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結面試後無聲卡,該如何主動出擊?

剛剛結束講座,正看著學員充滿希望的回饋,但其中的一段留言讓我心裡跟著惆悵了起來。有位學員留下這些文字:「今天很充實,也上完課了,講師很用心好多方法都很厲害,只是感覺自己離那還很遠,每次投遞履歷都無疾而終,沒消沒息,有方法卻還是都用不上...」這段文字讓我感受到無奈與壓抑,求職沒有一次成功的道理我們都懂,但到底還能怎麼做?還可以有哪些積極的作為?

根據Monster在2022年的「新興勞動力調查」,發現求職者在面試後遇到無聲卡的情形,有67%的雇主表示他們從未這樣做,但有34%的雇主表示會這樣做的原因如下:應聘者條件不符(44%)、應聘者似乎對該職位不感興趣(43%)、職缺在補人前就已關閉(36%)、公司必須優先考慮補上其他職位(30%)、因太忙碌忘記(27%)、應聘者沒有發送後續感謝信(21%)。透過這些統計數字我發現,我們仍可以做的是強化條件展現興趣這兩方向。所以讓我們運用正確的策略與方法,終結履歷自傳無聲卡,一起來了解求職路上必須懂的致勝履歷三類型及其個別運用時機
 

一、 致勝履歷必備三個類型
許多人在向不同行業發出求職信時,會只使用「唯一的」一份履歷,但履歷就是一份自我行銷企劃書,關係他人願不願意買單,所以到底該如何兼顧系統化又保有彈性的來準備這些求職資訊?可以將履歷準備分三類型,第一:制式簡介(強化資格),意思是符合人力銀行平台需要的格式,讓企業可以了解個人最基本的資訊,年齡、居住地、學經歷與職涯軌跡。第二:客製自傳(展現興趣),這類型是可顯現自己獨有專長的格式,例如強化個人特質、求職動機、期待願景與即刻貢獻,也最適合多元的新創公司。第三:證照作品(展現價值),這是符合企業所需專業技能、獎項成就的額外附註,企業透過求職者曾有過的經歷成就,就能馬上了解是該公司最適合的人才。在求職時若能精準準備這三類履歷,既能符合一般企業所需的基本資訊,也能保有一份專屬為企業客製個人風格的描述。

另外還有一件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就是需要善用人力銀行平台的附加檔案功能,同時在系統上將各類履歷留下易讀的檔案名稱(註解:1),讓自己的作品與經歷成就能在第一時間被企業檢視,創造精準加分。記得,這三類履歷資料不是都要在每次求職時一次全用上,畢竟不同行業的偏好也會不同,只是選擇權在自己手上,而自己必須要先有籌碼。

註解1:履歷檔案命名時三件注意事項:
1.將系統自動帶出的無意義編碼改為有意義編碼
2.有意義編碼要使用與職缺有關的關鍵字。
3.每個檔案都留下自己的姓名

二、 資訊關聯性與致勝策略
很多學員會問我,履歷資料有自我介紹、自傳、個人學經歷、曾做過的工作、具體績效(註解:2),但企業面試只給兩分鐘的開場時間,是否需要做一份簡報讓自己更有勝算?可是又覺得這樣會不會太複雜?企業會了解要表達的東西嗎?在有限的時間裡,真的都要準備嗎?

我都會跟學員說企業的徵才窗口與人資單位也是人,「多,是會讓人抓不到重點的!」精簡力就是你的職場影響力,致勝不在多,在聚焦對方的需求。「職務的資格符合度」與「求職者的動機強度」,不是自己想說多少就說多少,而是對方能聽懂多少,留下多少印象!

我為大家做兩張簡圖說明資料元素間的關聯性與運用策略(表1:求職履歷三類型與關聯元素表),以及面試開場一定要說的重點(表2:面試開場建議元素)。記得,卓越是一次比一次變得更好的過程,在多變的職場中不斷調整自己仍是上策,千萬別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註解2:具體績效書寫時三件注意事項:
1.篩選出與企業相關的工作專案與實績。
2.透過STAR梳理量化績效(Situation情境、Task任務、Action行動、Result結果)。
3.突顯此績效執行關鍵與應徵職務關聯性。


想要成功致勝獲得心中理想的工作,但因為求職不順遂、沒有得到企業回應所以沒成就感嗎?建議可以回到本質思考,正式為自己履歷健檢:自己手上的履歷有哪些類型?提供的資訊是否精簡不贅言?履歷呈現出的具體績效是否與應徵職務有直接關係?面試開場時如何將梳理過的資訊在有限時間內製造完美的第一印象?

從基本單向的履歷形式、自傳、自我介紹,運用至雙向面試的開場內容準備,期待每一個待業求職的人,永遠都有主動為自己爭取機會的具體方法。


吳淑玲 企業溝通表達培訓講師

  • 延伸閱讀
僱用安定措施(另開視窗)
投資青年方案2.0(另開視窗)
45+就業資源網(另開視窗)
2023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另開視窗)
國人海外就業資源中心網站超連結(另開視窗)
職涯線上諮詢(另開視窗)
「沃克雜誌」第4期分享8篇台灣技能達人和公司、社區培育人才的成功故事。(另開視窗)

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成立,開發將農業剩餘資材轉化為符合淨零需求材料的技術,其永續品牌「renouvo」致力於生產100%可堆肥的產品,無論是吸管、餐具或各種不同的產品,能精準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符合當今ESG減塑減碳的時代趨勢。近幾年其產品同時獲得多個家庭堆肥認證,包括美國BPI、澳洲ABA、德國DIN CERTCO和奧地利OK compost HOME,並在2022年取得英國標準協會BSI產品碳足跡查證聲明書,此低碳循環經濟理念更榮獲美國IDA、MUSE設計大獎,及法國巴黎雷平發明獎金牌(Concours Lepine International Paris)等。在鉅田的努力下,其原料端減少1,000噸以上農業廢棄物、製程端減少2,000噸以上碳排放、產品端減少2,600噸以上塑膠使用。2023年,鉅田潔淨也與林口新創園一同前往法國參加新創展會VIVA TECH 2023,不只獲選為官方訪團指定拜訪團隊,也入圍了全球新創競賽(Coup de Coeur)。在一個面臨持續不斷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挑戰的世界中,鉅田潔淨以其品牌renouvo努力為地球提供永續和創新的解決方案,向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持續努力。資料來源: 鉅田潔淨技術、林口新創園