全船與離港後的穩定通訊網路問題,更善用大數據的資料,投入異質資料整合技術,完成智慧化決策管理系統,使船隊得以迅速回報公司,讓管理階層能夠與船舶現場迅速溝通、決策,真正「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本著創客精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直是摯陞科技的挑戰與目標。既然已經清楚看到智慧船舶帶給船舶航運的預期效益,就一定會堅持付諸行動。新興數位科技正實現著一切想像與可能,數位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發展趨勢,海運及其關聯產業亦逐步朝向智慧化轉型,身為科技海洋的領航員–摯陞科技早已針對世界趨勢,積極協助航運商投入智慧船舶的發展,推動數位化改造,在新的大航海時代,提前佈局,領先全球!。資料來源:擎陞數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